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12月26日

查看其他日期

印度人为什么认同
密尔的主张——印度漫笔之二十

2017-12-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梁 捷

在印度经济学家不断坚持下,上世纪20年代,英国主导的印度财政委员会终于提出了产业保护政策。印度的教育政策也随之逐渐变动。但英国对货币本位制度的操纵,使印度经济又陷入衰退,这进一步加速了印度追求自治的步伐。

莫卧尔帝国在19世纪中期灭亡,英国取得了印度的统治权,在印度输入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在印度引发了各种不同意见。但印度经济在20世纪初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不少产业逐渐建立起来,追求民族自治的思想也在暗中发展。

通过几代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努力,英语在印度精英群体中变得普及,很多人都已熟悉英国主流思想。19世纪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各种应用性的经济学小册子层出不穷,这些著作很快传到印度。

从斯密到李嘉图,英国主流经济学家都主张自由放任,这也是英属印度官员一直以来秉持的观念。印度知识分子愿意学习这些经济理论,但会更多考虑本国情况,更愿援引那些对印度抱有同情经济学家的观点。密尔主张不同国家应当开展贸易而非保护,但国家并非一个原子,与谁贸易、贸易什么,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他更深入地研究了产业发展模式后认为,为了发展自由贸易,一个国家应保护弱小的私有企业,反对国家对产业的垄断,这才真正符合李嘉图比较优势。等这些私有企业的生产能力达至一定水平,就能有效地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财富。密尔的这些观点使他大受印度本土学者的欢迎。

在印度经济学家不断坚持下,上世纪20年代,英国主导的印度财政委员会终于明确提出产业保护政策。只有在以下情况下,国家才应保护这些幼稚民族产业:第一,这些产业自身拥有天然优势,如充足原材料、较低劳动力成本等;第二,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产业就无法自然壮大;第三,这些产业的产品可以面向广大的国际市场。这三条原则,在很长时间段里都成为印度的基本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之外,印度的教育政策也在逐渐发生变动。早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就发生过一场大争论,关于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教育应采取的立场。当时存在两派观点,一派被称作“东方学派”,认为英国应当鼓励印度复兴本土的传统文学和语言,在尊重印度文化的前提下,渐进地推动西式教育;另一派被称作“英语学派”,认为印度自身文化并无价值,英国应该积极推行英语和英国文化,西方课程应该成为印度学生的唯一课程。密尔支持东方学派,而著名史学家麦考莱等支持英语学派,两派各不相让,但最终后者取得了胜利。

不管东方学派还是英语学派,双方都认为英国应该影响印度上层精英,通过他们再逐渐把影响扩散到整个印度。密尔认为这个过程不该过于激进,应促进西方文明与本地传统的融合。但大多数官员缺乏耐心,希望更快速地将印度西方化。英国全面接管印度之后,印度西方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但也随之出现反弹。孟加拉是最早被英国殖民的地区,也最早出现反弹。而在印度西部,国大党创始人之一的拉纳德一直在推动社会改革,遂使马哈拉施特拉邦成为印度社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基地。拉纳德是李斯特的信徒,认为印度经济的发展应考虑实情,从基层入手,从印度普遍的贫困入手,同时采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拉纳德去世后,戈克雷被许多印度人视作继承者。作为国大党领袖,戈克雷高度重视民族自治。他认为,印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民众的文化水平。鉴于印度绝大多数人口是文盲,教育政策应自下而上,先推行基础教育。戈克雷参考了英国、爱尔兰、美国的教育法律和制度,认为在印度普及基础教育虽然需要一定投入,但回报远比投入大得多。英属印度多年来一直在军费上投入大量财政支出,而戈克雷一直呼吁把这些支出转移到教育、卫生、医疗等与百姓直接相关的领域。戈克雷已预见到,人力资本将是印度最为宝贵的资源。

除了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印度经济学家另一个关注重点是金融货币政策。19世纪末期是金本位的黄金阶段,英国坚定采用金本位,印度则一直采用银本位制度。随着一战爆发,大量黄金流入美国,全球黄金储备失衡,英国不得不实行不可兑换的货币制度。而到了二战结束,英国出现了重返金本位制度的强烈呼吁。1925年,财政大臣丘吉尔宣布英国重返金本位制。而让英属印度尽快由银本位制进入金本位制,也随之提上议事日程。

印度转而采用金本位,核心问题是印度卢比与黄金的汇率。如果定得过高,就有可能损害印度的出口贸易,如果汇率定得太低,会使得印度产品价格更低,损害大量生产者的利益,导致经济萎缩。最终,英国人把印度卢比定在了1先令6便士的水平上。从金融角度探讨,这个汇率水平还算温和。但印度民众认为卢比汇率制定过程中缺乏政治参与,存在政治风险。转向金本位后,印度经济就与英国经济更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有能力通过金融手段输出本国的问题。果不其然,几年后,美国经济大萧条蔓延到全世界。1931年,英国果断放弃恢复了没几年的金本位,却不允许印度也放弃,从而能向印度输出衰退。

通过对货币本位制度的操纵,英国经济在30年代逐渐恢复,印度则又陷入衰退,这也进一步加速了印度追求自治的步伐。

(作者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现任教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