7版 研究·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4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小银行或可采取两大可行性举措应对季末MPA大考

2017-04-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近年来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Wind 资讯、方正证券

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面对第一次MPA 大考,中小银行可以采取两个应对思路:一是改善经营指标,可通过降低广义信贷增速或提高资本充足率实现;二是在保持现有指标的情况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受MPA 大考的影响,债市将面临压力,但不必恐慌。债市投资宜选择国债等较为安全的品种。

⊙中信证券

面对季末MPA(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大考,对中小银行来讲,可以采取两个应对思路:一是改善指标,可通过降低广义信贷增速或提高资本充足率实现;二是在保持现有指标的情况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降低广义信贷增速

1.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降低资产规模。

如何通过会计操作隐藏广义信贷类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债券代持等方式将资产移出表内,可能是银行应对MPA大考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在此,“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计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包装成可在市场流通的证券。目前,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与流通主要局限于银行间市场中。虽然2016年正式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但目前多为优质资产的证券化。面临MPA考核时,如果银行在业绩和达标之间的权衡间倾向于后者,或许可以选择利用资产证券化等其他方式,将不良资产剥离出表或直接变现资产,以达到盘活存量、降低广义信贷类资产增速的目的。

相比之下,“债券代持”显得更为有利可图,可以在不转移实质所有权的情况下将资产暂时出表,以规避对增速监管,但这种操作存在争议大、监管压力大、有难度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代持交易通常涉及两份协议:一份是明确登记的现券卖出协议;另一份是不公开、没有法律效力的远期回购协议,可能会引发交易对手的违约和杠杆控制等风险。在2013年债市风暴爆发后,监管层针对这类债券代持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我们认为,在监管的压力下,这类操作将逐步趋于规范。

2.短期做大存量规模,长期表外理财增速或下滑。

降低广义信贷增速和优化监管指标的另一种方式是做大存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MPA考核,预计短期内会造成银行业“冲规模”的时点效应,长期看将导致表外理财的增速下滑。从2016年季末MPA考核对广义信贷增速带来的冲击说明,MPA考核的政策有效。综合来看,MPA在控制广义信贷增速和M2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小。

可见,表外理财增速在长期内回落是个大趋势。那么,银行从何入手来压缩表外的理财规模呢?首先,需要压缩银行的同业理财。在此,“同业理财”是指银行同业间流通的理财产品。由于同业理财的发行方和购买方均为银行金融机构,所以同业理财具有信用风险低、期限短及批发业务的诸多特征,是银行在年末冲规模的主要工具之一。在银行面临MPA考核必须收缩理财规模增速时,与其压缩个人理财和机构理财规模,不如压缩同业理财规模来得更为快速、有效。

此外,压缩广义信贷范围中易于控制的子项来达到短期内降低增速的目的,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在广义信贷类资产中,买入返售资产、票据等,往往是现金头寸管理,常常在季末又被用来满足监管的要求。

提高资本充足率

在MPA的考核体系中,广义信贷增速主要影响资本和杠杆情况及资产负债情况两项指标。其中,资本和杠杆情况具有一票否决权,即只要此项不达标,银行就会直接被评为C档;而资本充足率指标在其中占80%的权重,这意味着即使杠杆率指标满分,资本充足率指标也必在须在40分以上总体才可能达标,目前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间的相对偏差较大。因此,除了要迅速降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要求外,还需提高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具体来说,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如下: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市场风险资本)。可见,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可以从分子和分母两方面入手。

1.扩充资本(分子项的操作)。

计入资本充足率分子项的资本包括一级及二级资本等,相应的,扩充资本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和二级债融资等。一级资本需要银行通过发行股份、配股定增等方式来扩充。尽管《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放开了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银行业增发募资的渠道。但是,增发股份的手续较为繁琐,周期较长,限制也较多,加上大多数中小型银行尚未上市。所以,发行二级资本债而非股权融资,可能是银行业可以采取的扩充资本金的有效方式。

综合来看,补充资本金,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式只能暂时缓解资本压力,但这一模式不可持续。治本之策,唯有促进银行向“轻资产”和“轻资本”的发展方向转型。

2.降低风险加权资产额(分母项的操作)。

近年来,受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的影响,银行业面临资本来源不足的较大压力,同时不良贷款率有所提升,加权风险资产规模也持续上升。在这种市场背景下,解决资本不足的根本途径是银行应当向“轻资本”的方向转型,即重点发展经济资本占用少的业务或配置风险计提少和较为安全的资产,如中间业务、零售业务、小微企业业务和配置债券等,相应收入计入非利息收入中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及利息收入等科目。此前,提到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也有助于降低风险加权资产额。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长期以来,我国理财市场的业务模式为“预期收益型产品+超额留存”。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动机在于赚取收益端与成本端的息差,同时获得超额留存。但伴随近来表外理财的息差下行压力较大,超额留存收入趋降。当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后,央行对表内信贷与表外理财将一视同仁,一旦表外理财的息差下行到表内业务比表外理财更有利可图时,或将导致银行优先发展表内业务。

从收益端和成本端来分析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息差下行看,收益端主要取决于配置资产的收益率,代表了银行理财资金的投向;成本端主要取决于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代表了银行理财资金的来源,又可以具体划分为资金端和配置端。从资金端来看,经济增长仍然面临压力,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导致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同时,低利率环境下理财收益率不断走低,息差被压低,也降低了银行理财的吸引力,导致居民可能会转移投资方向。从配置端来看,面临稳增长的一定压力,导致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收益率受压。2016年底,债市大幅调整,导致企业债和国债收益率下跌,加之非标产品监管趋严,银行理财产品难以找到此前高收益率的资产,使得配置效率下滑。

此外,理财业务模式转变,或将进一步压缩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空间。这意味着,如果以后银行理财业务转变为“净值型产品+固定管理费”的模式,表内业务将比表外理财更有利可图。

债市策略: 投资国债等较为安全债券品种

综合来看,季末MPA考核,是央行实施“去杠杆”宏观政策目标导向的一种延伸,剑指“增量”而非“存量”,将表外理财纳入与表内业务相同的考核体系,意在“防控风险”而非 “打击表外”。虽然理财规模增速放缓已成定局,但市场也不必过度恐慌。

在债市方面,此举对债市需求端、配置偏好均有影响。需求端或因新规而遭遇承压,但压力应该相对有限。因为,央行“去杠杆”的政策方向已明确,但预计会以温和的方式展开。而且,债市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承受能力较强的大型商业银行,估计债市受此冲击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尽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但短期流动性仍较为充裕。不过,鉴于监管政策或长期收紧,对未来债市行情仍需保持谨慎态度。在配置偏好方面,基于银行有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求,预计商业银行将更加偏好国债等较为安全的债券品种,信用债或将遭遇承压。

(执笔:章立聪、余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