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7月12日

查看其他日期

银行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与不变

2018-0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未来智能银行》
  金融科技与银行新生态
  张晓朴 姚 勇 等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6月出版

⊙张晓朴

银行的发展沿革史就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创新史。1967年,巴克莱银行首先推出自动柜员机(ATM机);1969年,智能卡问世;1982年,银行进入电子支付领域;1995年,银行推出网上银行服务;1999年,挪威率先推出移动银行业务……伴随新技术变革趋势,信息科技的应用贯穿于过去半个世纪银行转型的全过程。尤其2000年以来,在互联网浪潮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基础技术迅猛发展,电商、社交应用等线上互联加速推进,金融科技(Fintech)在全球范围内浪潮汹涌,给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业带来的深远影响堪比当年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新兴的银行服务模式无不由技术创新驱动:移动支付已普及到日常生活支付的方方面面,大部分金融需求在PC(个人电脑)端或移动端就能得到满足;智能投顾彰显出模型算法在投资上相对人工经验的优越性;电商、社交应用的推广,使用户行为大数据挖掘和用户画像生成成为现实,并据此衍生出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

随着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百信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在我国陆续开业运营,互联网银行会对银行体系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挑战?互联网银行是否会取代传统银行?成了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全球范围来看,互联网银行并非新鲜事物,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纯互联网银行。迄今,有关互联网银行的研究日益丰富,但对互联网银行的概念、发展轨迹、经营模式、风险特征、监管方向与未来前景,依然众说纷纭,存在较大分歧。而既往的研究多聚焦于互联网银行呈现的新渠道、新媒介、新技术手段等物理层面的表象特征,对互联网银行的定义既相对宽泛、容易引起争议,又不足以在本质上与传统银行机构加以区分。本书基于账户这一银行的核心特征和本质功能,将互联网银行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作为账户开立、风险管理、业务流程构建等关键方面的主导因素,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资产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机构或服务模式。

互联网银行不是将现有银行业务简单地移植到网上,而是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具有以客户体验为驱动,全天候服务、全地域覆盖、业务高效处理,可低成本服务长尾客户的特点。从获客渠道和服务方式看,互联网银行不依赖物理网点,不受物理网点设置限制,服务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可以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从运营成本看,互联网银行降低甚至消弭了网点成本,获客边际成本很低甚至近于零。从技术应用与融合看,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构成互联网银行的核心技术支撑,以算法替代人工的智能化服务成为可能,数据驱动取代业务驱动,数据成为银行构筑的底层元素。互联网银行既可以是一类银行机构(banks),包括国内的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和百信银行,国外的波兰移动银行、美国联邦网络银行(BOFI)等独立持牌法人机构;也可以是一类银行服务或功能(banking),包括各传统商业银行下设的直销银行(direct bank)服务模式。显然,互联网银行并不仅限于直销银行,直销银行只是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初级阶段。

自从1989年全球第一家直销银行——英国米特兰银行诞生以来,互联网银行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投资价值。一方面,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互联网银行是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创新,全方位、系统地重塑银行服务机制的新型银行机构,是银行属性金融供给端的深度变革,其目的是通过构建合理的金融供给机制,更有效率地实现服务社会经济需求的目标。另一方面,从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产生的新需求角度看,互联网银行既是对银行成熟文化和思维的延承,最大限度适应个体便捷性金融服务需求,也是适应社会经济系统对金融科技体系稳健性的需求;互联网银行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融合,最大限度适应了个体对便捷性、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也适应了社会经济系统对金融科技体系发展的需求。互联网银行有条件兼收并蓄,融合好的互联网金融和好的金融互联网的发展基因,这样的基因融合有望奠定其蕴含的普惠金融价值。

《未来智能银行》先是从互联网银行动态发展的视角,以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和新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围绕互联网银行的最新技术变化,系统梳理互联网银行的新特征。然后,再从历史角度出发,归纳互联网银行诞生以来的历程,当前的远程开户情况、经营模式和风险特征。我们深知,当前的互联网银行只是未来银行的现在进行时,可能处于0 至3岁的婴儿阶段。因此,本书的研究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抓住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第一,技术驱动银行转型的未来方向。总的来看,在扑面而来的智能化浪潮中,技术创新主要围绕“数据”和“连接”两大内核展开:一方面一切皆可数字化,数据正逐步成为银行的基本业务单元和最重要的资产,数据经营能力将逐渐成为银行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一切皆可跨越时空连接在一起,区块链技术将推动信息互联逐步走向价值互联。智能化程度正日益成为银行最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远程账户。基于“得账户者得天下”的实际情况,本书通过对国内外银行远程开立账户的政策、流程和账户功能进行综合比较,回答了远程开立账户是否能达到传统银行账户的实名制要求、远程身份认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远程开立的账户是否能像柜台开立账户一样实现全功能等一系列关乎互联网银行获客能力、资金来源、业务范围的关键性问题。

第三,经营模式。针对千变万化的商业模式,通过对比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一系列经营模式特征,探讨互联网银行发展可行的商业模式。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有精准的定位客户,集中资源分析特定客户的需求和特征,如对电子渠道的接受度、流动资产规模、风险偏好等,能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和服务。运营成本较低,几乎没有物理网点及员工,所以人均产出高,这奠定了互联网银行成本优势。由于不依赖物理网点,得以突破服务的时空限制,实现全天候服务,显著提升了银行服务的便利性与可及性。

第四,风险管理。立足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从经营风险的本质出发,互联网银行还是银行,具备银行的金融属性,从而也具有传统银行所必须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等,还有互联网银行涉及的特殊问题和风险,如远程账户、信息科技风险、数字签名的法律地位、客户信息安全等。与互联网结合的独特业务模式在给互联网银行带来经营优势的同时,也使其风险表现方式及被客户感知的方式大有不同,从而使互联网银行风险管理具有突出的新特征,如新技术就是重要的风险源,要及时评估新技术运用带来的新风险。在此基础上,针对互联网银行特有的风险表现形式和特征,本书致力探索有效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与工具。

第五,新监管。新型的银行业态必然需要新型的银行监管。围绕如何构建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银行法律监管框架,本书做了初步探索。首先归纳了互联网银行对监管提出的新挑战,指出监管机构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在一个完整的服务场景中厘定和划清相应的责任主体及其风险责任。为此,本书梳理、比较了各国对互联网银行的监管现状,由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仍将网络银行视为银行业拓展业务的一种渠道,延续与传统银行业相同的审慎监管原则和监管要求,保持监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的现状,对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提出政策建议:监管机构应该于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按照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基本步骤有序完善监管体系,明确互联网银行的市场角色和功能定位,厘清互联网银行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并且关注互联网银行的外部关联性和复杂性。

第六,未来方向。1975年美国《商业周刊》曾刊文“银行卡席卷美国”,预言蓬勃发展的电子支付方式“不久将改变货币的定义”,人类社会随之将会进入无现金社会。40多年来,电子银行的发展并未如那篇文章所料,带来一个“无支票、无现金的社会”,而是与传统银行相互交融,共同构建起更先进、更健全的金融体系。基于纷繁的业界实践,本书用“三个不变”展望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性特征:一是金融功能不变;二是风险控制作为银行的核心功能不变;三是金融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不变。

面对互联网银行这样一个尚处于探索阶段、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新事物,眼下还不可能给出准确的描述和可靠的趋势性判断。唯愿这项研究能给读者以启发,能为今后更深入的讨论提供基础和参照。(本文系作者为《未来智能银行》所写的前言,本报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