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版 基金·封面文章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4月2日

查看其他日期

于泽雨:
固定收益投资冠军的简单逻辑

2018-04-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于泽雨

如果说权益投资代表新华基金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那么固收可以说是新华基金的“意外之喜”。团队自2012年建立,在投资总监助理于泽雨和固收及平衡投资部总监姚秋的带领下长赢稳胜,获得了令全市场惊叹的出色业绩。管理规模随之也不断增长,至今已超百亿元,与权益投资比肩。

于泽雨是一名经济学博士,典型的学术型基金经理,深度研究不但没有影响他的“战斗力”,反而为其加分不少。2017年度,于博士管理的新华纯债添利基金获得晨星大奖,是369只纯债型基金中唯一获奖基金。另外,在于博士领衔管理的6只债券型基金中,有半数回报超过30%,总回报超过50%,年化收益率超过10%。

在近两年漫长的债券熊市中,固收跑出了堪比权益的业绩。个中的秘诀何在?他的回答很简单:通过价值投资加集中投资来实现。

“首先,以绝对收益为优先目标,在策略选择时就要保证收益,而不是在执行过程中调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增厚收益的方法。”于泽雨告诉记者。

“事先至少要假设两种情况,即对的情况和错的情况。假如有些品种一旦出错就会产生失控的风险,哪怕分散投资也无法承受,我们就不会去参与。负债绝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债这几年我们都没有买,就是事先考虑到实控人出现风险的局面。相反,一些负债规模不超过百亿、代表优质产能和行业发展方向、对地方经济又比较重要的民营企业债,就比较符合我们绝对收益的前提要求。”于泽雨表示。

“其次,优先考虑估值吸引力。”于泽雨解释道,“这是我们实现绝对收益目标的根本性要求,也是阶段性收益较好的最重要原因。相比以止盈止损来获得收益,这种方法确定性更强,基本上在事前就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加重仓位等手段增厚收益,这是我们业绩排名居前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17年新华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以整体净值增长率6.28%的成绩获得全行业第一名,而长期业绩更加出色。

“这样的操作方式有一个问题,就是等待的时间会比较长,可能一年中只有一两次机会,但一旦抓住便获利丰厚。机会没来的时候,我会通过短期债券滚动获得一定收益,目前久期不超过3个月。”于泽雨补充道,“另外,在一定比例的股票投资中,我也倾向于选择债性偏强的股票,既有估值上的确定性,未来还有向上的弹性。这样的思路也适用于可转债投资。”

展望2018年债市投资机会,于泽雨认为比较难以把握:“现在处于一个机会来与不来的临界点上,不做会踏空,做有可能进一步下跌。我目前的策略还是等待,持有流动性更好的券种,为可能出现的大机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