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7月13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世界秩序2.0构想

2017-07-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失序时代》
  全球旧秩序的崩溃与新秩序的重塑
  (美)理查德·哈斯 著
  黄锦桂 译
  中信出版社
  2017年7月出版

——读理查德·哈斯《失序时代》

⊙涂启智

“世界已越来越凸显其失序态势,世界秩序的脉络也越发模糊,我们急需一个全球新秩序。”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借助《失序时代:全球旧秩序的崩溃与新秩序的重塑》发出了痛心疾首的叹息与呼吁。

哈斯曾辅佐多届美国总统,参与白宫政策制定并多次代表美国到阿富汗、北爱尔兰等地处理国际事务。在国际战略、世界秩序研究方面的成就,堪比基辛格及布热津斯基。哈斯将当今时代称为“失序时代”有其充分的理由:“长久以来,国家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体。现在,国家在某些情况下正让位于其他实体。权力和技术前所未有地分散在不同人的手里,决策制定同样呈现去中心化。全球化带来了几乎所有物品大量、快速跨越边境的流通,政府往往不能监控其真实情况,更不可能加以管理。在许多关键领域,全球化造成的挑战与应对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如何回应现有国家内部群体的自决诉求,以及如何应对在公民生命受到威胁和生活窘迫时政府不能或不愿意提供保护,表现尤为突出。各国在卫生、网络空间、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气候变化方面,还远未达成共识,或者说没有趋同的意愿和能力。

区域层面的失序主要着眼于四点:中东正在经历的暴力和不稳定可能会持续下去,也许最多只能部分保持该地区一个世纪以来稳定的版图和几十年的政治秩序;欧洲的未来与冷战后以及“二战”以来的某些方面相比更不确定;亚洲民族主义涌动、领土和政治分歧纷繁、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让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仍然缺乏外交机制来阻止或限制可能很容易失控的事件;南亚则像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秩序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为保障整个系统稳定而有序合理地运转状态。但在世界舞台上,秩序往往容易被“大国把控”。多数时候,失序体现为强国或者大国首先主动打破现有格局,比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有些时候,大国也并非愿意事事挑起争端,毕竟争端从发生到平息无论哪一方都要付出巨额成本与代价。比如,布什父子分别发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逼迫萨达姆交出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战争,其实是海湾战争的延续。或许小布什就是想充分利用掌权的实力结束其父亲与萨达姆之间的恩怨,才会以“莫须有”罪名消灭萨达姆。也许有人会说,萨达姆的执政理念与美国价值观格格不入,所以美国才会必欲除之而后快。然而,追根溯源,萨达姆悍然入侵科威特着实撼动了世界既定秩序,因为科威特拥有丰富的石油,假如伊拉克预谋得逞,不但科威特石油为其掌控,进而引起国际石油价格失控。另一方面,如果萨达姆的行动没有得到遏制,无疑向世界上众多弱小国家传递一个悲哀的信号:他们孤立无援,生死只能由命。

秩序是一种存在,但存在并不一定就是合理。“现实如此,不代表就该如此。”有些秩序需要坚定地维护,比如公民个体生存、发展与自由的权利;有些秩序必须要打破,比如等级森严的不公平制度。失序根本原因还在于观念的分歧。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有些人会以高贵群体自居,将其他群体视为劣等群体。即便在同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内部,观念也有天壤之别。就社会各个群体或者阶层关系秩序来讲,有些人极力为促进公平、正义奔走呼吁,而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等级差异是天经地义的,理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同素质与身份的人,待遇就该有高低之分。某些人从骨子里认可并维护等级差异,这并非只是东方特有景象。西方有些地方,同样“具有很深的保守使命感,在尊重国王和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秩序优先于平等,稳定优先于公正”。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新秩序有多么艰难。

哈斯认为,冷战40年间的稳定得益于对当时国际关系的结构设计,即两极格局。而当今世界已与过去不同,在权力的分布上既不固定也不集中。总之,全球秩序已脱离了由美国单一操控的时代。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实体,但是在全球的权力占比在缩小,而且将其巨大实力转变为实际影响的能力也逐渐变弱。这些趋势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社会、人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外部世界的转变。无论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所呈现的复杂态势均表明世界已经进入“失序时代”,而这一失序的态势同样为世界新秩序到来提供了良机。

面对权力广泛分布、国家边界重要性降低的现实,哈斯主张建立一个更新的全球操作系统——世界秩序2.0。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应对全球性挑战,“霸权”、“主导”、“超级大国”等词语日渐式微,所以在这一调整中,关键是对主权采取一种新方法,兼顾义务和权利、保护和责任。而从不同形态考量,当今世界秩序可划分为经济、外交、战略、文化、政治、法律等多个维度。合理正常的秩序应是:不管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都应当经济上互利互惠,外交上包容共处,文化上沟通交流,政治上求同存异,战略上和平发展,法律上以民意主导制定为起点、以保障人类共同利益维护共同福祉为归宿。针对美国政治失能、债务不断攀升、对美国与世界关系的性质缺乏共识等美国面临的问题,哈斯也提出应对措施。

笔者倒是认为,目前“既不固定也不集中”的多元化格局,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与民族精神的“软实力”,而不是谁拥有尖端武器就可拥有霸权地位。当战乱、饥荒、暴恐等各种人祸总在世界某些地方发生,地震、海啸、旱涝、泥石流等各种天灾仍时不时不期而至之际,任何一个想在新的竞争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民族、国家,都应有积极担当,共同凝聚“地球村”意识,齐心协力扶危济困、遏制战争、打击恐怖势力,当能使整个世界变得更稳定一些,离人们的愿望更接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