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4月10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39版)

2018-04-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39版)

444万元、7,945,653万元、8,966,143万元以及10,585,181万元。2014年至2016年,本集团总负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34%,不断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经营规模扩大,增加了相应的融资。

报告期内,本集团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构成,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保持在80%以上,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构成。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以及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9.26%、68.80%、61.81%及64.26%。2016年末起较先前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2016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降低了本集团资产负债率。

(1)流动负债分析

本集团的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构成。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5,302,212万元、6,611,012万元、7,831,759万元及9,137,855万元,分别占当期总负债的81.43%、83.20%、87.35%和86.33%。流动负债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1)短期借款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1,267,644万元、1,994,380万元、2,500,961万元和3,529,574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23.91%、30.17%、31.93%和38.63%。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余额较2014年末增加726,736万元,增幅为57.33%;2016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余额较2015年12月31日增加506,581万元,增幅25.40%; 2017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余额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41.13%,报告期内短期借款余额持续增加,主要是本集团业务规模扩大、资金需求随之增长,借款增加所致。

2)应付票据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应付票据余额分别为1,461,308万元、1,289,708万元、1,574,213万元和1,483,617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27.56%、19.51%、20.10%和16.24%。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余额较2014年12月31日无明显变化;2016年12月31日应付票据余额较2015年12月31日增加284,505万元,增幅为22.06%,主要是由于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规模扩大、以票据结算余额上升所致;2017年9月30日应付票据余额较2016年12月31日减少5.76%,无明显变化。

3)应付账款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应付帐款余额分别为1,132,342万元、1,858,161万元、1,950,149万元和2,165,621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21.36%、28.11%、24.90%和23.70%。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余额较2014年12月31日增加725,819万元,增幅64.10%,主要是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和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规模扩大所致;2016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余额较2015年12月31日无明显变化; 2017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余额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11.05%,无明显变化。

4)预收款项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预收款项余额分别为364,674万元、243,801万元、185,079万元和234,370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6.88%、3.69%、2.36%和2.56%。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预收款项较2014年末减少120,873万元,降幅为33.15%,主要是预收经销商提车款减少所致。2016年12月31日预收款项较2015年12月31日减少58,722万元,降幅为24.09%,主要是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预收客户款项的项目在2016年内已陆续发货并以预收款项抵减货款,以及预收经销商提车款保持稳定增长综合所致。本集团2017年9月30日预收款项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49,291万元,增幅26.63%,主要是预收整车款增加所致。

5)其他应付款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其他应付款余额分别为162,365万元、187,327万元、232,214万元和245,430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3.06%、2.83%、2.97%和2.69%。

其他应付款主要为固定资产设备及维修备件款、保证金及医疗基金等。2016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余额较2015年12月31日增加44,887万元,增幅为23.96%,主要是固定资产设备及维修备件款增加所致。

6)预计负债-流动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预计负债余额分别为40,838万元、77,858万元、129,267万元和141,068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0.77%、1.18%、1.65%和1.54%。

预计负债在报告期内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所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保有量不断增加,导致提供售后服务的预计负债相应增加所致。

7)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649,620万元、646,906万元、791,883万元和867,026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12.25%、9.79%、10.11%和9.49%。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2014年12月31日无明显变化;2016年12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2015年12月31日增加144,977万元,增幅为22.41%,主要是本集团的长期借款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17年9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9.49%,无明显变化。

8)其他流动负债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其他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14,932万元、16,634万元、42,325万元和93,441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0.28%、0.25%、0.54%和1.02%。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负债较2014年12月31日无明显变化;2016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负债较2015年12月31日增加25,691万元,增幅为154.43%,主要是因为未来一年递延收益增加所致;2017年9月30日其他流动负债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51,116万元,增幅为120.77%,主要是增加合营公司未实现利润中应予抵消的相应份额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递延收益所致。

(2)非流动负债分析

本集团的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非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1,209,230万元、1,334,640万元、1,134,381万元及1,447,326万元,分别占当期总负债的18.57%、16.80%、12.65%及13.67%。非流动负债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本集团的非流动负债主要为用于设备采购、技术研发生产项目及工业园建设等的长期银行借款以及公司债券。

1)长期借款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余额分别为798,833万元、674,596万元、484,794万元和780,893万元,占非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66.06%、50.55%、42.74%和53.95%。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余额较2014年12月31日减少124,237万元,降幅为15.55%,主要是由于长期借款转为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所致;2016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余额较2015年12月31日减少189,802万元,降幅为28.14%,主要是因为偿还部分借款;2017年9月30日长期借款余额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296,099万元,增幅61.08%,主要是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借款增加所致。

2)应付债券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余额分别为299,097万元、448,395万元、449,058万元和449,248万元,占非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24.73%、33.60%、39.59%和31.04%。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余额较2014年12月31日增加149,298万元,增幅为49.92%,主要是本集团发行公司债券所致;2016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余额较2015年12月31日增加663万元,增幅为0.15%,主要是由于当时存续期内的11亚迪01债券余额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与将投资者行使回售权向本公司回售债券后所剩余的11亚迪02债券余额重新从一年内到期应付债券重新计入长期负债综合导致;2017年9月30日应付债券余额较2016年12月31日无明显变化。

3)递延所得税负债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分别为0元、56,815万元、54,990万元和71,101万元,占非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0%、4.26%、4.85%和4.91%。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较2014年12月31日增加56,815万元,主要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处置子公司收益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所致;2016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较2015年12月31日无明显变化;2017年9月30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29.30%,主要是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增加导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所致。

4)其他非流动负债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和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其他非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111,300万元、154,834万元、145,539万元和146,084万元,占非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9.20%、11.60%、12.83%和10.09%。

本集团2015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负债较2014年12月31日增加43,535万元,增幅为39.11%,主要是相关政府补贴有所增加;2016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负债较2015年12月31日无明显变化;2017年9月30日其他非流动负债较2016年12月31日增加0.37%,无明显变化。

3、现金流量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的现金流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07万元、384,209万元、-184,557万元及69,601万元。

本集团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4,209万元,较2014年的3,807万元增加380,402万元,增幅为9,992.45%,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557万元,较2015年的384,209万元减少568,766万元,主要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及新能源汽车应收补贴款回款缓慢所致。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销售业务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应收账款及应收补贴款均随之大幅度增加,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账期与传统燃油汽车的销售账期相比较长,且新能源汽车销售形成的补贴款回款周期相对较长,影响现金流入;2017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601万元,较2016年1-9月的-282,894万元增加352,494万元,由负转正,主要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96,170万元、-1,060,644万元、-1,344,264万元及-1,113,836万元。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分别为928,505万元、1,356,075万元、1,473,066万元及1,447,849万元。本集团2015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2014年增加427,570万元,增幅为46.05%,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投资规模扩大导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201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2015年增加116,991万元,增幅为8.63%,主要是由于本集团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投资规模扩大导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及购买理财产品所致;2017年1-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2016年1-9月增加454,702万元,增幅45.78%,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分别为132,334万元、295,431万元、128,801万元及334,013万元。本集团2015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2014年增加163,097万元,增幅为123.25%,主要是由于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增加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现金增加及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现金所致;201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2015年减少166,630万元,降幅为56.40%,主要是由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现金增加及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现金及收回理财产品95,030万元所致;2017年1-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2016年1-9月增加225,030万元,增幅206.48%,主要是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增加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27,095万元、874,979万元、1,627,022万元及1,155,525万元。

本集团201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是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201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015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为取得借款及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2015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016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为非公开发行收到的现金,2016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及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2017年1-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为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2017年1-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4、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要偿债指标如下:

单位:万元

注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 – 存货)/ 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

本集团主要偿债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如下表: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及长城汽车数据为其公告的A股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

(1)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流动比率分别为0.77、0.82、1.00及1.01,速动比率分别为0.58、0.58、0.78及0.79。

报告期内,本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较低,主要是因为本集团短期借款余额较大。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合并报表口径短期借款分别为1,267,644万元、1,994,380万元、2,500,961万元及3,529,574万元,占负债合计的比例分别为19.47%、25.10%、27.89%及33.34%。此外,本集团与供应商以票据模式结算的交易量较高,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合并报表口径应付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分别为1,218,069万元、993,803万元、1,078,993万元及899,667万元,占负债合计比例分别为18.71%、12.51%、12.03%及8.50%。此外,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应付账款余额为1,132,342万元、1,858,161万元、1,950,149万元及2,165,621万元,占负债合计比例分别为17.39%、23.39%、21.75%及20.46%,虽然2017年第三季度末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上述因素导致本集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同业处于较低水平。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保持稳定,且截至2017年9月30日拥有多家商业银行合计约2,114.32亿元的总授信额度,其中未使用授信额度1,403.49亿元,短期偿债风险较小。

(2)资产负债率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9月30日,本集团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69.26%、68.80%、61.81%及64.26%。2016年末较先前,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2016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降低了本集团资产负债率。

(3)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本集团的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1.53、3.15及4.41。

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本集团的利润总额分别为87,395万元、379,499万元及656,840万元,利息支出分别为166,122万元、176,509万元及192,387万元。

本集团2015年利息保障倍数较2014年有显著上升,主要是由于本集团2015年利润总额较2014年上升292,103万元,增幅为334.23%。

本集团2016年利息保障倍数较2015年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本集团2016年利润总额较2015年上升277,341万元,增幅为73.08%。

5、盈利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等关键性盈利能力科目的的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1: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注2:自2017年起,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由营业外收入转入其他收益。

本集团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19,588万元、8,000,897万元、10,347,000万元及7,393,290万元,其中2015年较2014年增长37.48%、2016年较2015年增长29.32%、2017年1-9月较2016年1-9月增长1.56%。

本集团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3,353万元、282,344万元、505,215万元及279,144万元,其中2015年较2014年增长551.28%、2016年较2015年增长78.94%、2017年1-9月较2016年1-9月减少23.82%。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万元

1)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783,374万元、4,065,520万元、5,701,035万元及3,808,924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7.83%、50.81%、55.10%及51.52%。

2015年,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4,065,520万元,同比上升46.06%,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934,188万元,同比增长约1.64倍,占本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增至24.17%;2016年,在各级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行业继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69.85%至9.6万辆,新能源汽车业务整体收入约人民币3,461,768万元,同比增长约80.27%,占本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增至33.46%。

2)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447,957万元、3,326,299万元、3,909,409万元及2,958,196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2.06%、41.57%、37.78%及40.01%。

2015年本集团的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收入约人民币3,326,299万元,同比上升约35.88%。集团继续与国内外手机领导品牌厂商保持紧密合作,并积极开拓新客户,先后接获多个领导手机品牌厂商的中高端旗舰机型订单。在市场增速放缓及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全球手机厂商于去年的盈利受压并传导至上游供货商,集团相关盈利也受到一定影响。在部份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以及其他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外壳应用由塑料向金属的转型过程中,塑料部件业务持续受压。组装业务方面,集团接获国内领先品牌厂商的智能手机EMS订单,推动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大幅增长;本集团2016年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收入约人民币3,909,409万元,同比上升约17.53%。国内自主品牌手机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及销量不断提升,金属部件的渗透率持续加大。本集团凭借在金属部件领域积累的长期经验、领先技术及成熟工艺,继续与国内外手机领导品牌厂商保持紧密合作,并积极拓展新客户。2016年,金属部件业务发展强劲,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组装业务也实现良好发展并继续接获领先品牌厂商的智能手机EMS订单。

整体来看,报告期内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占当期营业收入比有下降趋势是由于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发展迅速,创收占比增大。

3)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分别为533,885万元、608,008万元、734,389万元及621,925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17%、7.60%、7.10%及8.41%。

本集团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锂离子电池、镍电池及太阳能电池业务。2015年,集团的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608,008万元,同比上升约13.88%。2015年内,本集团继续推进市场开拓,积极扩大销售,太阳能业务于年内亏损继续收窄;2016年,本集团的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收入约人民币734,389万元,同比上升20.79%,集团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维持稳定,光伏业务增长较快,但仍有一定亏损。

(2)营业毛利率变动分析

单位:万元

注1: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本集团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的营业毛利率分别为15.55%、16.87%、20.36%及19.86%。

本集团2015年毛利率较2014年增加1.3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及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毛利率上升所致;2016年毛利率较2015年增加3.50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毛利率上升所致;2017年1-9月毛利率较2016年1-9月下降1.22个百分点,无明显变化,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实现快速增长,但受补贴退坡及市场竞争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3)期间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本集团期间费用构成及占收入比例、增长率如下:

单位:万元

1)销售费用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销售费用分别为222,876万元、286,799万元、419,634万元及353,776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3.83%、3.58%、4.06%及4.79%。

本集团2015年销售费用较2014年增加28.68%,主要是售后服务费、广告展览费增加所致;2016年销售费用较2015年增加46.32%,主要是售后服务费、广告展览费增加所致;2017年1-9月销售费用较2016年1-9月增长23.53%,主要是售后服务费、广告展览费、职工薪酬等增加所致。

2)管理费用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管理费用分别为443,027万元、541,506万元、684,264万元及506,689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7.61%、6.77%、6.61%及6.85%。

本集团2015年管理费用较2014年增加22.23%,主要是职工薪酬、折旧与摊销增加所致;2016年管理费用较2015年增加26.36%,主要是职工薪酬增加所致;2017年1-9月管理费用较2016年1-9月减少6.87%,主要是会计政策变化所致,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自2016年5月1日起发生的,列示于“税金及附加”项目,不再列示于“管理费用”项目。

3)研发费用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研发费用分别为186,470万元、199,850万元、317,169万元及238,710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3.20%、2.50%、3.07%及3.23%。

本集团2015年研发费用较2014年无明显变化;2016年研发费用较2015年增加58.70%,主要是本集团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和二次充电电池三大板块业务研发费用投入均有所增长所致。

4)财务费用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财务费用分别为138,913万元、144,600万元、122,219万元及162,773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39%、1.81%、1.18%及2.20%。

2015年财务费用较2014年增加4.09%,无明显变化;2016年财务费用较2015年减少15.48%,主要是由于汇率变动影响所致;2017年1-9月财务费用较2016年1-9月增加64.34%,主要是利息支出增加及汇率变动影响所致。

5)资产减值损失

单位:万元

2017年1-9月、2016年、2015年及2014年,本集团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9,388万元、55,165万元、56,573万元及20,926万元。2015年较2014年增加25,777万元;2016年较2015年增加1,408万元;2017年1-9月较2016年1-9月减少14,396万元,降幅40.76%。主要是因为上期开发支出减值损失影响所致。

(4)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分析

单位:万元

2015年本集团营业利润为317,596万元,较2014年增加335,508万元,主要是营业收入增长37.48%与期间费用增长20.89%的共同作用;其中,销售费用较2014年增加63,923万元,增幅为28.68%,主要是售后服务费和广告展览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较2014年增加98,479万元,增幅为22.23%,主要是职工薪酬及折旧与摊销增加所致;财务费用与2014年基本持平。2016年本集团营业利润为598,624万元,较2015年增长281,028万元,增幅为88.49%,主要是营业收入增长29.32%与期间费用增长26.03%的共同作用;其中,销售费用较2015年增加132,835万元,增幅为46.32%,主要是售后服务费和广告展览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较2015年增加 142,758万元增幅为26.36%,主要是因为研发费用有所增加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较2015年减少22,381万元,降幅为15.48%,主要是汇率变动所致。2017年1-9月本集团营业利润为410,507万元,较2016年1-9月下降33,777万元,降幅7.60%,主要是营业收入增长1.56%与期间费用增长10.08%的共同作用;其中,销售费用较2016年1-9月增加67,393万元,增幅为23.53%,主要是售后服务费、广告展览费、职工薪酬等增加所致;管理费用较2016年1-9月减少37,402万元,降幅6.87%,主要是会计政策变化所致;财务费用较2016年1-9月增加63,729万元,增幅64.34%,主要是利息支出增加及汇率变动影响所致。

本集团2015年营业外收入较2014年减少41,108万元,主要是2015年未产生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2016年营业外收入较2015年增加14,109万元,主要是由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增加所致;2017年1-9月营业外收入较2016年1-9月减少40,896万元,降幅71.51%,主要是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转入其他收益所致。

本集团2015年营业外支出较2014年增加2,296万元,主要是由于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增加所致;2016年营业外支出较2015年增加17,796万元,增幅为211.31%,主要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增加所致;2017年1-9月营业外支出较2016年1-9月减少9,206万元,降幅56.00%,主要是资产处置损失与违约金及赔偿减少所致。

(5)投资收益

单位:万元

本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的投资收益分别为6,837万元、121,037万元、-72,603万元及-12,032万元。2014年投资收益主要为对联营合营公司投资取得的收益;2015年投资收益主要为由于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2016年投资损失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处置子公司的投资损失等;2017年1-9月投资损失主要为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投资损失。

(6)政府补助

单位:万元

本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的政府补助分别为79,845万元、58,118万元、71,094万元及85,124万元。

1)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本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79,845万元、58,118万元及71,09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1:由于“深圳汽车1MW光伏发电站补贴”项目2016年及2015年计入当期损益的补贴金额均较小,分别计入当年“其他”项目;为保持一致,2014年“深圳汽车1MW光伏发电站补贴”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补贴427万元,也计入当年“其他”项目。

注2:于2015年,比亚迪汽车取得陕西省财政厅拨付“秦”项目的第二笔政府补贴款人民币1.25亿元,由于该笔补贴款是用于“秦”项目的研发支出,而该项目的研发截至2014年已基本完成,故该补贴全额确认为本年的政府补贴收入。

注3:于2015年,长沙比亚迪汽车取得政府拨付的汽车产业发展资金人民币16,355万元。于2016年,政府再次拨付汽车产业发展资金人民币15,045万元。根据相关政府文件,两笔补助资金均用于2015年及以后长沙比亚迪汽车或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对长沙比亚迪汽车城项目生产车型的基础研究支出,2016年有人民币21,395万元(2015年:无)确认为政府补助收入。

注4:于2015年,比亚迪汽车取得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拨付的创新补贴款人民币6,333万元。该资金是对“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秦)技术开发”项目的奖励资金,由于这部分政府补助属于对该公司的一次性奖励,所以确认为本年的政府补贴收入。

注5:于2015年,西安电子取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拨付的财政补贴人民币4,665万元,用于高端手机项目的费用支持,相关费用已于本年发生,故该补贴确认为本年的政府补贴收入。

注6:于2015年,比亚迪股份取得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拨付的总部经济贡献奖人民币2,000万元,用于鼓励总部企业发展,该资金为一次性奖励收入,故全额确认为本年的政府补贴收入。

注7:于2016年,比亚迪汽车收到西安市财政局拨付2015年装备制造业税收列支返还增值税人民币3,344万元,该税收返还在收到时确认为政府补助;于2015年,比亚迪汽车收到西安市财政局拨付2014年装备制造业税收列支返还增值税人民币1,221万元,该税收返还在收到时确认为政府补助。

注8:于2016年,汕尾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取得汕尾市政府拨付的产业扶持奖励资金人民币5,038万元,用于陆河生产基地的产业研发创新支出,为对该公司的一次性奖励,所以确认为本年的政府补助。

注9:于2016年,深圳、长沙等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放稳定岗位补贴,简称“稳岗补贴”。比亚迪股份、比亚迪汽车工业、长沙市比亚迪及精密制造等取得稳岗补贴总计3,207万元,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相关费用已于本年发生,故该补贴确认为本年的政府补助收入。

2)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根据会计准则,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均已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收到,其相应的计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如下表:

单位:万元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仍有128,471万元计入递延收益,并在未来资产使用期间内分期确认损益。

(7)净利润及净利润率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口径下净利润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注:有效税率=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营业收入

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9月,本集团合并口径下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353万元、282,344万元、505,215万元及279,144万元,合并口径下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率分别为0.74%、3.53%、4.88%及3.78%。

2015年,本集团实现销售收入8,000,897万元,较2014年增长37.48%,实现净利润313,820万元,较2014年增长324.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344万元,较2014年增长551.28%;2016年,本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347,000万元,较2015年增长29.32%,实现净利润548,000万元,较2015年增长74.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215万元,较2015年增长78.94%;2017年1-9月,本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393,290万元,较2016年1-9月增长1.56%,实现净利润346,188万元,较2016年1-9月下降12.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144万元,较2016年1-9月下降23.82%。

公司2017年1-9月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2.84%,归母净利润下降23.82%,主要由以下因素综合作用导致:(1)由于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公司2017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去年的增长态势有所放缓,公司2017年1-9月营业总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仅上涨1.56%,相应2017年1-9月营业成本也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增长3.13%;(2)由于公司根据经营需要增加了对于广告的投入,广告展览费有所增加,且2016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导致本期售后服务费有所增加,造成2017年1-9月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上涨23.53%;(3)2017年1-9月利息支出增加及汇率变动影响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64.34%。

五、发行人2017年度财务会计资料

发行人2017年年度报告已于2018年3月28日公告。2017年年度报告披露后,本期债券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集团合并报表口径总资产1,780.99亿元,净资产599.57亿元,资产负债率66.34%,母公司口径总资产580.95亿元,净资产302.48亿元,资产负债率47.93%;2017年,本集团营业收入1,059.15亿元,较2016年增长2.3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0.66亿元,较2016年下降19.51%。

经发行人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要求,发行人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原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部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改为在“资产处置收益”中列报。与变更前的会计政策处理相比,受到影响的报表项目如下:

(1)合并利润表2017年度资产处置收益减少55,149,899元,营业外支出减少55,149,899元;

(2)合并利润表2016年度资产处置收益减少136,717,088元,营业外支出减少136,717,088元;

(3)母公司利润表2017年度资产处置收益增加1,801,000元,营业外收入减少1,801,000元;

(4)母公司利润表2016年度资产处置收益减少8,198,000元,营业外支出减少8,198,000元;

发行人按照新的会计政策相应追溯重述了比较利润表。该会计政策变更对合并及母公司净利润和股东权益无影响。

(一)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合并利润表

单位:万元

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二)母公司财务报表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母公司利润表

单位:万元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六、本期债券发行后发行人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

(一)本期债券发行前有息债务情况

截至2017年9月30日,发行人有息债务总额为5,626,740万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为4,396,599万元,占发行人有息债务总额的78.14%。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负债余额为1,230,141万元,占发行人有息债务总额的21.86%。

有息债务的期限结构如下表所示:

融资方式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注:1、除下述本集团已发行并正在履行的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共5笔外,此处还包括“北金所30亿元债权融资计划”。 本公司于2017年3月17日完成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债权融资计划2017年度第一期发行工作。该债权融资计划简称为“17粤比亚迪ZR001”,实际挂牌总额为人民币300,000.00万元,票面利率为4.94%,期限为2年,每3个月付息一次(如遇中国法定节假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兑付同时支付。起息日为2017年3月17日,首次付息日为2017年6月17日。

本集团已发行并正在履行的债券及债务融资工具共5笔,具体如下:

注:1、11亚迪02券发行时公司主体和债项评级为AA+,2016年5月27日,中诚信提升公司主体评级及本期债券评级为AAA;2016年9月23日,投资者行使回售权向本公司回售7,000张持有债券,合计人民币70万元;

2、15亚迪01发行时公司主体和债项评级为AA+,2016年5月27日,中诚信提升公司主体评级及本期债券评级为AAA;

3、16比亚迪MTN001发行时公司主体和债项评级为AA+,2016年7月29日,联合资信提升公司主体评级及本期中票评级为AAA;本期中期票据期限为5+N年,附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赎回权和延期选择权。

4、16比亚迪MTN002发行时公司主体和债项评级为AA+,2016年7月29日,联合资信提升公司主体评级及本期中票评级为AAA;本期中期票据期限为5+N年,附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赎回权和延期选择权。

5、17亚迪01期限为5年期,附第3年末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二)本期债券发行后资产结构

本期债券发行完成后,将引起发行人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假设发行人的资产负债结构在以下假设基础上发生变动:

1、相关财务数据模拟调整的基准日为2017年9月30日;

2、假设不考虑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需由发行人承担的相关费用,本期公司债券在基础发行规模10亿元的基础上行使全部超额配售额度20亿元,募集资金总额30亿元;

3、假设公司债券发行在2017年9月30日完成;

4、假设本期债券按超额配售额度上限全部发行完毕后,募集资金总额30亿元计入2017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

5、假设本期公司债券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基于上述假设,本期债券发行对本公司财务结构的影响如下表:

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

单位:万元

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

单位:万元

本期债券发行是本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募集资金,加强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成为本集团中、长期资金的来源之一,满足公司业务运营和拓展的需要;使本集团的部分偿债能力指标得以优化,合并口径及母公司口径流动比率得以改善,更加适合业务需求,从而为本集团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的均衡发展,以及利润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未来业务目标及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一)未来战略规划及目标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强调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跑者,比亚迪将继续凭借于汽车、电池两大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和电池、电机、电控的三大核心技术,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云轨业务,推动集团的长期持续发展。

1、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

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倡导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将抓住行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充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新车型的研发和上市进度,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乘用车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秦”、“唐”的升级版车型“秦100”和“唐100”已于二零一七年二月底发布上市,重点提升了整车的动力性能及电子化配置,纯电续驶里程达到100km,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包括“宋PHEV”和“元PHEV”在内的多款车型也将陆续上市,给消费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继续巩固集团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公共交通领域,集团致力于提高于国内外市场的渗透率和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美誉度及影响力,塑造国际化品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高峰期,目前多个省市的十三五规划将轨道交通建设纳入重点发展项目。集团将着力开发低碳环保的云轨产品,力争与更多国内城市的合作,解决中小型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集团将继续积极推动SUV车型的销售,为传统燃油汽车业务的发展增添动力。

2、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

集团作为手机部件及组装行业的领先厂商,二零一七年将继续推进金属部件业务的发展,扩大金属外壳及金属结构件产品的应用范围。在新材料应用方面,集团将积极拓展包括玻璃和陶瓷在内的新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同时,集团将继续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客户,建立更多元化的客户网络,实现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的持续增长。未来,集团将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无人机及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新业务,为集团的持续成长培育新的增长点。

3、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业务

二次充电电池方面,集团将继续开拓锂离子电池和镍电池的应用范围,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光伏业务方面,二零一七年集团将继续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产能利用率和销售规模,积极控制成本,致力提升收入和盈利能力。

(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分析

本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广阔:回顾二零一六年,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中国方面,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至6.7%,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并继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在政策刺激下,中国汽车市场于年内明显回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二零一六年中国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全年产销量分别为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连续8年蝉联全球第一;其中,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904.7万辆,同比增长44.59%,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同时,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更首次突破千万,达1,052.9万辆,同比增长2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领域,虽受骗补调查和政策变动影响,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实现较快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二零一六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51.7万辆和50.7万辆,同比增长51.7%和53%,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达40.9万辆,同比增长6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17.1%。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国家四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整车能耗、续驶里程、电池性能、安全要求等方面提高财政补贴准入门坎,在保持二零一六年至二零二零年补贴政策总体延续性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完善补贴方法和退坡方案的设定提升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全国充电设施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建成了规模化的充电服务网络,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稳步推进,以配合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步伐。根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二零一六年全国新建公共充电桩达到十万个,是二零一五年的十倍。

2、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市场潜力巨大:根据研究机构IDC的报告,二零一六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7亿部,同比增幅仅2.3%,中国、美国和巴西等主要市场均结束了以往迅速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公布数据,二零一六年中国手机出货量达到5.6亿部,同比增长8.0%。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5.22亿部,同比增长14.0%,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3.2%。国内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增长仍然强劲。国内手机厂商通过技术创新,成功提升品牌定位并扩大于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市场增速的下滑使得国内外手机品牌厂商的竞争愈趋白热化并更加注重外观设计的差异化以吸引消费者,导致金属机壳和金属中框需求继续升温。制造工艺及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和成熟的金属部件,在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于年内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继续主导行业趋势。年内,金属部件被广泛应用到更多的移动智能终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3、横跨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发挥协同优势,“云轨”通车,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集团横跨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凭借各自领域的丰富技术积累和各领域间的综合协同优势,集团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创新和产品的应用推广,积极推进传统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变革。未来,比亚迪将通过“7+4”战略推动新能源车的全方位拓展,将新能源车的应用范围从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延伸到环卫车、城市商品物流、道路客运和城市建筑物流等常规领域及仓储、矿山、港口和机场等四大特殊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全覆盖。未来,集团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强势崛起的契机,加推更多插电式混合动力SUV车型,以及面向更多细分市场的客运、货运和专用车车型,进一步丰富本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提升集团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推动集团始终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的最前沿。凭借于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积累的综合技术优势,比亚迪耗时5年研发出全新设计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并于2016年10月发布了中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线路并实现通车,正式宣告比亚迪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比亚迪云轨通过配备的动力电池建立起能量回收系统,大幅降低了列车运行的能耗水平,通过配备轮边电机实现了各车厢的独立驱动,大幅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水平。通过对上游核心部件如电力牵引和电力控制的垂直整合,比亚迪成功打造出云轨产品的品质优势和成本优势,以及长期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第六节 募集资金运用

一、募集资金规模

根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财务状况及未来资金需求,经发行人2016年度股东大会授权、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及由授权人士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先生签署的《关于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具体事宜的决定》,发行人申请了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含100亿元)。本次公司债分期发行,本次发行为首期发行,首期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其中基础发行规模为10亿元,可超额配售不超过20亿元),本次债券剩余部分将于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规定的有效期内择机发行。

二、募集资金运用计划

本期债券的发行总额不超过30亿元(含3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本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1、本集团货币资金余额增速及货币资金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低。本集团2016年12月31日资产额较2015年12月31日增长25.62%,而货币资金余额同期仅增长16.63%;2016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余额占资产总额比例为9.83%,较2015年12月31日的12.12%减少2.29个百分点。同时,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呈下降趋势,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为-18.46亿元,2017年1-9月为6.96亿元。主要原因为随着本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应收汽车销售款和应收补贴款账期较长,应收账款余额增幅较大,而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购买产品及支付劳务等支出保持稳定增长,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流入增幅低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流出增幅,给本集团造成了一定的资金压力。

2、由于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自2014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14年至2016年累计销量分别为7.48万辆、33.1万辆及51.7万辆。本集团一直保持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销量20%以上的份额,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本集团电池和汽车产品产量的不断提升,相关业务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

3、为持续保持本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两大领域的领先地位,本集团的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2014年至2016年,本集团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36.80亿元、36.75亿元及45.22亿元。未来,本集团仍将持续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丰富新能源汽车产品类型,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运用计划:

基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的增长态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力支持和本集团发展需要,本集团将继续维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较高的投资支出,因此本期公司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新能源汽车和相关电池业务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以及新能源汽车和相关电池业务研发等项目。

此外,本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将继续推广塑料与金属混融技术,积极参与到全球领导品牌厂商的主流高端机型的开发和生产,提升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并争取更大市场份额。本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将部分用于补充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以及研发等项目。

本集团将根据具体经营情况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补充流动资金将有利于改善集团资金状况,满足相关业务未来经营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集团的整体业务经营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本次债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管理安排

为确保募集资金的使用与募集说明书中陈述的用途一致,规避市场风险、 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利,公司将在监管银行对募集资金设立募集资金使用专项账户,专项账户存放的债券募集资金必须按照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用途专款 专用,并由监管银行对账户进行监管。

公司将与监管银行签订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监管协议,约定由监管银行监督偿债资金的存入、使用和支取情况。募集资金只能用于募集说明书披露的用途,除此之外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本期债券受托管理人也将按照《债券受托管理协议》约定,对专项账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公司将遵循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原则,按《公司债办法》、中证协、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和《债券受托管理协议》相关约定进行重大事项信息披露,使其专项偿债账户信息受到债券持有人、债券受托管理人和股东的监督,防范偿债风险。

四、募集资金运用对发行人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对发行人负债结构的影响

本期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总额将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含30亿元),假设本次发行行使了全部超额配售选择权,且3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则以2017年9月30日为基准,本期公司债券发行完毕后,合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率将由发行前(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64.26%增至发行后的64.90%;母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负债率将由发行前的47.47%增至发行后的50.04%。

本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将由发行前的86.33%降至发行后的83.95%,母公司财务报表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将由发行前的72.05%降至发行后的65.00%。

(二)对发行人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若本期债券全部发行完毕且募集资金根据上述运用计划予以执行,则以2017年9月30日为基准,本集团合并报表流动比率将由发行前的1.01增长至发行后的1.04,母公司口径财务报表流动比率将由发行前的1.62增长至发行后的1.78,流动比率将有一定的提高,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本期债券发行是本集团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募集资金,加强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成为本集团中、长期资金的来源之一,使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和部分偿债能力指标得以优化,降低了母公司口径流动负债比例,合并及母公司口径流动比率也得以改善,更加适合业务需求,从而为本集团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的均衡发展以及利润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七节 备查文件

一、发行人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财务报告及最近三年审计报告;

二、关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主承销商核查意见;

三、关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法律意见书;

四、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信用评级报告;

五、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六、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受托管理协议;

七、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次发行的文件。

在本期债券发行期内,投资者可至本公司及承销机构处查阅募集说明书全文及部分上述备查文件,或访问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查阅募集说明书全文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