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 基金周刊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4月2日

查看其他日期

基金换将之后的投资选择

2018-04-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周宏 ○编辑 于勇

近日,业内有很多知名基金经理或知名基金机构投资总监因各种原因去职。尤其是那些历史业绩出色的基金,“换将”(更换基金经理)一事对基金持有人的投资意愿造成了很大影响。

那么,面对基金经理换将,什么情况下基金持有人可以持有观察,什么情况下基金持有人该快速了结呢?以下思考角度或许值得投资人借鉴。

第一,基金自身的投资类型。

根据不同的投资类型,基金持有人应该作出不同的选择。通常,对于指数基金、货币基金、理财型产品、久期较短的债券型基金和保本基金等基金品种,基金持有人无须过高估计基金经理更换带来的影响,大可持有观察之。因为上述几类基金的投资业绩与基金合同关联度较大,与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行为关联度较小。

相反,对于基金经理在投资业绩和决策中起重要作用的股票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以及一些投资方向和风格非常特别的基金,如果出现基金经理换将,基金的持有人应该密切关注其业绩变化,若投资势头不对,应尽早作出决断。

另外,对于综合费率较高的QDII基金、隐性费率水平较高的FOF,以及有色金属和黄金、白银等基金,如果出现更换基金经理,基金持有人可以较常规基金多观察些时日。毕竟这类基金一旦赎回,本身会产生较大的成本,与其盲动,不如静观。

第二,基金公司的整体投资风格。

即便是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的更换也并不必然导致业绩波动。这背后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基金公司的整体投资风格。

必须承认,基金经理个人对基金业绩的影响通常极大,即便所谓“投研能力强大”的大型机构,基金团队对于基金业绩的影响也远不如基金经理个人。尤其是国内偏股基金换手率惊人,基金业绩更加依赖基金经理个人的临场发挥。

但有两类机构的换将通常影响不大:一是严格执行团队化投资风格的基金机构,这类机构旗下基金的投资组合高度相像,交易步调近似。二是具有明确的长期化投资风格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换手率大幅低于同业。上述两类基金团队,其更换基金经理的影响通常较小。

当然,大多数公募机构不属于上述两类风格。所以,对于大部分的基金,一旦出现更换基金经理,投资人应密切关注自己持有的基金业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