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仍有潜力保持快速增长——美国知名智库这样看待中国经济和改革
| ||
| ||
| ||
| ||
| ||
| ||
| ||
| ||
|
⊙张琼斯 记者 梁敏 ○编辑 林坚
美国知名智库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和改革?上证报日前专访了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专家团队。
PIIE成立于1981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是无党派的非营利组织,也是研究经济议题的知名智库,对美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较有影响力。
接受采访的团队成员
主席:亚当·珀森(Adam Posen)
高级研究员、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
高级研究员:查德·伯恩(Chad Bown)、雅各布·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罗伯特·劳伦斯(Robert Lawrence)、
尼古拉斯·维昂(Nicolas Veron)、约瑟夫·加农(Joseph Gagnon)、玛丽·罗夫利(Mary Lovely)
研究员:马丁·乔真帕(Martin Chorzempa)
拉迪:深化改革将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尼古拉斯·拉迪是美国研究中国经济的著名专家,曾撰写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等多本专门论述中国经济的著作。
多年来,拉迪一直看多中国经济。此次接受上证报专访时,他强调,中国经济可能会回到8%或以上的增长水平,但这需要更主动、更有力的改革。
未来一二十年
都可能保持较快增长
他充分肯定了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称:“中国的增长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快,增长周期也更长。”
展望未来,他预期,如果改革进程继续下去,中国经济仍有潜力保持快速增长,比如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都可能保持8%的年增长率。
“我认为强有力的改革方案会刺激经济增长速度小幅提升。如果改革的进程放缓,保持6%的增长率可能会是一个挑战。”他强调。
拉迪看中国经济是用数据说话的。据说,他在华盛顿办公室的书架,几乎都被历年积攒下来的中国统计年鉴占据。
他认为,今年中国的CPI一直控制在较优的范围内,低于2%;和几年前通货紧缩时期的数据相比,PPI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M2增长可能略低于预期,但这反映出中国政府在有计划地逐步减缓增长。在贸易方面,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表现很好。
最重要的是深化国企改革
拉迪对中国的改革颇有研究。1997年,他出版了专著《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form)。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他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除了将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进行到底外,中国还需要建立起健康和有效的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
在这次采访中,拉迪多次提及改革。他认为,中国经济要保持高增长最重要的是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大幅下降,2016年到2017年期间略有回升,但目前它们的资产回报率还不到2006年到2007年的一半。”他说。
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于“高质量发展”,拉迪的理解是有效投资和集约型增长。
他说,过去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实现的,但未来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在保持相当强劲增长的同时逐步降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就像过去四五年所做的那样。
他认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目前的政策已经很明确,就是保持居民收入增长、改善环境和食品安全、资源进一步向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倾斜,政府一直在持续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投入,“因为高质量不仅意味着高收入,也意味着提升生活质量。”
贸易全球化有挑战但仍会继续
作为研究国际贸易最权威的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对贸易全球化、全球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等问题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亚当·珀森看来,尽管面临美国退出TPP等诸多挑战,但是贸易全球化仍会继续。
他表示,抛开美国不讲,全球化总是会继续的。中国在加大对外投资,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继续推进TPP,欧盟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继续加强往来。这些都说明贸易全球化仍会继续。
“各国央行也在加强合作,比如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在加强沟通,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他说。
尽管贸易全球化是大势,但也要看到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研究员维昂对此强调,“贸易战”对每个人都没有好处,没有人会在“贸易战”中获利。大家都应该遵守全球贸易体系和贸易规则。
伯恩曾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国际贸易及贸易政策。在他看来,贸易争端在贸易体系中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可能会指责你在设置贸易壁垒,给我的企业进入你的市场增加障碍,你也会用同样的理由指责我,这太正常了,但重要的是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他说。
所以,他觉得这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在过去20年中的职责和作用所在。“世界贸易组织就是去解决一些小的争端,比如涉及钢铁贸易、香蕉贸易等,防止它们扩大。”
该机构充分肯定了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并谈及未来进一步扩大开放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伯恩表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比如开放服务业和金融领域等,引入更多外资参与竞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国际贸易的紧张局面。
珀森提到,中国开放本国市场、促进贸易自由化、开放银行业、引进竞争、增加投资产品,这些做法都很好。稳妥地推进这些进程,不会引起太大的风险。
金融科技领域正在出现更多合作
研究银行业和金融创新的彼得森研究员乔真帕近日在彼得森官网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如何在金融科技竞赛中超越了美国”的博客文章。采访中他表示,近年来,美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上取得了更大成就;在中国,专注于技术的公司似乎在这一领域更为成功。
一方面,银行和BATJ牵手合作的消息不断;另一方面,银行加速布局金融科技,接连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最新的案例是,民生银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的民生科技有限公司。
乔真帕一直关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状况。在他看来,简单的支付过程和场景的紧密结合是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受欢迎的关键。但他认为,在美国很难复制这种成功。一方面,这种整体化的平台很难构建,需要融合多种要素,出海的支付宝很难实现这些要素的结合。支付宝目前在国外的业务,相对局限于中国游客。另一方面,美国人很难抛弃信用卡使用新的支付方式。美国对信用卡的使用长达几十年。市场上也有类似支付宝的应用比如PayPal,但交易量和中国的这类应用相比很小。中国的电子支付交易量至少是美国的20倍。因为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差异,即便有支付宝这类更便捷的支付手段,也很难让美国人有所转变。
此外,现在还难判断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谁会成为市场上的赢家。乔真帕认为,当前在金融科技领域出现了更多合作。过去几年,行业竞争是“非此即彼”的,金融科技公司看起来想要“战胜”银行并和它们拼抢利润。但现在,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合作的举动更频繁。
回顾中美两国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乔真帕说,在美国,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比如高盛推出的Marcus线上借贷平台。而其他市场主体不具备银行所拥有的低成本资金优势、客群基础和技术能力。与此同时,在中国,专注于技术的腾讯、平安、阿里巴巴似乎在这一领域更为成功。这些公司将通过向银行出售金融云、反欺诈系统等技术赚取大笔资金。
针对BATJ等中国互联网金融巨头“去金融化”的表态,乔真帕表示,现在市场上有一些看起来像银行的金融科技公司,阿里和腾讯也分别投资了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而在电子支付、线上理财等服务领域,银行看起来更像金融科技公司。
他认为,传统银行应该要有危机感,并把危机感有效地转化为提升银行系统功能的动力。在中国,银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把资金借给国有企业,这种借贷被认为有政府信用作背书。但也因此,一些银行没有构建起足够完善的、针对个人零售客户和小微企业的风控能力。这将是中国银行业在未来需要重点改进的方向。
他还认为,银行进行科技转型,需要用更整体化的方式来推动银行内部的技术变革。他举例说,高盛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来推进Marcus平台的建设。他认为,可以从一个小的产品开始,先建立起一个团队,再以此为基础推进技术转型。
珀森:中国经济基本面比想象的要稳固
1997年加入PIIE,2013年起担任主席,亚当·珀森在PIIE已就职20年。他非常重视对中国经济的研究,最近几年带领越来越多的高级研究员访问中国,近距离接触中国智库和政府官员,并实地调研以获得一手资料。
今年5月份,他再次带领研究团队来到中国,并接受了上证报的专访。他表示,中国会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但是美国就目前的经济规模来看,未来增速不会太快。
珀森肯定了中国去杠杆的努力。但他建议,中国必须要进行房地产领域的税收改革。这项改革并不容易,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有利,中国需要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而房地产对金融市场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越好,金融市场就越安全。
作为曾经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美联储经济学家,珀森在货币政策方面拥有发言权。他表示,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一些新兴经济体就会受到冲击。
“因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各个国家都去借美元,美元利率因此上升。随着本国货币对美元贬值,使得还钱变得更难。”他说。
他分析说,此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已经受到波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会爆发危机。一个国家能不能保持经济正常运行,本国的经济健康状况或者抗压能力是决定因素。
但他强调,危机不会波及到中国。“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比我们想象的要稳固。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速都会保持在6%以上。”
针对市场上有关“金融危机又要来了”的言论,珀森明确说:“不相信金融危机会周期性爆发。”
他对金融危机有深刻研究,曾撰写了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的持久影响等文章。他表示,在1998年之前的50年内美国没有危机,1992年日本危机是日本150年现代经济发展中唯一的一次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已经有一些危机的苗头,但没有预料到后来危机的影响如此之大。
在他看来,危机自身并不会自发地重复上演。日本1992年爆发了金融危机,瑞典、芬兰等欧洲国家以及加拿大几乎在相同时间也爆发了金融危机。但到了2008年,这些国家并没有爆发危机。
“我不认为美国近期会爆发金融危机。如果美国没有危机,欧洲没有危机,世界经济就还算平稳。”他说。
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彼得森的专家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成效令人印象深刻,包括银行业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极具变革意义。
金融业对外开放
有利于市场发展
金融体系比较和银行改革领域的研究专家维昂在采访中表示:“当我回顾中国过去10年、20年和40年的改革开放,发现改革的深度和取得的成效是惊人的,我对中国决策者选择的发展路径印象深刻。”
中国确定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后,在证券、银行、保险、消费金融等领域,均有外资跑步入场并加码布局。彼得森专家认为,更具挑战的竞争、更多样化的公司将有利于市场的发展,而近段时间外资的加速布局已经彰显出它们对中国市场的极大兴趣。
拉迪认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公布后,外国机构大量涌入的可能性很大,而这也将有益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我相信竞争的力量,身处的环境有越多的竞争者,公司走向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他进一步分析,面临竞争,一些公司会奋起直追,这将改善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许多证据表明,此前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尽如人意,过多资源流向业绩不佳的公司,但更有挑战性的竞争会改善这种情况。而对消费者来说,多样化的企业会带来更丰富的产品,给他们提供更多选择。
在维昂看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外资机构将获得更多商业机会和在华业务,这些业务的展开将受到更少限制。他强调,中国金融市场需要更有效率的定价机制。他举例说,如果国际评级机构被允许在中国独立运营,可以提升市场的有序性和信息透明度,提高定价机制的效能。
金融改革成效显著
10年前,拉迪在《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一书中谈论了中国银行业迫在眉睫的变革需求。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林林总总,他认为,这一系列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改革极具革新意义。银行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了资产管理公司,大部分大型银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市,国外投资者可以从银行获取少数股权,与此同时市场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银行业总体发展轨迹良好。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拉迪认为,人民币将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体量更大,贸易份额更高,而近40项货币互换协议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离岸金融中心的交易量。
与此同时,中国近期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获得了维昂的赞赏。在他看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使央行和新成立的银保监会能对中国金融体系进行更好的监管。不过,他也表示,在给金融体系树立市场纪律方面,中国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在肯定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开放成果的同时,彼得森专家也针对一些细分领域提出了建议。
拉迪表达了对地方中小银行利益输送问题的担忧。他认为,城商行和其他由地方政府控股的银行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当地国有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有时,这些银行被迫向一些表现不佳的企业提供资金,因此这类中小银行可能存在大量不良贷款。
维昂认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有欠缺,债市需要更完善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从而让投资者能更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在他看来,有公司违约实际上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市场秩序的开始,中国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珀森则提到,此前房地产吸引了大量资本,中国目前还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标的供人投资。柯克加德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相对于美国是一种优势,但人们需要学会将储蓄进行合理投资,而不仅仅是把钱存入银行,或者投向投机性强的财富管理公司。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养老基金行业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