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4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2017-04-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下转13版)

2016年年度报告摘要

1、重要提示

1.1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客户及相关利益人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无董事对年度报告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进行声明。

1.3独立董事贝多广、王化成、吴晶妹、王剑钊等4人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1.4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5公司负责人董事长李民吉、总经理周瑞明、总会计师吴京林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2、公司概况

2.1公司简介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成立于1984年10月,2000年3月增资改制成为多家企业参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02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新登记。2007年,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实施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人的股权重组,同时按照信托新规的要求换发了新的《金融许可证》。公司注册资本金22亿元人民币。

公司始终恪守“谨慎、诚信、尽职、创新”的理念,坚持防范风险、合规经营、持续创新、稳健发展的方针。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建立了日臻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业务管理团队;具备较雄厚的产品研发、创新实力并已形成系列品牌;建立了涵盖各类业务操作流程、内控制度在内的较为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基于健全的内部管理架构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依托于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公司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末,公司净资产达到77.14亿元,受托管理的信托财产余额为2,586.21亿元,分配信托财产收益125.02亿元。公司以自身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为投资人创造了安全、稳定的信托财产增值收益,成为广大投资人值得信赖的金融机构。公司为中国信托业协会会员、常务理事单位。

1、中文名称: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中文名称缩写:北京信托

英文名称:Beijing International Trust Co., Ltd.

英文名称缩写:BJITIC

2、法定代表人:李民吉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30号院1、2号楼

邮政编码:100012

网 址:www.bjitic.com

电子信箱:webmaster@bjitic.com

3、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夏彬

电 话:010-59680888

传 真:010-59680999

电子信箱:xiabin@bjitic.com

4、信息披露报纸:上海证券报、金融时报

5、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30号院1、2号楼

6、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住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68号楼A-1和A-5区域

7、公司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华贸硅谷律师事务所

住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17层

8、财务报表数据口径说明

本公司于2011年5月投资设立北京国投汇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其100%的股权,自2012年起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本公司于2014年4月发起投资设立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其60%的股权,自2014年起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本公司于2016年5月投资深圳市京信国投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其70%的股权,自2016年起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成立至今未开展业务,并据北京信托总办【10195】、【10367】号文,降低股权比例至40%,目前正在办理之中。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本年财务报表同时存在“合并报表”和“公司报表”两个概念。除特殊说明外,本报告中的相关分析均为合并报表数据口径。

2.2组织结构

3、公司治理结构

3.1股东

表3.1

3.2董事

表3.2

3.3监事

表3.3

3.4高级管理人员

表3.4

3.5公司员工

报告期内,公司职工人数为234人,平均年龄为36岁。 表3..5

4、经营管理

4.1经营目标、方针、战略规划

经营目标:以诚信合规、稳健发展为理念,充分发挥信托功能,建成战略清晰、实力雄厚、管理严谨、风控完备、队伍精良、执行得力的卓越信托公司。

经营方针:继续坚持防范风险、合规经营、持续创新、稳健发展的方针。

战略规划:将遵循国家和监管部门法规,遵循信托业的发展规律,安全稳健运作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进一步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内部组织、决策流程、产品研发和营销、风险控制和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等方面实施有效管理,进一步加大风险控制的深度管理,强化规范发展,使公司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业务结构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盈利模式,形成品种多样、结构合理的新型信托业务结构,扩大信托资产管理规模,确立自身在信托领域的专长优势,为机构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信托金融服务,并努力使股东获得较好的回报,共享财富稳定增值收益。

4.2所经营业务的主要内容(单位:万元)

4.2.1自营资产运用与分布表

4.2.2信托资产运用与分布表

4.3 市场分析

4.3.1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6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GDP同比增速达6.7%,保持在了合理的区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顺利推进了“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主要表现在:一是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营改增、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落实“三权分置”土地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举措。二是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有效地处置僵尸企业,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和补充供给短板。三是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四是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通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展服务消费、壮大新兴消费,推动实体经济创新转型。

4.3.2金融形势分析

2016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矛盾和风险,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信托业面临诸多“新常态”,包括传统业务萎缩,资管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信托公司制度红利优势削弱,高速发展积累的风险逐渐暴露并释放,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等,行业创新转型压力不断增加。信托公司不断增强自身风控能力,定位于“私募投行+另类资管+财富管理”,坚持向专业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

4.3.3影响公司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4.3.3.1有利因素

(1)2016年我国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信托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基础。2016年是继续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发展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继续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有针对性地预调微调、精准调控,延续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的良好稳定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保持良好势头,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加快,服务类消费、移动购物、农产品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家进一步加大京津冀协同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成渝城市群等战略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显著,高耗能投资增速下降;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新消费潜能加快释放,间接融资发展空间巨大。

(2)2016年信托资产规模稳步提升,整体风险可控。信托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尽管增速略低于前几年,但是信托资产结构显著优化。资金来源及投向更加多元化,主动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信托公司对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依赖度大幅降低;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带来阶段性窗口机会;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较高,政策调整倒逼信托公司创新融资模式、加强风控措施。2016年多项关于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及银行理财的监管新规密集发布,对整个资管行业进行顶层设计,为信托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3)2016年公司继续坚持“旗帜鲜明抓党建,坚定不移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工作理念,以五年规划为指引,坚定围绕六大资产配置方向,深耕传统业务,加速业务创新。在公司治理层面进行“举手制”与员工职业生涯双晋升通道的体制机制改革,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禀赋;冷静看待宏观金融形势,果断提出“2016年防风险甚于防衰退”,打造强大中台,强化风险管控;重构CRM系统、架设新的基础数据平台,提高数据质量,增强服务功能,优化业务流程,以迎接科技金融新模式的挑战;成功获得了股指期货交易业务资格,未雨绸缪,备齐各项经营资质,瞄准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4.3.3.2不利因素

(1)宏观经济增长保持L型走势,且持续低位徘徊,“资产荒”与阶段性资金荒并存,企业风险事件频发,各项信托业务的违约风险加大。信托在私募投行细分领域的投资融资能力以及二级市场的资产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2016年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资金外流现象明显,外汇监管日趋严格 ,资金出境渠道受限,资产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汇率走势不明朗。

(3)监管部门对系统风险零容忍,狠抓不怠,严控风险。信托行业监管环境日趋严峻,展业限制不断增加。

(4)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在市场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均出现了剧烈变化,资本市场总体呈弱势震荡态势,缺乏投资亮点和趋势性投资机会。

4.4内部控制概况

4.4.1 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文化

公司内部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①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覆盖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渗透各项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

②审慎性原则: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组织体系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③独立性原则:公司内部机构的设置权责分明,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部门之间建立防火墙;

④有效性原则: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⑤适时性原则:公司内控制度随着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⑥相互制约原则:公司在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不同岗位之间的制衡体系。

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政策和程序:

①授权控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权限管理体系,实行法人统一授权和管理;

②岗位分离:明确有关部门分设,有关岗位分离,自营和信托业务人员不相互兼职等;

③资产隔离:对自营资产和信托资产分别管理;

④规范操作:对各项业务制定系统、成文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指引,实行统一规范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

4.4.2.1 组织保障

通过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内控组织、制订业务运作基本政策和工作流程、完善授权制度、充实内部审计系统等内容,形成内控制度,主要包括五个层次:

①董事会

负责建立和完善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保持其有效性,负责督促、检查和评价公司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评价公司经营的主要风险,确定这些风险的可控性和可承受程度,并对其负有最终的责任。

②监事会

履行程序化的监督检查职能,具体负责监督董事会和经营层相关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形成报告提交股东会审议。

③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层面的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侧重宏观、中观的风险管理,履行公司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建立健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流程管控程序等职责。业务决策与风险控制委员会作为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经营层面的风险管理机构,侧重微观具体工作,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审议公司业务方案及具体项目,对公司经营管理及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提出指导意见,审议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监控的措施,对显现的风险制定化解措施。

④经营层

经营层负责执行由股东会、董事会批准的年度业务发展计划,履行风险目标设定和资源分配等职能,确定适当的内控政策、各业务系列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公司经营层设立合规与风控执委会,明确其职责为对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工作实施全面的组织管理,向总经理办公会和业务决策与风险控制委员负责。

⑤各职能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

通过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具体为:

法律事务部门负责对全部法律文件的审核在业务方面提供法律支持;

风险与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对业务风险进行管理,建立风险体系和各类业务流程系统,统筹管理公司合规事务;

信托业务托管部门负责信托存续期的日常管理和监控,负责监督控制信托业务财务运作;

稽核审计部门负责完善内部审计流程,定期进行业务全过程管理的检查;

计划财务部门负责监督控制全公司经济效益的落实情况;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考核评价员工的风险管理职责的完成情况;

战略规划部门负责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公司信托业务创新平台的建立;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对外联络、公司形象及宣传、公司内控制度维护,监督公司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流的规范性。

4.4.2.2制度保证

本着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并不断进行完善,已制定了包括公司治理、业务管理、合规内控、综合管理等在内的类别清晰体系完整的多项制度,以及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形成较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同时通过标准合同文本指引方式,规范法律文件,基本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业务管理体系。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加强内控管理,报告期内按照公司内控制度修订计划,已完成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全面修订工作,并实施了业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工作。

4.4.2.3流程约束

公司注重执行力管理和程序管理,在既有的五道防范业务风险的“防火墙”的基础上,将每一道防火墙继续细化和对接,使业务流程上下环节协调和相互制衡。

①项目前期尽职调查和内部初审

审慎进行项目前期尽职调查,建立了项目风险初审机制,切实做好项目的基础调研工作。

②实行预审会制度

公司设立预审会,负责组织项目风险审核与控制工作,重点把握项目的合规性、资料的完整性、经济可行性、风险揭示的充分性以及中后期管理方案的可行性、营销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案的合理性等内容。

③业务决策与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融资决策委员会决策

实行委员问责制的投融资决策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判、直接审查,是防范业务风险最重要的环节。

④风险与合规管理部门在资金拨付前的把关控制、信托业务托管部门对信托项目实行标准化的集中管理。

⑤风险与合规管理部门和稽核审计部门的追踪监控和评价预警

严格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和稽核审计制度,着重对信托项目进行始点管理和过程管理。依据信托项目日常管理及重大事项管理制度、信托财产风险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危机处理制度,把控风险控制流程。

4.4.3 信息交流与反馈

公司梳理了所有前中后期业务流程,根据人员变动和各部门需求继续完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和流程,实现了数据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共享。公司优化了项目审批及中后期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系统,系统针对各个业务环节和操作流程建立了一整套较为规范合理的风险防范和监控功能。公司信息传递路径通畅,各项信息上通下达,交流反馈快捷,确保了公司安全运行和持续发展。

4.4.4 监督评价与纠正机制

公司建立自控、互控、监控三结合的内控机制,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检查、评价、监督和纠正。

业务部门对各项业务和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自纠。

风险与合规管理部门按照风险管理的事前严格调查和审查、事中、事后跟踪管理和监控不同阶段的管理特征,规范相应的内部审批、操作和风险管理的程序,细化和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制度化、流程化监控、管理信托业务流程的具体执行。

稽核审计部门对业务的各项运作和风险管理进行动态审计和检查,对业务的开展进行合规性检查,并进行有效性评价和风险识别,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和检查。根据审计的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对被审计项目或信托经理做出客观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对内审报告做出的结论和处理意见的执行及整改情况进行后期追踪检查,督促整改落实。

4.5风险管理

4.5.1风险管理概况

报告期内公司将全年工作定位于“打造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适应经济‘新常态’”,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公司始终把业务风险管控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化挑战为机遇,积极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对风险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公司坚持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风控体系的基础建设,明确了年度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严格落实风险防控双线责任,落实风险责任制,从严履行受托人责任,严守风险底线,全力保证信托财产安全运行,努力做到防风险、保兑付、不出事。

(1)进一步强化项目全过程管控,防范发生受托人责任风险

公司严格执行年度风险管理政策,加强了对风控条线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细化了岗位设置和职能分工,风控管理链条进一步延伸,实现项目成立前的全流程管控和项目风险监控内嵌。强化了对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风控要求,加强项目和业务的风险管控,动态把握项目中后期进程,做好舆情风险管理和风险项目的跟踪处置等工作。

①在项目立项尽调阶段。公司采取分工明确、密切合作的内部岗位管理模式,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将风险管理向前端延伸,对尽调项目进行复核。通过项目现场实地考察,提前掌握业务动向,在项目交易结构、合规性以及风控措施等多方面进行把关,实现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到项目成立阶段的风险监控内嵌,为不同类型业务在项目前期提供专业化建议和意见,同时为公司审议、决策提供参考。公司加强对项目基础材料和尽调情况的审慎核查,规范尽职调查程序,防范受托人责任风险,加强业务尽职调查基础资料审核力度,确保审议质量。同时,公司调整完善了会计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的选聘流程,加强了对项目实质性风险的识别判断与细节把控,从源头上严格把控风险。

②在项目存续期的中后期管理阶段。将防范兑付风险作为存续期项目监控的首要任务,按月对全部集合项目和部分单一财产权项目进行排查,结合月度兑付报表,每月对6个月内到期项目进行排查,落实到期项目还款资金来源。公司出台了《信托项目存续期风险管理操作指引》,进一步细化公司前、中、后台在信托项目存续期风险管控的具体职责,细化中后期管理内容,强化了项目预警信号的发现与风险处置的及时性、有效性。

(2)加强舆情监测,防范发生舆情风险

公司全面加强了风险管控的关注面,将声誉风险纳入公司的核心风险、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内容进行管理。一是借助专业化手段将舆情监测内容和职能扩宽,监测载体由全网络平台到各类相关媒体,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开展舆情监测工作;二是提升公司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客户投诉机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及时解决客户反映的问题,改善客户服务质量;三是设置预警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细化突发事件报送流程,形成公司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有效的防范公司声誉风险。

(3)建立业务展业指引,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

公司尝试建立风险计量工具,发布了《房地产信托业务展业指引》、《政信合作业务展业指引》以及《应收账款信托业务尽职调查指引》三项业务指引,界定风险边界,引导业务布局。以打造主动管理能力为公司业务发展特色,加强行业拓展能力。公司继续开展内控制度修订完善工作,年内共修订和完善内控制度42项,加强执行的内控制度10项。根据业务发展及监管环境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并根据需要拟定业务标准文本。

4.5.2风险状况

4.5.2.1信用风险状况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公司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约义务带来的风险,其中包括业务合作伙伴、贷款对象的信用风险,资金往来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而导致公司资产价值发生变动遭受损失的风险。公司自营信用风险资产合计773,869万元;其中正常类信用风险资产为773,869万元,无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资产期初数为0,期末数为0,已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4.5.2.2市场风险状况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公司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周期变化风险、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房地产交易风险、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交易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不但影响信托财产的价值以及信托收益水平,也将影响公司由于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等而导致公司整体的、当前和未来收入的损失。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市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5.2.3操作风险状况

操作风险主要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或外部事件而可能引起潜在损失的风险,表现在信息系统还不够全面及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程序和结构、会计系统还不够完善,以及人员操作不规范和责任心不强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5.2.4其他风险状况

其他风险主要是指公司业务开展中的合规风险、政策风险、公司信誉风险、人员道德风险等。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上述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5.3风险管理

4.5.3.1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公司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约义务带来的风险,其中包括业务合作伙伴、贷款对象的信用风险,资金往来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而导致公司资产价值发生变动遭受损失的风险。为有效规避信用风险,公司主要实施以下风险管理手段:

(1)公司通过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风险控制体系来防范和规避信用风险。密切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导向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对融资对象的运营状况和信用分析;完善业务各环节的责任评议,做到责任到岗、责任考评、责任追究三个环节紧密相扣,环环问责。

(2)抵押(质押)品确认的主要原则:抵押(质押)品必须是抵押人所有的或依法有权处分的财产;要求抵押(质押)品所有权人在房产、土地等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3)公司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的规定,计提准备金,包括一般准备和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一般准备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

(4)公司按不低于净利润5%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计提信托赔偿准备。该赔偿准备累计总额达到本公司注册资本的20%时,可不再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

2015年公司未发生因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5.3.2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公司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周期变化风险、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房地产交易风险、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交易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不但影响信托财产的价值以及信托收益水平,也将影响公司由于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等而导致公司整体的、当前和未来收入的损失。

面临种种复杂多变的市场风险,公司调整了信托业务布局。首先,在房地产业务方面实施了主动收缩的策略,将房地产项目的风险监控作为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新增项目从房地产业态、所在区域、交易对手信用等方面充分识别风险,针对存量项目做好动态评估与压力测试,落实还款来源,防范兑付风险。政信合作方面,公司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甄别,结合财政收入结构、债务余额占GDP比重等指标衡量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信合作业务名单库。公司审慎开展资本市场业务,着重培养公司自主管理能力。对于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投资人考核其真实的资金实力与风险承受能力,保障了证券业务的平稳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市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5.3.3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主要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或外部事件而可能引起潜在损失的风险,表现在信息系统还不够全面及时,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程序和结构、会计系统还不够完善,以及人员操作不规范和责任心不强等方面。

公司严格履行受托人职责,从严格内控合规管理,严格岗位分离,规范员工行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防范操作风险。结合内控制度审计成果,启动了内控制度的集中修订,加强内控执行力;对公司业务审批流程进行持续的优化,明确节点责任;适时优化公司信息系统,为提高管理效能,启动了信息数据智能化项目,推行大数据库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5.3.4其他风险管理

公司强化了合法合规经营的制度保障,持续关注法律、法规的最新发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涵,并及时对业务程序和操作指引进行梳理和修订;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公司信誉。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因上述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5、报告期末及上一年度末的比较式会计报表

5.1自营资产(经审计)

5.1.1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结论

审计报告

天职业字[2017]5936号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信托”)财务报表,包括201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及合并资产负债表,2016年度的利润表及合并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北京信托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北京信托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北京信托2016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及合并财务状况以及2016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合并经营成果和合并现金流量。■

5.1.2资产负债表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

2016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企业负责人:李民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京林 会计机构负责人:魏东华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续)

2016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企业负责人:李民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京林 会计机构负责人:魏东华

5.1.3利润表

合并及公司利润表

2016年度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企业负责人:李民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京林 会计机构负责人:魏东华

5.1.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016 年度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企业负责人:李民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京林 会计机构负责人:魏东华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续)

2016年度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企业负责人:李民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京林 会计机构负责人:魏东华

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016年度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人民币元

企业负责人:李民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京林 会计机构负责人:魏东华

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续)

2016年度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元

企业负责人:李民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京林 会计机构负责人:魏东华

5.2 信托资产

5.2.1信托项目资产负债汇总表

信托项目资产负债汇总表

2016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万元

会计机构负责人:孟广杰 复核:陆雅清 制表:马政毅

5.2.2信托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汇总表

信托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汇总表

2016年12月31日

编制单位: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单位:人民币万元

会计机构负责人:孟广杰 复核:陆雅清 制表:马政毅

6、会计报表附注

6.1简要说明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编制基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的变化。

6.1.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和方法

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的规定,公司计提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原则上一般准备余额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公司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4]4号)文件规定实行以风险为基础的五级分类,按资产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各项组合计提比例如下:

6.1.2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当前的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6.1.2.1金融资产的确认及计量

本公司按照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将持有的金融资产分成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还需要加上可直接归属于该金融资产购置的相关交易费用。

6.1.2.1.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是初始确认时就被管理层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①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②初始确认时即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本公司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③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以及从一级市场通过网上配售方式认购的新股等。

6.1.2.1.2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本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支出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本公司将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考虑未来的信用损失),同时还将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折价或溢价等。

6.1.2.1.3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指具有固定或可确定回收金额,缺乏活跃市场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且本公司没有意图立即或在短期内出售该等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价值以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减去减值准备计量。

当贷款和应收款项被终止确认、出现减值或在摊销时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6.1.2.1.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那些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或未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三类的其他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期间,该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未实现收益,在该金融资产被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之前,列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被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时,以前计入在资本公积中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转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将从一级市场通过网下配售方式认购的锁定期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的新股、认购的封闭期在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的开放式基金、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持有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股权收益权且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划分为可供出售性金融资产。

对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成本计量。

6.1.2.2金融资产的减值测试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确认其减值损失,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减值损失。

6.1.2.3贷款

6.1.2.3.1贷款种类和范围

(1)短期贷款及中长期贷款的分类依据

本公司贷款种类按贷款的发放期限之长短确定。凡合同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作为短期贷款,合同期限在1-5年(含5年)的贷款作为中期贷款,合同期限在5年以上的贷款作为长期贷款。本公司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标注:余额为500万元以上的贷款。

(2)逾期贷款的划分依据

逾期贷款指贷款本金逾期90天以内的没有收回的贷款和透支及垫款。

(3)非应计贷款的划分依据和会计处理方法

非应计贷款系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达到或超过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和透支及垫款。非应计贷款不计提应收利息。

(4)自营贷款与委托贷款划分依据

自营贷款系指本公司自主发放并承担风险,并由本公司收取本金和利息的贷款;委托贷款系指由委托人提供资金,由本公司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而代理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其风险由委托人承担,本公司发放委托贷款时,不代垫资金。

6.1.2.3.2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范围和方法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为本公司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贷款)、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应收账款保理等表内外信贷资产。

以本公司上述表内外信贷资产按风险分类(五级分类)的结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如对借款人还款能力、财务状况、抵押担保充分性等的评价,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损失,分析确定各类信贷资产应计提损失准备总额。各类贷款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如下:

对本公司不承担风险的委托贷款等,则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发生贷款损失,冲减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已核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冲减的贷款损失准备则予以转回。

6.1.2.4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本公司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标准:余额为500万元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为300万元以上的其他应收款。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了减值,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单项金额重大经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再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按组合计提坏账的应收款项

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以下各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本公司向金融机构转让不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按交易款项扣除已转销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提取的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发生坏账损失,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已核销的坏账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冲减的坏账准备则予以转回。

6.1.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6.1.3.1投资成本的确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或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在购买日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3) 除企业合并形成以外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投资者投入的,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6.1.3.2 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6.1.3.3 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按照合同约定,与被投资单位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的,认定为共同控制;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的,认定为重大影响。

6.1.3.4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6.1.4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

6.1.4.1 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计价和折旧方法

本公司的固定资产是指为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确定。

6.1.4.2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是停止计提折旧。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公司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率分别确定折旧率如下: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本公司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其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则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除此以外的其他后续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本公司予以资本化。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租赁资产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本公司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发生改变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6.1.5在建工程

(1)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但不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

(2)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6.1.6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是指本公司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与无形资产有关的支出,如果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其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则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除此以外的其他无形项目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自可供使用时起,对其原值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直线法分期平均摊销。本公司定期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发生变更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3)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发生减值的,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4)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本公司无形资产为计算机软件,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