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积极践行环保责任 守护蓝天绿水青山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孙放
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展开,上市公司也纷纷行动起来。已有数据显示,沪市1420家披露年报的公司中,超六成披露了环保相关信息,其家数较上年大幅增加,且披露内容更详细、披露质量上了新台阶。
沪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飞跃”,离不开监管的引导。近年来,上交所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上交所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抓手,督促沪市上市公司切实承担起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在监管引导下,上市公司的环保信息披露逐渐升级,以往公司对环保信息披露避重就轻、简单描述的情况发生了积极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定期报告中主动、翔实地披露了环保信息。在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主力军的沪市公司,正以实际行动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沪市环保信披质量明显提升
2017年度,在各方面政策的引导下,沪市公司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环保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1420家披露2017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855家披露了环境保护相关信息,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公开检验。披露环保信息的家数较2016年年报的255家大幅增长235%;其中,386家属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另有439家是自愿披露环保信息。
从披露内容看,语焉不详的少了,充实有料的多了。大部分公司均按有关规则要求,详细披露了公司的环保相关信息,信息披露质量迈上新台阶。例如,绝大多数公司不仅披露了所涉及的主要污染物名称,还对排放方式、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环境自行监测方案等情况进行了披露,让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的排污情况及防治措施。又如,上海医药、中国神华等部分大型蓝筹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以形象的图表披露环境保护的投入和进展,增强了信息披露的可读性。
煤电钢铁:超低排放已见成效
从年报披露的信息中可以发现,一批行业呈现出积极变化,煤电就是一个典型。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印发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求,逐步降低平均供电煤耗和严控大气污染物排放,到2020年部分现役和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那么,截至2017年底,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如何呢?
年报显示,整体来看,沪市17家煤电公司节能减排任务多已接近完成,部分甚至已提前完成超低排放任务。据相关公司披露,沪市煤电类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现役发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例如,华电国际2017年的环保资本性和成本性总投入达55.87亿元,占其当年营业收入的7%。又如,浙能电力和申能股份在2017年已提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年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其中,申能股份全年供电煤耗为292.37克煤/千瓦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重点推进粗钢产能200万吨及以上的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力争2020年底前完成钢铁产能改造4.8亿吨,2022年底前完成5.8亿吨。
2017年年报的相关信息显示,沪市绝大多数钢铁企业不仅在经营业绩上保持了稳定增长,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持续投入,为后续超低排放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宝钢股份的吨钢综合耗能、余能回收总量、吨钢耗新水等主要能源指标,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逐年向好,工业固废中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大于99%,危险废物合规处置率100%。此外,公司余热发电累计多发0.9亿度,通过降低水管网损耗全年节约新水200万吨。
重点行业:多方式加大环保投入
相较于煤电、钢铁等行业,化工、建材、医药、造纸等行业在废气、废水和危险废弃物方面都属于环保整治重点。其中,水泥建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历来为环保部门监控重点。2017年年报显示,沪市水泥建材公司在报告期内未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也未因环保问题受到处罚或停产。在保证生产无环保事故的同时,沪市大型水泥建材公司还积极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企业。
例如,海螺水泥共投资7亿元用于节能环保改造,约占公司当年收入的10%,通过技改提产,全年节约运行成本9500万元。此外,公司还积极打造绿色矿山,报告期内,累计投入2638万元用于绿化,植树约24.4万棵,绿色矿山创建初见成效。
年报还显示,沪市200余家化工、医药行业公司,基本能够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坚持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理念。例如,复星医药2017年环保费用投入7348万元,增加119.6%,废渣及粉煤灰等废弃物占公司固废总量的88.9%,均被回收用于建材制造公司制砖,做废物再利用。又如,山鹰纸业在污水总排口安装了污染物自动监测设施并与政府平台联网,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但同时,个别公司仍存在一些环保问题,因外排废水浓度超标、水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等问题,受到环保部门处罚,并被要求停产整治。
非重污染行业:积极响应节能减排
不处于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在生产经营中减少能源消耗。例如,青岛海尔在部分工业园区采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62万吨。又如,南方航空通过优化航线布局和路径,引进绿色机型,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施精确化航油管理等手段,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万吨。
沪市金融行业公司也积极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为环境保护出力。如建设银行大力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制度,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带动客户节能减排。截至2017年末,绿色贷款余额10025.21亿元,增幅12.74%。再如,农业银行以差异化信贷手段引导资源配置向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倾斜,截至2017年末,绿色信贷业务贷款余额7476.25 亿元,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780万吨、节水1800万吨。
另据了解,上交所正制定新的环保信息披露指引,重点督促引导上市公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环保信息披露。对未按要求履行环保信息披露义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公司,加大监管约束和惩治力度,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