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新闻·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7月5日

查看其他日期

谁是牛股“金手指”?

2017-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弘文 ○编辑 浦泓毅
  上半年A股涨幅前10强

⊙记者 弘文 ○编辑 浦泓毅

苍茫A股,谁执牛耳?

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永远有一些问题萦绕于心:哪家研究机构的预判最有含金量?哪些研究分析师的推荐更为及时准确?

上半年的A股市场,恰好成为检验机构研究能力的舞台。同样面对难度较大的震荡市,又是哪些研究机构踩准了牛股的节奏,成为行业“金手指”呢?

答案,相当出人意料。

震荡市中三类牛股脱颖而出

上半年A股市场波澜不惊,但牛股依然不断涌现。

由上证报资讯统计的上半年牛股50强(剔除新股)显示,A股涨幅最高的西部建设半年上涨幅度约200%,第50名中化岩土的涨幅也有49%。

同期,沪深300指数的累计涨幅为11%,中证500指数更是负增长。

在上半年的平淡市况中发掘牛股,更能体现研究的“含金量”。

总结今年上半年牛股50强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作三类。

其一为“异军突起”型,典型如西部建设、天山股份、珠海港等。

这类个股的年内涨幅往往集中在一至两个阶段,时间多数在2至3周内。其间,多头情绪亢奋,连续涨停拉升。急涨过后,个股行情进入高位整理阶段。

其二为“急起急落”型,典型是雄安概念股。

初步统计,50强中近三成为雄安概念股。雄安概念股的走势特点是,步伐一致,急涨急跌。此类牛股大致都从今年4月初开始启动,到5月中纷纷见顶回落。如今则在行情“腰部”位置整理。

其三为“长跑型”,典型如海康威视、五粮液这样的消费品龙头。

这类股,基本上开年就出现上涨,行情层层推进、绵绵不绝,个股涨势也是贯穿上半年首尾。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寻找“金手指”,就从这三类牛股开始。

难得的 “金手指”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分析师要成为点中牛股的研究“金手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是“领先市场”,相关研究报告必须是启动前两个月内,或是在行情启动的前三分之一阶段里发布。

其二是“观点明确”,报告必须明确涉及牛股,并给出“买入”、“推荐”或“增持”结论,且有清晰的研究逻辑。

结合上证报资讯和第三方数据软件的统计,并用上述两个标准来筛选,得出的结论非常残酷——近半数牛股的背后没有“金手指”的前瞻推荐,而少数牛股背后的“金手指”也是凤毛麟角!

举例来看,沪深两市第一牛股西部建设的背后,只有光大证券的陈浩武符合“金手指”的标准。

西部建设上半年的涨幅主要集中在3月17日以后的3周内,在此之前,主要的推荐意见都来自陈浩武。他于1月12日、2月28日和3月31日连续推出买入或增持报告,对西部建设予以推荐。相对而言,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的推荐意见则略晚,而其他机构则很少关注西部建设。

而在大牛股珠海港的背后,只有海通证券的虞楠自始至终在推荐。

相关数据显示,至少从2016年8月开始,虞楠就对珠海港给出了“增持”评级,直至今年4月份。珠海港的大幅上涨始于4月11日,此后多家机构开始推荐珠海港。

相较而言,大牛股海康威视的“金手指”,竞争要激烈得多。上半年重点报告就有32篇之多。但时间有前后,水平也有高下。从推荐及时性看,招商证券鄢凡和北京高华的金俊推荐的时间最为及时而准确。

鄢凡在去年12月30日推荐了海康威视。相关报告认为,公司二股东减持完毕,总经理多次增持彰显信心,并认为公司各项业务“后期发展值得期待”。

金俊的推荐时间则是2017年1月16日,对于行情贯穿上半年的海康威视而言,此时推荐也算及时。金俊报告独到之处在于较早关注到了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机器人仓储系统。这个业务此后被冠以“智能安防”、“人工智能”等诸多名头,被多家机构反复推荐。

天山股份上也有类似的前瞻和跟进之分。天山股份的行情启动在2月7日,此前,只有中信建投证券的王愫在去年12月15日对天山股份进行“增持”的评价。行情启动后两天内,长江证券范超、华泰证券鲍荣富也先后发布了推荐报告。

同样,在五粮液的推荐中,北京高华廖绪发、中信建投证券黄付生、群益证券李晓璐的推荐较为及时。汉钟精机是招商证券刘荣及时推荐,保变电气则是联讯证券的王凤华及时推荐。

更多牛股未遇“伯乐”

令投资者遗憾的是,除了前述的少数“亮点”,还有相当数量的牛股在第三方软件等公开渠道未见机构推荐。

对于拥有数千名卖方研究分析师,研究领域高度“拥挤”的A股市场而言,大牛股背后少人关注,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各家机构反思。

从数据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或许可作参考。

其一,对于政策变化准备不足。

典型例子是雄安板块的横空出世,带动了二季度最大一波行情。但数据显示,对于和雄安沾边的牛股,研究机构覆盖率较低。

一方面,雄安新区的政策发布较为突然。但另一方面,不少牛股在政策发布后3个月后依然乏人关注,体现了机构对于政策研究分析的“短板”。

其二,对于“类型股”的先天性排斥。

总体来说,卖方机构的视角很大程度是雷同的。在上半年的牛股中,就表现为对海康威视、五粮液等热门个股的长期高频次关注。而对于诸如低增长股、大盘股、亏损股,则明显冷落。

股市的机会可能在各种领域和板块诞生,过于限制研究视野,既不明智,也浪费资源。

其三,研究缺乏耐心和恒心。

这点可以从中际装备上得到验证。第三方数据显示,中际装备过去一年的研究报告有两段高峰,一段低谷。

这两个高峰分别是,去年下半年该公司发布拟重组方案后,及今年3月份该股出现连续上涨行情后。而其中的关注低谷则是去年12月16日后到今年3月1日前。此时,中际装备恰好处于调整阶段。

研究报告的数量起伏与中际装备的行情高度对应,可能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也从侧面印证了研究员对于重点个股的选择取向,以及研究容易受短期行情波动影响的情况,后者尤需各家机构予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