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6月15日

查看其他日期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募集说明书摘要(面向合格投资者)

2018-06-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20版)

2017年,发行人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406家,发行人合并报表范围较2016年变化如下:新纳入合并范围内的企业共133家,其中通过设立或投资等方式新纳入合并范围内的企业103家,通过非同一控制下合并纳入合并报表的企业30家,转让2家,注销2家,具体明细如下:

三、发行人财务报表

(一)合并财务报表

1、发行人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2、发行人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合并利润表

单位:万元

3、发行人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二)母公司财务报表

1、母公司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2、母公司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利润表

单位:万元

3、母公司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为完整反映发行人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在本节中,发行人以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为主来进行财务分析以作出简明结论性意见。发行人管理层结合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对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如下:

(一)发行人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合并报表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注:1.全部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短期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5.债务资本比率=全部债务/(全部债务+所有者权益总额)

6.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7.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

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

9.EBITDA=利润总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10.EBITDA全部债务比=EBITDA/全部债务

11.EBITDA利息倍数=EBITDA/(资本化利息+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

12.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13.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14.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期初数+资产总额期末数)/2]

(二)资产结构分析

发行人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资产结构摘要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发行人资产总额分别为16,862,335.21万元、24,990,332.88万元和34,848,628.42万元。2015年末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加5,465,916.30万元,同比增长47.96%。2016年末资产总额较2015年末增加8,127,997.67万元,同比增长48.20%。2017年末资产总额较2016年末增加12,596,138.51万元,相较2016年末增加50.40%。发行人资产总额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发行人产业新城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发展迅速,相应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等科目大幅增加所致。

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发行人流动资产占比分别为91.19%、89.46%和92.72%,流动资产在资产总额占比较高,符合发行人存货规模较大的业务特点。

1、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发行人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流动资产结构摘要

单位:万元、%

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发行人流动资产总额分别为15,376,511.77万元、22,356,117.31万元和34,848,628.42万元,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末较2014年末增加4,609,283.25万元,同比增长42.81%,2016年末较2015年末增加6,979,605.54万元,同比增长45.39%,2017年末较2016年末增加12,492,511.10万元,同比增长55.88%。发行人流动资产主要由存货、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构成,符合发行人产业新城业务和房地产业务的经营模式特点。发行人主营业务产品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一方面要求发行人拥有与业务开拓进度相匹配的货币资金储备及现金流,另一方面,随着发行人业务的不断拓展,计入存货的投资规模增加较为明显。

(1)货币资金

发行人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货币资金分别为3,680,167.43万元、4,550,308.81万元和6,810,488.49万元,在发行人流动资产中的占比分别为23.93%、20.35%和19.54%。发行人货币资金规模逐年增大,2015年末较上年末增加2,060,775.19万元,同比增长127.26%;2016年末较2015年末增加870,141.38万元,同比增加23.64%。2017年末较2016年末增加2,260,179.68万元,同比增长49.67%。报告期内,发行人货币资金增长较快主要系发行人业务现金回流及筹资获得的资金增加。截至2017年12月31日,发行人货币资金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其他货币资金为购房按揭担保保证金1,659,327,426.07元,履约保证金1,267,460.79元,POS机结算款5,081,241.20元,保函保证金余额10,000,000.00元。

(2)存货

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发行人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0,062,119.82万元、14,734,474.93万元和22,979,438.54万元,在发行人流动资产中占比分别为65.44%、65.91%和65.94%。2015年末较2014年末增加2,230,516.53万元,同比增长28.48%;2016年末较2015年末增加8,244,963.61万元,同比增长46.44%。2017年末,发行人存货余额较2016年末增加5,339,761.83万元,同比增长55.96%。其中开发成本为尚未建成、以出售为目的的产品,完工开发成本为已建成、待出售的产品。报告期内,存货规模逐年增长主要是由于发行人产业新城业务扩张较快,开发成本、土地整理成本增长较快所致。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发行人存货明细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存货中开发成本账面价值明细如下:

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存货中完工产品账面价值明细如下:

(3)应收账款

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发行人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717,747.73万元、950,077.53万元和1,891,031.7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67%、4.25%和5.43%。2015年末发行人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加203,999.86万元,同比增长39.71%;2016年末发行人应收账款较2015年末增加232,329.80万元,同比增长32.37%;2017年末应收账款较2016年末增加940,954.24万元,同比增长99.04%。报告期内,发行人应收账款增长较快主要系园区结算收入大幅增长,对应应收政府园区结算款增加所致。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组合中,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单位:万元

确定该组合依据的说明:发行人对单项金额不重大以及金额重大但单项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按信用风险特征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组。这些信用风险通常反映债务人按照该等资产的合同条款偿还所有到期金额的能力,并且与被检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测算相关。不同组合的确定依据:组合一:本组合为除组合二及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之外的应收款项,发行人结合历史经验,按账龄分析法对本组合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组合二:本组合按债务单位的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主要为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应收发行人关联方、政府部门及合作方、保证金、定金等类别的款项),此类款项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极小,故不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中,不计提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17年12月末,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应收账款汇总金额1,563,492.66万元,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86.83%,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4)其他应收款

2015年末、2016年末和2017年末,发行人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01,278.14万元、693,674.25万元和1,058,730.13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31%、3.10%和3.04%。2015年末发行人其他应收款较2014年末增加106,614.21万元,同比增长112.62%;2016年末发行人其他应收款较2015年末增加492,396.11万元,同比增长244.63%;2017年末其他应收款较2016年末增加365,055.88万元,相较2016年末增长52.63%。报告期内,发行人其他应收款增长较快主要原因为发行人产业新城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履约保证金、拍地保证金、合作保证金及股权收购保证金等保证金相应增加所致。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其他应收款分类披露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17年末,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17年末,组合中,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如下:

确定该组合依据的说明:发行人对单项金额不重大以及金额重大但单项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按信用风险特征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组。这些信用风险通常反映债务人按照该等资产的合同条款偿还所有到期金额的能力,并且与被检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测算相关。发行人结合历史经验,按账龄分析法对本组合的其他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截至2017年末,组合中,不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17年末,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如下:

截至2017年末,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总额占发行人其他应收款余额总额的23.11%,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其他应收款按款项性质分类情况如下:

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其他应收账款主要包括保证金、代垫款、押金、个人借款和其他。其中保证金包括合作保证金、收购保证金、拍地保证金、协议保证金等、押金和园区代垫款均为发行人因园区开发业务而与对手方产生的经营性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主要为发行人预支给员工等个人的借款,为非经营性。截至2017年末,发行人其他应收款全部按照经营性、非经营性分类如下表:

(下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