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待2年1年等国债期货新品种上市
⊙记者 王雪青 ○编辑 李剑锋
作为国债期货市场的首批参与者,中信建投证券见证了国债期货市场近5年的发展。通过规避利率风险服务现券市场,从而间接服务实体经济是国债期货的重要使命。对此,中信建投颇有经验和心得。
回想当初,“2013年下半年,无论利率债还是信用债,不管加多少基点都很难卖,现券折损很多,所以9月份国债期货一上市,我们就立刻申请了交易账户,适量开展套期保值操作对冲了一些风险。”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蒋胜告诉上证报记者。
对于国债期货的未来,他们充满期待。蒋胜说:“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短期国债期货品种上市,形成一条国债期货‘收益率曲线’,并且建议通过期转现、甚至大宗交易等,让交易手段更加灵活和多元。”
套保对冲市场风险服务实体经济
2016年底的债市大跌令市场至今记忆犹新。当年10月下旬起,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去杠杆持续推进,债市迅速转熊,短短2个月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逾70基点至3.37%,12月中旬,美联储加息在即,中国央行持续收紧资金面,银行间市场违约风险积聚,甚至出现了国债期货各品种全部跌停的历史性纪录。
“我们当时判断,债市面临深度调整压力,应尽可能降低组合DV01。”蒋胜表示,“由我们部门投资顾问团队管理的一个实体经济企业的专户产品,因合约限制,债券持仓比例不得低于80%,因此面临较大的债券减值风险。”
作为债券类专户,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的首要目的就是套保,尤其是在市场下跌时,通过空头对冲现券头寸,降低账户净值回撤,保障产品平稳运行。进而通过构建一系列套利组合获取市场定价偏离所带来的机会。
“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国债期货建立国债套保空头,在满足债券持仓比例要求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账户的风险暴露。”蒋胜说,“在后期的债市大跌、期货接近跌停的行情中,该专户产品净值逆市上涨,我们为实体经济委托人的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为该公司后期服务实体经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蒋胜表示,对于信用债来说,国债期货可对冲信用债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即锁定基础利率,由投资者自行判断信用利差,能让投资者更加关注信用主体自身的资质,让优秀的企业能够获得相对更为低廉的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蒋胜透露,除了传统的套保、套利等低风险策略外,其团队还正在设计多种国债期货量化、智能交易策略,提高套期保值、套利交易的效果,进而发行更多的产品,服务实体经济客户。
“此外,我们还利用国债期货,设计基于国债期货的收益互换产品、收益凭证等产品,充分为客户提供利率对冲工具,服务实体经济。”他说道。
期待更多新品种上市
基于多年实践,中信建投证券对国债期货的未来充满期待。
蒋胜在采访中谈到:“我们期待,能有2年、1年等国债期货品种上市,形成一条国债期货‘收益率曲线’,为国债定价、乃至人民币资产定价基准起到帮助作用。”
实际上,2017年以来,2年期国债期货推出的进程已明显加快。2017年2月22日,中金所公告称,面向全市场开展2年期国债期货仿真交易,首批挂牌上市的2年期仿真合约为TS1703、TS1706、TS1709。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我国上市2年期国债期货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我们还期待中金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蒋胜进一步建议,“通过期转现、甚至大宗交易等,满足机构投资者的个性化、体量大的交易需求,让交易手段更加灵活和多元。”
在他看来,期转现的意义在于:在现行的交易模式下,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的达成,期货与现券是两笔独立交易,机构需承担一定的临时性风险敞口。而期转现业务可实现国债期货合约与反方向有价证券头寸的同时达成交易,能够更好实现预期交易目标。
大宗交易的意义则是:由于在连续竞价时段内,每一档价格的单次报单数量有上限,对于套保需求量及持仓量较大的机构户来说,开仓和平仓行为容易造成即时行情价格的剧烈波动。如能以场外询价及成交的方式达成单笔规模量较大的大宗交易,既可以稳定期货价格,也更便于机构户执行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