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版 基金·专访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7月31日

查看其他日期

精耕投研厚积薄发
小团队做出好业绩

2017-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访富安达基金投研团队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金苹苹

打开近年来的基金业绩榜单会发现,曾经叱咤风云的一批大型基金公司的业绩开始归于平淡,而一批中小基金公司凭借不断的投研革新得以崛起。

在剧烈变化的市场中,有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突破投资的定式思维,不断适应市场新的变化,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迅速跟上甚至引领了行业主流。

富安达基金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富安达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监吴战峰坦言,小基金公司难言渠道优势,也没有大公司的品牌积淀,唯有靠业绩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资产管理行业中得以突围。

记者近日通过对富安达基金研究总监及多位基金经理的采访,以寻找这家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优秀“基因”,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的投资思考和布局。

风格多元的投研团队

近日海通证券做了一份榜单,这个榜单针对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排名而设,名为“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从上述榜单来看,今年上半年,富安达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10.80%,位列行业前十,多只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表现较为突出。

持续良好的业绩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据了解,近期富安达发行的新基金,获得了不少老客户的积极认购。

值得注意的是,富安达投研团队偏向于价值投资,但各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较为多元。在吴战峰看来,A股市场是相对有效的,投资就像是种庄稼,需要经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也意味着投资需要时间。他笑言,伟大也是熬出来的,而能否将价值投资坚持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公司层面塑造这种文化。据了解,富安达基金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也一直倡导价值投资,对投研团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富安达的投研团队一直坚持“深入调研+合理估值+控制回撤”的投资方式,各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较为多元。吴战峰认为:“多元的好处在于,大家的思想能够得到很强的碰撞。”

据悉,吴战峰拥有18年的投研经验,在投资布局时,他更关注产业大趋势,前瞻性地进行布局,挖掘那些有望成为伟大企业的公司。具体而言,他偏好对行业景气度相对较高、行业格局较好的龙头公司进行布局。

该公司的基金经理毛矛,在进行投资时则会更加关注“性价比”。如在今年的投资布局中,他更加偏好那些低估值、业绩确定增长的个股,集中配置了家电、食品饮料以及金融等行业。而另一位基金经理孙绍冰,则侧重于对新兴产业的挖掘,在今年主要配置了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两大板块。此外,还有一位生物医药博士李守峰,则专注于医药等大健康领域的布局。

价值投资回归常识

在对吴战峰的多次采访中,他反复提及用“常识”进行投资。

在其看来,一家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是可以用常识来进行判断的。曾经在外企做过实业的吴战峰在研究公司时,常常从实业投资的角度去进行评估,并靠着常识进行判断,从而回避了很多靠故事和概念支撑的“伪成长股”。

即便拥有18年投研经验,吴战峰依旧十分谦逊。他说,在市场面前永远是个学生。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需要专业的知识,这就督促其不断地学习、调研,尤其是向优秀企业的管理层学习。

在吴战峰看来,现在的投资者很幸运,因为中国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很多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他也因此特别看好这类公司。对于未来,吴战峰看好汽车及零配件行业、行业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芯片公司和生物医药行业等。

毛矛则看好金融行业尤其是保险、银行、家电等方面的投资机会。孙绍冰表示,景气度向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是其重点配置的领域。着眼于未来,他加大了对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