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7月25日

查看其他日期

贝达药业丁列明: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

2018-07-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贝达药业董事长 丁列明

“贝达将以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为目标,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体系。”在丁列明看来,目前中国药品在国际市场份额较小,接下来,贝达的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不仅要在中国市场与国际产品比较,还要去国际市场与跨国药企产品比较。

“我们要帮助更多患者用上好药。”丁列明说。

⊙记者 刘冬赋 祁豆豆 ○编辑 吴正懿

“10年时间、10亿美元”,新药研发之难可见一斑。从国产创新药的角度看,贝达药业是一个符号。

上市供应6年,年销售额突破10亿,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埃克替尼(产品名“凯美纳”)实现了进口替代。而创始人丁列明,依旧是那个专注新药研发的丁博士,“贝达仍在不断寻找好药。”他说。

在上证报“价值发现”主题调研中,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向记者展示了凯美纳“以价换量”的最新战绩,并介绍了市场关注的“下一个凯美纳”的研发进展。近期国家对抗癌药降价保供的政策措施让他备受鼓舞:“希望在医保和医院的配套政策支持下,抗癌药真正能够让老百姓吃得起、用得上。”

凯美纳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十年磨一剑。从2002年到2011年,丁列明率领其团队研制出凯美纳,打破了同类进口药易瑞沙、特罗凯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凯美纳上市6年,年销售额快速攀升突破10亿元,超越易瑞沙,成为中国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领跑者”。截至2017年底,凯美纳累计销售收入达到45.18亿元,服用患者累计达15.5万名。

为了让更多患者吃得起、用得上优质的国产抗癌药,凯美纳通过国家药品谈判降价54%(降价后为1399元/盒),2017年初正式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综合治疗费用。同时,自凯美纳上市起,贝达就针对使用6个月后仍然有效的患者,开展免费赠药项目。截至今年6月30日,发药总数达到321万盒,获得免费用药的患者达到56740人,赠药价值逾70亿元;凯美纳也成为执行医保谈判价格后唯一继续开展赠药项目的创新药。“我们要帮助更多患者用上好药。”丁列明说。

贝达药业“以价换量”效果初显。2017年,凯美纳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2%;2018年上半年,凯美纳销售继续放量,同比增长28.5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不过,凯美纳产品增收并未同步增利。对此,丁列明坦率地告诉记者:“凯美纳还没有真正实现 ‘量价挂钩’。”

丁列明还道出了抗肿瘤创新药普遍面临的困局,即“如何打通创新药市场准入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新版医保目录公布后,部分省市卫生主管部门未及时对“药占比”等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导致相当部分医院没有引进医保中的创新药,肿瘤患者只能在医院自费药房购药,或在社会化药店自费购药,没有真正享受到创新药进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的惠民政策。

贝达药业等创新药企业,不得不面对市场衔接困难带来的挑战。“公司正在积极拓宽医院进药渠道,完成医保目录执行的相关政策衔接,争取更多的病人实现在门诊、住院和药店配药能够报销的目标。”在丁列明来看,凯美纳销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储备的新药产品已形成梯队

市场更多的目光,聚焦于 “谁是下一个凯美纳”。

丁列明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在研药品项目进度表,公司在研项目超过30项,其中进入临床研究的有8项,主要针对抗肿瘤领域。至于“谁能接棒凯美纳”,丁列明笑着说:“X-396计划2018年年底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上市申请,CM082的Ⅲ期临床研究也在加紧推进当中。”

据了解,X-396是新一代ALK抑制剂,用于治疗有 ALK 突变的肺癌患者。目前该产品在中国、美国同步开展国际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有望今年底完成全球患者入组,同时今年年底将在国内完成二线治疗临床研究,提交新药上市申请。CM082项目是一款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靶点的口服抑制剂,其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谱性,可用于肾癌、胃癌等多种肿瘤及眼科领域的治疗。目前该产品也在开展针对肾癌的Ⅲ期临床,将在今年底完成患者入组。

由此可见,贝达药业储备的新药产品已形成梯队,各临床研究项目均在有序推进,Ensartinib全球多中心III期、MIL60项目III期、Vorolanib(CM082)肾癌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入组顺利,其他项目的临床研究也在按计划推进。其中,Ensartinib项目同步在国内外开展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这也是贝达药业第一次开展国际多中心的Ⅲ期临床试验。记者注意到,在细述一个个极为专业的研发项目时,丁列明的神情中流露出欣喜和自豪。

孵化新药的同时,丁列明正打造一个更大的创新药孵化平台——贝达梦工场。这将是继“市场销售、自主研发、战略合作”三驾马车之后,牵动贝达药业发展的第四驾马车。

据介绍,贝达梦工场是以贝达药业为基干的一个便利化、全要素、立体化、开放式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生物医药专业众创空间,0期项目已引进两家创新型企业,涉及干细胞研究、基因检测等,1期项目已经完成工程建设, 计划今年下半年启用。丁列明希望,未来能够将贝达梦工场的平台优势转化为产品线优势,为中国创新药产业赋能。

要成为总部在中国的跨国药企

就在上证报到该公司调研期间,国务院发出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抗癌患者 ‘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难题终于能够解决了。”这让丁列明备受鼓舞,“创新药市场准入的‘最后一公里’马上要贯通了。”

丁列明说,贝达药业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总部在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贝达将以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为目标,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体系。”在其看来,目前中国药品在国际市场份额较小,接下来,贝达的产品将走向国际市场。“不仅要在中国市场与国际产品PK,还要去国际市场与跨国药企产品PK。”丁列明认为,这才是中国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丁列明表示,目前中国医药企业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自主创新,发挥我们的成本优势,通过潜心研发,为中国的老百姓做出吃得起的好药;二是做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我们的仿制药必须要仿到位,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一致,才有可能替代进口药。”

贝达药业始终坚守在自主创新的一线。近两年,随着多个新药项目立项推进、进入临床试验,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37%。

人才培育,是贝达保持创新力的重要支点。当天接受本报采访时,丁列明身穿一件白色T恤衫,左臂印有贝达药业的标志,左胸前则是一个手形的飞鹰图案,写着“雏鹰计划”。他刚刚参加了“贝达雏鹰见面会”,与数十名今年加入贝达的优秀毕业生交流沟通。

据悉,这是贝达针对新员工开展的人才培养计划,助力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成长。雏鹰展翅,寓意着贝达药业会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