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12月16日

查看其他日期

对石油储备末日的恐惧是怎么形成的

2017-1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市场疯狂》
  石油恐慌、危机与崩溃的世纪
  布莱克·C .克莱顿 著
  杨培雷 等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读《市场疯狂:石油恐慌、危机与崩溃的世纪》

⊙李成军

过去100年间,对石油储备末日的焦虑始终在折磨着美国人。鉴于美国作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抑或石油消费国,对世界石油市场乃至石油周期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国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世界问题,于是,石油短缺也就了一个困扰世界的大问题。

美国人关于石油储备末日焦虑经历了四个周期

供应不足的石油市场及不断抬升的油价激发了悲观者对未来自然资源可得性的悲观预期。许多专家都认为这种短缺是永久性的或接近永久性的。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不断发布迫近的能源短缺和持续油价飙升对经济威胁的报道。据牛津大学博士、纽约花旗集团跟踪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票分析师、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兼职研究员布莱克·C.克莱顿(Blake C. Clayton)的归纳分析,美国历史上有过四次石油短缺。换言之,美国人关于石油储备末日焦虑经历了四个周期。

第一次在发生在1909到1927年间,获得了美国大众的关注以及政治讨论。随后可怕的能源短缺预言在市场上浮现。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发布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悲观评估时,很多政府官员和地质学家警告公众国家资源正在急剧减少。但是,石油行业却并不朝这种言论的方向发展,科技进步和美国南部及海外大片新油田的开发,使上世纪20年代后半期石油产量大增,而大萧条时需求的持续下行使油价跌破新低。伴随石油过剩,石油短缺论便从公众谈论话题中消失了。第二次对油价上涨的紧张情绪发生在1940到1949年间。石油短缺令人战栗的预言未被证实,但却给战时石油管理局配给定下了基调,即国家可能面临着长期的石油短缺。美国油田很大程度上为同盟国提供了战时所需,但美国政府和军事领导担心国内石油储备会在几年内枯竭。成为净进口国的前景,似乎预示油价上涨及合成材料需求增加的未来,于是美国政府开始积极鼓励国内生产商收购海外油田。1947年和1948年面临短暂但紧张的成品短缺,由一系列破坏活动和极端事件引发,在飙升的零售燃料油价中引发了更激烈的资源短缺言论。但到上世纪40年代结束时,石油进口和国内石油产量的爆发使资源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充裕状态。石油短缺言论再次销声匿迹,并持续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一些因素再次点燃了长期石油供给和急升油价的恐惧。飙升的需求在1972年耗尽了美国石油过剩的产能。许多关键石油生产国感觉到他们对西方的地缘优势正在减退,加上受累于跨国公司的低官方油价,遂在1960年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终掀起了石油国有化浪潮。在紧张气氛中,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引起了政府对于长期石油短缺的担忧,美国公众也越发认同国家正在耗尽能源的判断。第二次石油危机源于伊朗革命及随后的两伊战争,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这是整个十年来一直预感的不祥预兆的结果。然而,更高的价格促进了石油替代品的开发,并刺激OPEC以外的国家提高产量。到了1985年底,沙特阿拉伯决定不再受以保持高价位为目的的产量限制,随后来自利雅得的廉价石油充斥市场,石油严重供过于求。

石油短缺论2001年和2009年重回大众视线,这次的主要依据是石油峰值运动形式,并在油价2008年飙升时成为金融市场和能源共同体颇具影响力的声音。在新兴国家石油需求强劲增长的推动下,由于OPEC组织外的产能不足,加之OPEC新产能投资乏力,本世纪初很长一段时间油价大幅攀升。“石油末日”“最后的石油冲击”或“石油时代的终结”题材的论著、文章及专栏数量呈指数型增长。当2008年夏原油价格冲击每桶147美元时,这股狂潮达到了顶峰。而当原油价格在2009年初近乎崩盘时,石油短缺的说法又一次销声匿迹。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对可能到来的石油短缺的长期恐惧?也许是摇摆不定的需求导致过剩产能的缺失,使得价格升高。人们总是将提高的价格误解为可能是永久性短缺时代到来的信号。他们甚至认为新发现的稀缺性会导致价格在未来持续的很可能是永久性的上涨。只是,他们没有看到这一次对能源短缺的担忧和以往的相似性。历史上那些对短缺的忧虑都已烟消云散,更别提行业的周期性了。

每逢突增的需求推动价格长期增长时,世界石油资源正在枯竭的说法总变得很具有感染力。短缺驱使的恐惧通常会在消费膨胀时——而不是产量减少或者供应停滞时——出现,至少是部分因为增长的价格引起的。价格上涨的期限越长,幅度越大,世界石油即将枯竭的说法就越广为传播。这个模式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石油每年都在被消费,但是世人似乎只看到了油价上涨背后石油“可能用完”的可能性。

对石油市场短缺的焦虑,还有一些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因素。石油市场和股市不一样,对于地质情况和地缘政治的悲观预期通常是牛市的信号。而当对短缺的担忧袭击石油市场时,过去预言石油危机的那些被遗忘的声音就会重回大众视野成为主流声音。那些本来不喜欢石油作为能源的人可能突然燃起对石油的热情。他们可能会认为石油燃尽可能并不是那么坏的 事。他们希望社会不再依赖石油技术,于是他们会对专家们石油末日论的说法具有高度接受度,然后再传播给其他人。这些长期持有资源短缺观点的人低估了未来技术创新可以释放新能源的潜力,同样忽略的还有高价可调节需求的功能。

美国人对石油储备末日焦虑的一波波循环,留给了世人诸多经验教训

在长期历史中意义最深远的教训也是最简单的:永远不要低估市场走出稀缺陷阱的能力。即使石油这样并不完备的市场,都有虽规模小但有影响力的供应商在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供给、需求、库存及价格这些石油市场的组成成分看似很简单,它们之间精妙的互相作用,通过一个方面的变动——例如价格,可在其他成分上发挥作用——例如供给,而且影响深远。一只隐形的手可推动人类进程,这是亚当·史密斯几个世纪前提出的理论,现在依然能推动市场自发寻找物质财富。

石油危机在未来还会卷土重来,就像以往他们曾经席卷市场一样。也许市场会在增加稀缺资源的丰度上发挥作用,但通常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根据最基本的供求规律,油价创新高是从地下开采更多石油的先决条件。那些不看好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人无数次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现在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会成为明日的常规资源。千万不能忽略人类创新走出稀缺性陷阱的方式。

第二个教训是,不连续性是石油贸易的特征。因此,重大的、出乎意料的变革是常态,并不是特例。市场变革都是突发性的,并不是缓慢和可预测的,也不会一成不变。事实上,那些持续一段时间的宁静——无论是油价保持高位还是低位,都在为巨大的变革奠定基础。而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以及市场分析师对长期预测投入了太多关注,却忽视了周遭可能爆发的不确定性。

意识到石油市场不断变化的特性很关键,只是天真地根据近期的情况推断遥远未来的趋势是很危险的。对世界石油供给会枯竭的恐惧,部分源于行为经济学家所说的“代表性法则”的偏差:在发现一个小样本数据的趋势或者模式后,便错误地将这个趋势运用在对未来的推断中。喜欢把现在市场趋势投射到很远的未来的假设,意味着不给未来的变化留下任何余地,这是有不小风险的。

第三个教训是,长期且大幅的价格上涨会使地下可采石油量急剧攀升,新石油产量急剧增长,同时消费者消费量降低,也许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衰退期。偏偏预言扣除通胀后的油价会持续增长的人们忽略了另一种市场作用力会使结果朝反方向发展的事实。他们对最简单的市场机制缺乏信心,也被证实是毫无根据的。

第四个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对抗毫无根据的担忧的最佳利器是良好的数据。信息短缺的时候恐惧就会肆虐。当能源市场信息不透明时,阴谋论和混淆视听的说法就容易掌控市场。如果政策制定者致力于稳定油价并试图使预测更严肃谨慎的话,就会对石油市场基本情况的跟踪和数据披露加大投资力度,让信息更可靠且可得。错误的猜想及对市场行为的误解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更可靠的数据加大了市场参与者利用好所有已知的关于供给、需求和价格的信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