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5月22日

查看其他日期

外论点击

2017-05-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经济学家》5月18日社论

市场挫败了OPEC推升油价的努力

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和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5月5日承诺要做“所能采取的任何事”来遏制全球石油市场的供过于求。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召开前夕,其成员国承诺将继续履行去年达成的为期9个月的产量削减,直到2018年3月。这急速推升了国际石油价格达到每桶50美元。但要让这场价格拉力维持下去,OPEC需要“认清你的敌人”。

虽然经历了两年半油价下行的颠簸,但OPEC一直在低估美国页岩气生产商使用金融工具度过低油价风暴的能力。美国生产商通过出售未来页岩气产量的方式在对抗低油价。直到最近,OPEC才觉醒,发现了美国这一战略的有效性。

十年来,页岩气生产商施加给OPEC的最有力挑战,是使用水力压裂技术快速便宜开采石油。当2014年OPEC意识到这一点时,开始将石油充斥到全世界,以达到将高成本竞争者逐出市场的目的。但它忽略了一个微妙的变化,水力压裂是一种更可预测的商业,不同于以往开采不可预测的投机模式。这让页岩气生产商更易获得融资。最高效的页岩气公司的支持者包括私募股权公司、年金基金投资者等,这些投资者要求丰厚且可靠的回报。因此,页岩气生产商更愿通过对冲未来产量以保证回报,而不是将希望放在油价会回到每桶100美元的赌博上。

国际能源机构本周称,要将原油库存减少到五年来的平均水平,下半年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值得注意的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这两个处境艰难的OPEC成员国没有受制于削减石油产量,他们已极速提升了产量。这也许削弱了OPEC的减产努力。同时,今年全球需求比预期弱。据咨询公司的报告,富裕国家的石油需求已达峰值,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将比发达国家更有效地利用石油,所有这些都对油价能否攀升提出了怀疑。(贺艳燕 编译)

《日经新闻》5月18日社论

特殊金融政策也有成本

日本央行推进大规模金融宽松政策已四年有余。虽说没有达到2%的物价稳定增长目标,但终究还是需要探讨一下如此特殊的金融宽松政策的下一步举措以及这项政策的成本以及效果。

在讨论之前有必要很好梳理一下要讨论的内容。第一就是降低金融管制力度、提高政策利率及降低日本央行资产配置方式。第二是未来有可能产生的日本央行损失的讨论。

关于前者有必要参考一下先行降低金融管制力度的美国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与市场对话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加息及缩小资产配置的时机是很难把握的,日本央行只能一边观察未来经济的发展以及物价的走势,一边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手法。

关于日本央行损失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有必要认真讨论。日本央行现在保有超过四成的国债发行总量。目前用于购入国债的资金主要来自日元以及民间金融机构在日银的存款账户。目前这些存款账户利率的一部分是负利率。将来日本央行如提高短期利率,这些账户存款的利率将上升。如此一来,日银持有的超低利率国债将难以立刻出售,日本央行将可能遭受损失。

另外,央行因为有铸币税,即便造成暂时赤字,从长远来看也可以恢复收益。只是日本央行一旦发生赤字,金融市场有可能产生不安情绪,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临时财政支援措施。

日本央行选择下一步金融政策对其财务的影响,只能取决于经济以及利率的走向。应该铭记,特殊金融政策也有成本。(庆奇昊编译)

《金融时报》5月19日文章

这是微软和亚马逊的时代

近日,5位经济学家发布了一项报告,发现美国商业正变得越来越集中。如制造业、零售业、金融业、服务业、批发和公用事业与交通等行业,最大的公司都占据了更大的产量份额。

当世界经济增长时,人们可能会期望市场变得更具竞争性,或者至少不反着来。全球化应让公司暴露在来自海外市场公司的压力之下,透明的价格让公司保持市场地位变得更为艰难。然而,为什么竞争没能动摇这些行业领头公司的市场地位呢?最简单的解释是,他们擅长他们在做的事。竞争对他们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会。那些超级明星公司能以更低成本出售更多商品,所以获得了更大的利益空间。

自1980年以来,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工人们一直得到的是经济大饼里的很小份额,劳动力分配变得越来越不公平。这种劳动力分配的下降,通常被归咎于国际贸易。但这种观点几乎没有什么证据。超级明星公司反而是原因。具有高生产力的超级明星公司可花费很少力气做得更多。这种具有更多附加值的利益,大多数通过公司流向股东,少量流向员工。这个群体的变化倾向被反映在整体经济中。

这让政策制定者非常头痛,毕竟,有生产力的公司是受欢迎的。但超级明星公司成长的不可预料的后果会带来麻烦。这些后果并不容易预测,但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亚马逊式的,对消费者来说是天堂,对劳动者来说是噩梦;一种是微软式的,“垄断的最好利益是平静的生活”。在这两种情境中,普通人都输了,除非他们能享受来自资本或工作的回报。

(作者系《金融时报》经济学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