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 基金周刊  查看版面PDF

美国股市之谜

2018-06-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高占军 ○编辑 于勇

2018年6月6日,美国道琼斯指数重回25000点,标普500指数收盘2772点,均创今年3月中旬以来新高,而纳斯达克更是以7689点创下历史纪录。在经历了2月受高频交易影响的惨烈调整、3月下旬以来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冲击、国债收益率和信用溢价上升的扰动,以及近期欧洲局势震荡的影响之后,美国股市仍能有如此良好表现,实属不易。

为什么会这样?通常被列举的原因包括:大幅减税、放松管制、企业盈利良好、经济数据强劲,以及外国避险需求增加等。在笔者看来,上述理由虽然重要,但其实还有一个结构性因素不可或缺,即上市公司持续的股票回购。这个因素也能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为何在2008年危机之后的七八年里,“虽经济惨淡但股指却屡创新高”这个美国股市之谜。

十年前的金融危机重创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由2007年9月的1527点直跌至2009年3月的798点见底,幅度高达48%。但自见底至今,股市走势始终强劲,甚至远超过危机之前的水平。是美国经济从那时开始就有根本性的改善、企业经营业绩一直蒸蒸日上吗?非也。美国经济走出此轮危机艰难而漫长。那为何股市持续向好?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上市公司在此期间做了大量股权回购,提升了上市公司盈利指标。如果没有这个回购,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会很差,股票市场也难有良好表现。

笔者对此曾专门做过分析。在金融危机之前的2006年和2007年,美国标普500指数样本公司的平均权益回报率(ROE)为16%至17%;危机期间的2008年和2009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降至3%至5%。但自2009年四季度至今,ROE大幅回升并维持在13%至15%的水平。除了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相关计量分析显示,ROE的变化一半以上和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相关。同时,股票市场的走势也与股票回购行为显著相关。

美国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是普遍、持续、自发的行为,不是一次性的,也并非来自监管方面的制度安排。通过回购股票,大小股东均能从中得益。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考虑,中国也许可以从中借鉴。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可以起到分红的作用,同时提高ROE水平,有益于股东;而持续回购的行为,对于公司本身以及对于股票市场整体稳定性,都有积极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极少做股票回购,应通过正向激励等方式,加以鼓励。它也关系到资本市场建设的理念和深层问题。

当然,也需要认识到,美国股市虽仍处强势,但负面因素在显著增加,波动率大幅提升。美国如此,全球亦然。据华尔街日报统计,2017年,MSCI全球股指最大单日跌幅为1.4%,全年跌幅超过1%的只有两天;而2018年迄今,最大单日跌幅2.9%,单日跌幅超过1%的达11天之多。今年2月美国股市骤跌,主因虽来自做空波动率的交易自动诱发大量抛盘,在算法交易驱动下,导致踩踏。但从其调整之剧烈,也足见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投资者避险意识已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受冷落多年的价值型股票或会重获青睐。   

(作者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信证券原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