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欢呼“发行复苏”
⊙记者 周宏 ○编辑 于勇
A股基金的发行再次回暖,这对行业是个好消息,也是个让人费思量的事情。
根据媒体报道,8月公募基金首募规模大幅上升,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同步上行。其中,有若干只偏股型基金的募集规模超过10亿份,显示了行业明确的回升势头。
以平均募集发行规模论,7月份发行的基金平均首募规模是5亿份,8月以来新成立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上升至8.79亿份。这个上升速度是惊人的。
其中,以偏股类基金发行规模的大幅上升最为关键。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募集规模超过10亿份的偏股基金,包括信达澳银健康中国(11.7亿份)、华夏节能环保(11.8亿份)、银华明择多策略、国泰智能汽车等。
从募集情况看,此轮发行较好的基金集中在消费品类、新能源类和量化产品,它们无一不是今年以来业绩较好的基金品种。类似情况还表现在今年上半年,消费类、价值型和包含港股的公募基金产品募集规模在全行业靠前。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样的选择非常容易理解。找近期业绩好的产品,找绩优的公司,这是最自然的一个选择。这样的心理在消费心理学中称之为“品牌效应”和“近期效应”。
但是,考虑到股票投资的周期性和偶然性,投资者这样的选择未必是完全明智的。从历史的发行状况看,紧跟着热点和业绩募集的基金,其后续业绩通常会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考验期。
“一哥”王亚伟当时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是2004年乘着蓝筹股热潮募集的,其第一年业绩也不理想。2007年新发或扩募的一批大盘基金,此后经历多年业绩低谷。2015年后乘势募集的科技、新技术基金,如今也倍感运作压力。上述例子还有很多。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比如,2006年顺势发行的基金在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中全面受益。另外,部分2012年发行的成长类基金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因此,控制基金发行节奏的基金公司,有责任为投资者作出“最好”的选择。这个“最好”是从投资者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基金公司利益出发的。这个选择是基于市场下阶段的投资机会来布局,而不是基于发行规模的导向来布局的。
虽然不多,业内如今已经有一些公募机构愿意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今年业绩出色的东方红资产管理,比如2015年的兴业全球,比如2007年时的上投摩根和汇丰晋信。期待有这样理念的公司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