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5月17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抓紧制定配套规则 明确公募参与税延养老险标准

2018-05-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浦泓毅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16日在首届“养老金与投资”论坛上指出,按照一年期试点结束后将公募基金纳入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投资范围的要求,证监会将配合相关部委,抓紧制定配套业务规则,明确公募产品参与标准,做好个人养老账户设计、产品储备、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

该论坛在福州举行,主题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启航与展望”。李超在论坛上还表示,相关政策落地涉及的机构多、环节多,需要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通力协作,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也需要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五部委于4月初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正式启动我国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该通知明确,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结束后,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

李超指出,在服务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方面,公募基金行业大有可为。一方面,公募基金行业20年的规范运作与专业实践,具有丰富的产品线和“组合投资、独立托管、公开披露、严格监管”的制度优势,能够较好地满足个人养老金安全、专业、稳健投资的要求。

另一方面,为提升公募基金服务个人养老的能力,近年来,证监会针对性地强化了相关制度供给,2016年推出基金中基金(FOF),提升为养老金服务的资产配置能力,近期即将推出养老目标基金,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和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养老金产品。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在服务各类养老金市场化、专业化投资运作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数据显示,目前16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基本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管理规模合计超过1.5万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以社保基金委托公募基金管理投资为例,2001年以来取得了年化8.4%的收益率。

“面对新的历史重任,公募基金行业务必苦练内功,强化担当,借鉴境外优秀养老金管理人的经验,研发贴合国内大众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持续提升养老金产品的投资管理能力及合规风控水平,为个人养老资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稳健的管理服务。”李超同时对公募基金提出了要求。

在李超看来,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政策试点在立足国情的同时,有效吸收了境外第三支柱建设的成功经验,前瞻性、包容性较强。一是设立个人养老账户,保障税收优惠给到个人;二是实行递延纳税,引导个人长期投资;三是尊重个人投资选择权,在保险产品先期开展一年试点的同时,坚持账户多元化金融投资的方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竞争提供差异化的养老金投资服务。

他表示,税收政策引导个人储蓄养老资金通过资产管理机构进行长期投资,借由专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个人养老资金转化为经济增长所需的直接融资和中长期资本,能够有效缓解当前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短期资金匹配长期资产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问题。

同时,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作为专业“买方”代表,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等理念,将个人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源源不断地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经济社会整体运行效率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反过来惠及社会大众。

“境外成熟市场经验表明,以个人养老账户投资为制度核心的补充养老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源泉。”李超称。

以美国为例,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美国补充养老金资产合计超过25万亿美元,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广泛参与资本市场,其中投资共同基金规模8.8万亿美元。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补充养老金对共同基金保持近3200亿美元净流入,成为直接融资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