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8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披沙录

2017-08-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互联网金融九堂课》

互联网金融从业者

必备的理论与方法

谢 平 著

中南博集天卷文化策划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金融体系不完善、互联网与金融的天然结合,以及互联网产生的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等因素,促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相关金融创新产品令人应接不暇,对国人的投融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在当今已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拓展交易可能性集合,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普惠金融、金融市场结构调整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互联网金融技术和产品创新也给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行业的低门槛容易放大风险的涉众性。本书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论奠基人谢平教授的一本专著。作者从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模式;金融产品货币化;互联网货币;数字加密货币;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P2P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监管和“互联网+”的经济学分析等九个角度深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在非洲》

话语与现实

严海蓉 沙伯力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如何评估中国走进非洲?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非洲的中国资本有多大的规模和哪些类别?中国资本在行为上与其他资本有什么异同,对当地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关于这些,国际研究者们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观察评说。西方主流媒体和精英的报道及言论具有广泛的覆盖性,而他们关于“中国在非洲”的大量报道和评论有大量并非无辜的误解。本书的两位作者通过在非洲近十年的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批驳了西方主流媒体和精英关于“中国在非洲”的种种谬论,不管是诠释中国与非洲关联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是分析非洲人、中国人、西方人在赞比亚农业、矿业等活动中的互动关系,抑或把握贸易、投资和权力的动态及不平衡性,两位作者都以深入的非洲调研为基础,将具体案例调查和话语分析结合起来,以便读者全面理解中国与非洲关系的过去、现在和可能的未来。

《重拾交谈》

(美)雪莉·特克尔 著

王晋 边若溪 赵岭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8月出版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科技包围的世界,我们时刻都在交流。为了“永远在线”,我们牺牲了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彼此背离,却去亲近手机,我们的心永远都在别处。“缺席的在场”或“在场的缺席”,是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随心所欲、随时切换“在场”或“不在场”的开关,凭借这个开关,我们似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控制社交、在各种虚拟空间穿行的自由。可是,这真的是一种新“自由”吗?对“在场”的交谈的逃避,让我们失去了什么?继《群体性孤独》之后,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再次发出了数字时代“重拾交谈”的呼唤。她高声呼吁,没有交谈,我们的同理心、创造力和满足感都会减弱,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不会那么紧密。我们必须交谈,这是我们所做的最具人性,也是最通人情的事。当我们在享受数字化社交的便利却又因此产生了更深的焦虑与孤独时,这样的呼唤来得正是时候。

《文化与创意》

陆新之 主编

北京亨通堂策划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出版

本书为品牌阅读图书《常读》系列的新一辑,汇编了一系列当代人文故事,如一代商业传奇人物陈九霖、《读库》主编张立宪、人民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功夫皇帝”李连杰、会写诗的商人黄怒波,喜欢带外地朋友逛岳麓书院湘商文化促进会会长伍继延等。这些人的经历具有可言说性,更有其生活智慧与感悟。比如伍继延对湖湘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现代演绎:心忧天下,首要是企业必须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员工、为社会、为环境负责。敢为人先,是指在法治社会,我们凡事要讲规则,处处为先,但要小心、不违法。文化自有其延续性,创建新文化,并非扔开传统,而是要有现代性的扬弃。商人是市场经济的推动者与受益者,得到良治的商会,又会反过来推动市场经济的完善。而一个无序、无自由的市场环境,最后竞争是零和或负和的游戏,大家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