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11月7日

查看其他日期

A股巨型市值公司变阵

2017-11-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弘文 史庭琦 ○编辑 剑鸣

11月6日,恒瑞医药大涨5.21%,以75.70元收盘。经过连日大涨,恒瑞医药的总市值已经突破2100亿元,创下国内药企的市值纪录。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京东方、美的集团、海康威视、上汽集团。2017年初以来,A股市场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总市值大幅攀升,纷纷突破2000亿元甚至3000亿元大关。有些企业3年前的市值或许只有几百亿元,3年后已经昂首进入巨型市值企业行列。

从传统的金融、基建行业“几家公司独大”,到如今白酒、奶粉、家电、汽车、物流、电子、安防、制药等各行各业“群雄并起”。A股巨型市值企业阵容的风云变幻,背后是中国经济格局重构和企业竞争力的此消彼长。随着新一代“巨无霸”们雏形初具,其中蕴含的市场信号也越来越明晰。

新格局初成

按市场经验,A股市场里,总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公司,可称为小市值公司;市值在50亿到200亿元之间的公司,则被归入中等市值公司。而当市值超过200亿元,则有希望进入大盘股行列。

但如今的市场概念已完全不同。

据第三方统计,截至11月6日,34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有6家公司(工行、建行、中石油、农行、平安和中行);超过2000亿元的有32家公司,超过1000亿元的有78家公司。这批公司构成了A股市场的“巨型市值”群体。

从具体分布看,工商银行在年内股价上涨43%的支持下,重新站上2万亿元大关,保持A股市场“龙头”交椅。

其他公司则经历了一番洗牌。

中国石油在过去3年内市值下跌近24%,退出市场领头羊序列。中国平安则成为万亿市值企业中的最大黑马,过去3年累计市值增幅近100%,这使得它越过中国人寿和中国石化,一举进入A股市值前五。

在5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市值区间里,则有贵州茅台和招行两匹“快马”。前者股价3年翻4倍,已成为投资者熟悉的大白马。后者3年内60%的累计涨幅也相当亮眼。

往下历数,新老交替的迹象更加明显。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过去3年里实现了市值三级跳,从不足900亿元总市值,大幅上升到如今的3680亿元,已然开始挑战中国神华的市值地位。

恒瑞医药和京东方,则分别领军消费产业和新兴科技行业,站上2000亿元市值大关。在它们身后是一批曾经风光无限的证券公司和银行股。

因竞争力而强大

巨无霸企业如何养成?传统的行业属性、市值规模、市场地位等因素依然起到一定作用。

统计2014年末以来的涨幅,白酒和医药、家装行业的市值整体大涨,银行业和保险业整体回升,互联网、券商、煤炭、钢铁等强周期行业的市值走向基本呈现收缩到平盘震荡状态,这显示行业效应依然存在。

市值方面,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年内涨幅都超过20%。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幅在10%左右,创业板指则有近6%的下跌。这三者恰好对应大盘股、市场整体和小盘股的涨幅,表明大市值企业在近几年获得了市场青睐。

但细细看来,还是有上述逻辑无法解释的地方。

比如,A股市值最大的5家企业中,第三名中石油的市值恰恰是收缩的,而第五名中国平安是累计涨幅最大的。再往后,第六名中国银行和第九名中国石化的市值都是收缩的。

从行业角度看,分歧更加明显,市值最大的银行板块中,招商银行的涨幅非常大,2014年末以来累计有60%以上。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的市值都是收缩的,中行、农行的市值也未见明显上涨。保险板块中,中国平安的大幅上涨和中国人寿的市值震荡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此,一些券商研究员和公募基金经理给出了解答。

东北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银行板块中各银行的业绩差异来源于银行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工行、建行的财报数据显示,两家银行在同行中利用资产创造收入、控制管理成本、创利的能力都较强;而金融杠杆相对较小,这在未来的监管环境下,对整体经营有利。

国信证券认为,京东方的表现源于“战略清晰、布局长远”,其从事的行业随着产业进入成长后期,增长将趋于稳定,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不确定因素则开始减少。

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不少行业将逐步进入重新整合期。这个时期突出的特点是“赢家通吃”,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通过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来保持良好业绩和成长,而竞争能力弱的企业则举步维艰直至被淘汰出局。

“未来的中国市场必将诞生一批国际级的龙头企业,这是中国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配套等因素决定的,而行业内的整合洗牌是这些龙头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位投资经理说。

基本面决定未来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中国资本市场也必将迎来新的格局。那么,下一阶段哪些龙头企业会受到机构更多关注呢?

上证报资讯统计了11月以来20家大中型券商发布的策略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银行保险业的龙头企业得到了大型机构的普遍认可。工行、建行、招行和平安银行得到了包括华泰证券、东北证券、广发证券等机构的看好,看好的理由集中在“基本面稳中向好”、“转型领先的银行将脱颖而出”、“资产质量企稳后业绩弹性较好”等。

其次,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的企业如京东方、中科曙光、中兴通讯等也受到天风证券、浙商证券、安信证券等推荐。对京东方的推荐理由在于“看好公司在OLED领域的布局”,认为该公司“有望在新型显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中科曙光被看好的理由,则是高技术板块中的绩优龙头;中兴通讯被看好的观点是“国内芯片产业将经历进口替代”。

此外,大消费板块的龙头企业如格力电器、贵州茅台、五粮液、恒瑞医药等也被看好。总体来看,大金融、大消费及新兴技术的龙头企业最被机构看好,这与近期的股价表现恰好印证。

A股市场市值前二十位公司

证券简称总市值(单位:亿元)
工商银行20,905.4934
建设银行14,613.5110
中国石油14,512.5019
农业银行11,773.9982
中国平安11,393.1291
中国银行10,876.0058
中国人寿8,489.0274
贵州茅台8,203.7254
中国石化7,164.7987
招商银行6,642.1234
交通银行4,146.4771
中国神华3,919.7339
海康威视3,682.3172
浦发银行3,660.2044
上汽集团3,612.5263
长江电力3,586.0000
中国太保3,566.5791
兴业银行3,500.4511
美的集团3,450.4186
中国中车3,005.3041

注:截至11月6日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