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版 基金·封面文章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10月30日

查看其他日期

基金发行马太效应:大公司牛市狂发
小公司弱市“填空”

2017-10-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炯业 ○编辑 长弓

随着公募基金家数持续扩大,基金发行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过去,基金发行遵循的普遍规律是:牛市好发、多发,熊市难发、少发。然而,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近年来,基金发行并不是全都符合上述规律,对比来看,大基金公司牛市发行量井喷,往往数倍于其他时候的发行量,而小基金公司牛市发行量反而远少于其他时候,有的甚至一只未发。这也使得基金公司规模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显然,不论是同一基金不同时期的横向比较,还是同一时期不同基金的纵向比较,都反映出基金发行市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初露端倪。值得深究的是,这一奇怪的现象是怎样出现的?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又该如何应对?

怪象一:小基金牛市发行量更少

截至2017年8月底,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2家,基金公司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资产规模从最高的约1.5万亿到最低的数千万,折射出基金公司实力强弱不均。

众所周知,基金公司所处的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遇上牛市时,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往往被投资者一抢而空,促使其发行更多产品。遇上熊市时,投资者对基金认购热度大大降低,使得基金发行异常艰难。

不过,这一认知正被颠覆。

回溯A股历史,2015年6月份,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三大市场标杆指数不约而同创下近7年的新高,市场狂热到一度将“市盈率”抛弃,畅想“市梦率”,处处听闻“万点不是梦”的说法。恰在那时,市场风向开始转熊,一年后,各大指数全部接近腰斩,个股跌幅更大。直到今年上半年,在蓝筹股带动下市场人气才逐渐恢复,而中小板、创业板等到下半年才渐渐复苏。基于此,上证报记者选取了可横向比较的三段时间:2015年1至6月、2016年1至6月及2017年1至6月,它们分别大致代表了牛市、熊市、震荡市。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规模在100亿至200亿之间的基金公司属于小规模基金公司的上游部分,共有10家(剔除2015年后成立的及在上述三段期间未发过产品的,下同)。其中,有3家基金公司2015年上半年发行总量(指偏股型基金,下同)小于2016上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有1家持平,两者合计占总体的比例约40%。这意味着,100亿至200亿规模的基金公司,有四成在牛市中的发行量刚赶上或者还不及熊市和震荡市。

比如,某一注册在深圳的小基金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一只基金都未曾发行,在2016、2017年上半年,也就是基金正处于发行艰难的时候,该基金公司反而连续发力,共计发行了4只产品。

若将基金规模继续缩小,上述现象更明显。规模在20亿至100亿之间的基金公司属于小规模基金公司的中下游部分,共有12家。其中,有7家基金公司2015年上半年发行基金总量小于2016上半年或2017年上半年,有2家持平,两者合计数量占总体的比例已升至约75%。

显而易见,随着基金公司规模递减,发行异常现象涉及的基金公司数量不断增多。

怪象二:大基金牛市大量发

那么,发行异常现象在大基金公司中普遍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规模在1000亿至3000亿的大基金公司属于大规模基金公司的上游,共有13家。其中,只有4家基金公司出现了上述现象,占总家数比例约31%,该比例远小于小规模基金公司。换言之,这一规模的基金公司有近七成符合发行普遍规律,即牛市发行量大于其他时候。

若将规模继续扩大,大基金公司发行优势更明显。前十大基金公司规模几乎都达到3000亿以上。其中,只有3家出现了前述异象,另外7家公司符合发行普遍规律。

事实上,大基金公司牛市的发行量往往是其他时候数倍,这与同期部分发行为零的小基金公司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某一注册在深圳的大基金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只发了7只偏股型基金,而在2015年上半年发行的偏股型基金多达40只。

“牛市好发、多发”这一普遍规律在大基金公司身上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因:进不去的渠道

简而言之,上证报记者统计发现,基金发行曾遵循的市场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基金,新的规律是:大基金公司在牛市中可以发行更多产品,而小基金却更多选择在熊市及其他市场环境中发行。

这是为什么?

一家小基金公司市场总监道出了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几乎所有基金都想在牛中多发产品,但在渠道容量有限的背景下,进入渠道的难度大大增加。事实上,强势渠道方往往更偏爱大基金公司,这是因为在基金发行周期、渠道费用、产品的认可度等方面,大基金公司都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上述市场总监口中的渠道指的是银行。据记者了解,虽然基金第三方渠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第三方销售渠道的马太效应日渐明显,除蚂蚁金服、东方财富等个别巨头已打开销售局面外,其余渠道经营惨淡,客户黏性较低。所以,通过银行渠道购买基金依旧是大众的首选。

记者注意到,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小基金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只发行了一只基金,而就连这仅有的一只基金,销售代理方也未见银行渠道。查阅该基金当初的发售公告,代销机构有蚂蚁金服、天天基金、上海长量基金销售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众升财富(北京)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深圳众禄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同花顺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等第三方销售公司,此外还有国联证券、国金证券、光大证券等券商。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小基金公司身上颇为普遍,即便有银行渠道与其合作,合作银行也多数是地理位置偏远的城商行或者农商行。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有着强势话语权的银行,当渠道拥挤时,将一些小基金公司拒之门外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一位大型银行的销售经理坦言,即便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银行渠道拥挤也时有发生。虽然低迷的市场环境降低了基金发行数量,但也拉长了发行周期,原本一个档期内可以安排数只基金同时发行,但如今一只基金横跨多个档期,发行效率大大降低。

启发:择时还是择势

表面上来看,大基金公司的发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小基金公司处处受制,但新基金发行市场历来是“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这为缺乏渠道资源的小基金公司打开了另一扇门,也对部分大基金公司“重势不重价”敲响了警钟。

上证报记者研究发现,某大型基金公司在2015年6月股市的最高点,发行了一只专注于“互联网+”行业的基金。在牛市的助推下,该基金被投资者疯抢,短短数天,募集规模已接近200亿份,但随着市场转熊,基金净值一路下滑,最多时缩水超六成。如今,该基金总份额仍有约130亿份,“忍痛坚守”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该基金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投资方向也涉及互联网,只是成立时间早了一年多,在基金经理任职期内的业绩回报却可达到约60%。

另有统计显示,在2015年二季度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33只,混合型基金共计246只(A/B/C类分开计算),到了2016年5月31日,这些牛市发行的基金中,多达129只基金收益为负,而股票型基金几乎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即便依托基金公司强大的投研能力,基金经理要想管好高位发行的基金依旧不易。

事实上,从过往数据来看,新基金发行的“冰点”往往是行情的阶段性底部,此时发行新基金进入好渠道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可谓两全其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低位发行的基金业绩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或将赢得投资人更多信任,为公司树立良好信誉。

长期坚守价值投资、依靠业绩说话的“东方红”系列基金,在发行市场异常艰难的背景下创造了一日募资百亿的神话。“这样的市场认可度是用善良和长期坚持换来的。”一位接近东方资管的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个逆向投资案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被媒体曝出实际上是一家基金公司掌门人,该基金专爱买冷门的、被市场抛弃的小股票,其利用机会正是其他投资者非理性买卖造成的股价偏差。

短期内,银行渠道的强势无法改变,小基金公司的发行环境依旧艰难,但逆向投资的案例也足够真实、震撼。正所谓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是择时还是择势,是追求长期利益还是着眼于短期得失,这或是小基金公司突围中需要思考的,也值得基金公司作为资产管理先行者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