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在众声喧哗时
理性审视新技术——读《人工智能简史》

2018-0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人工智能简史》
  (美)约翰·马尔科夫 著
  郭 雪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杰 夫

从2015年到2018年,都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莫衷一是的背后,恰恰反映了当前公众对人工智能领域从概念到应用发展的模糊认知。

即便近乎成为业界共识的让“人工智能”提法正式走上历史舞台的“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近来也有学者提出质疑。如《人工智能简史》的作者尼克就披露,据“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晚年回忆,这个词最早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记不清是谁了。后来英国数学家伍德华给《新科学家》杂志写信说他才是原创者,麦卡锡最早是听他说的,因为他1956 年曾去麻省理工学院访问,与麦卡锡交流过。但麦卡锡在1955年就在其建议书里使用“人工智能”一词了。如今当事人大多已仙逝,这事恐成悬案。其实英国人最早的说法是“机器智能”,这大概和图灵1950年在哲学杂志《心》上发表的传世文章《计算机与智能》有关。最初“Computing Machinery”指计算机,而“Computer”是指计算员,他们用机械计算机从事简单重复的计算工作。

因此,当“人工智能”已然站在风口成为一大热词,大量相关书籍层出不穷时,人们需要的或许不再是资讯,而是其背后的观点、思想,需要以此正本清源,研判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约翰·马尔科夫的《人工智能简史》(原译名《与机器人共舞》)并不过多着墨于那些细碎的编年体记事,而是更多关注当下、描写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其他同类著作不同的是,该书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智能增强”(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IA)两个对立、角力的技术派视角切入,在梳理人工智能从萧瑟寒冬到野蛮生长、全面爆发的历程中,试图努力弥合这两派的分歧、实现融合发展。当然,马尔科夫也在这本新书里深入探讨“人与机器谁将拥有未来”,如何“与机器人和谐共处或翩翩共舞”的伦理议题。

照马尔科夫的记述,“人工智能”阵营的主要奠基者为马文·明斯基和约翰·麦卡锡,他们自“达特茅斯会议”之后又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世上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致力于建造出从外形到功能都与人类相似的机器人,以此来替代人类。然而,就在距“人工智能”实验室的3英里外的另外一个实验室,由人机交互的先锋,也是“鼠标之父”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设立,从事智能增强研究,他认为智能机器人应辅助人类,并致力于建造出能延伸拓展人类能力的机器人。

过去50年,这两大观念(理论)派别各自为政、水火不容,但另一方面,各自也有了进展。就拿无人驾驶汽车来说,2015年,谷歌秘密实验室Google X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隆设计出一辆无人驾驶车(完成了全球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旅程),这给当时社会带来一种汽车已实现全自动化的假象。但在后续的研究测试中,这辆车在短短200英里路程中出了近10次故障,这还是以每小时20英里速度缓慢行驶的。马尔科夫认为,无人驾驶车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能很快投入使用,这项技术至少还需十年时间完善。丰田公司花费数亿美元研制出一种并不具备无人驾驶技术但能最大限度提高安全系数的智能自动化汽车,能让人类更简单、更安全地驾驶。

谷歌目标很明确,它既信奉“不作恶”(其公司座右铭),也遵从“人工智能”的路径,就是要在交通驾驶行为中将人彻底“排除在外”;而丰田公司则代表了“智能增强”一派意见,未来会替人类配有更智慧、更安全的“驾驶助理”,但人类不能仅仅只是一个乘客。

人与机器,究竟是“伙伴关系”还是将“主仆颠倒”,这事关两个阵营的根本矛盾,这也是左右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路线之别。如今在这场更像是“站队”的竞争中,马尔科夫选择了 “中间道路”,他的核心主张是,人应本着协作、融合的精神,“与机器人共舞”。

长久以来,包括马文·明斯基、杰夫·霍金斯、雷·库兹韦尔等人宣称(坚信),人类一定会制造出可与人脑相媲美的“仿生大脑新皮质”,它们甚至比人脑更具可塑性,并可放置在云端,与遥远的人类生物大脑远程“对接”。到2045年,人工智能终将超越人类智能。但马尔科夫对这种“不来则已,来之取代”的观点不敢苟同,他倾向于“互为伙伴”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既不是仆人,也不能是主人。

而另一边,像杰里米·里夫金的《工作的终结》、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和安德鲁·麦卡菲合写的《与机器赛跑》、马丁·福特的《机器人时代》等作品,都提出了机器人“威胁论”,认为高速发展的自动化将把人类推向“没有工作的边缘”,人类将在自动化、智能化下失业,最终走向灭亡。智能机器人是否会威胁人类社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与不断改良是否会对未来的就业市场产生冲击?马尔科夫一度也忧心忡忡。但当他与经济行为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交谈后,悲观看法有所改观。卡尼曼指出,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是件好事,如今很多国家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年轻劳动力严重短缺,老年人的照顾问题也十分紧迫,而智能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这意味着,机器人可协助人们从事那些低端、机械、危险、救援、护理等工作,而把那些探寻意义、运用创新思维的工作留给人类。

事实上,智能机器人在很多方面正在取代人类,例如机器新闻的出现、计算机会作曲画画。但马尔科夫也指出,倘若人们觉得这些东西更有价值,那么可以说人类在前述领域被完全替代了。但更不妨更积极地看,科技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催生出更多新的工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约翰·马尔科夫现为《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曾经的“硅谷独家大王”后来的普利策奖得主。他对互联网发展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与敏锐度,最早报道了互联网产业。当被问及媒体在人工智能报道有哪些不足,未来应如何改进时,他的话直击要害,且不失质朴。他说,读者对人工智能的印象大部分是被好莱坞电影塑造出来的,所以期待过高。他认为记者能做得最好的事就是告诉人们,真正的科技究竟是什么样子。就像这本《人工智能简史》,在哗众取宠或众声喧哗之外,以理性、包容性地审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