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 基金·基金一周  查看版面PDF

追寻成长步伐 做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朋友

2017-06-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申万菱信基金 赵世光

本期专栏的开头,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新浪和新浪微博作为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新浪目前的总市值是60亿美元,微博是155亿美元。而新浪是新浪微博的第一大股东,持有新浪微博49.8%的股权。若做一个简单的股权换算,或许有很多投资者认为,新浪除了微博业务之外,其他业务的市值是负数。

从新浪主营业务的构成分析,大致可发现,微博贡献了约60%的利润,门户网站和网络广告业务贡献了其他40%的利润。正是这种主营结构,决定了新浪目前的市值状况。回顾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历史可见,这个产业已经从早期的门户型成长到平台型,现在正在向生态型演进。传统互联网巨头已经成长为跨越线上线下,涵盖社交、金融、零售、手游等多维度的生态圈。所以,投资机构准确把握了互联网产业成长的路径,向新浪微博这样的产业链关键生态型平台加大了投资力度。

投资一家上市公司,短期虽然有资金行为和政策舆论的扰动,中长期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公司本身是否处于一个成长型的产业中,以及公司在该产业链中是否处于关键节点。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存在于一个坐标系中,这个坐标系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横向的行业地位、纵向的产业位势以及立体的产业多元化。所谓行业地位,指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如何,核心竞争能力怎样。所谓产业位势,指一个企业在其产业链中的区位是否属于关键瓶颈部位,对上下游的谈判力如何。行业地位与产业位势作为横纵两个坐标,组成了一个产业平面。立体的产业多元化,指企业跃迁到另外一个产业平面,即进行多元化发展。

如果企业认为自己原属的产业仍然有成长潜力,会试图在现有的产业平面内扩张,这类扩张一般又分为:横向扩产谋求市场份额,纵向并购赢得产业位势。目前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向别的产业平面跃迁。理论上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必须在任何一个时点上同时保有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的业务能够为公司赢得比较稳定的现金流。第二个层面的业务应当能够体现公司当前的比较优势。培育这种业务的目的在于,第一层面的业务现金流大幅下降或者发展重大价值转移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腾出相应的资源。第三个层面的业务要站在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选择部分业务加以储备、培育,以求适时替代第二层面业务或与第二层面业务融合,增强公司的未来竞争力。

所以,我们投资的主要任务是甄别出好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要么是快速发展行业的领跑者,要么是稳健成长行业的龙头,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有垄断能力,要么是具有稳定现金流和分红能力,并且战略性切入其他成长行业的跨界者。当然,这种甄选应建立在对行业的深刻领悟和对产业链的仔细研究基础之上,是研究价值转换到投资上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