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7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迈普医学袁玉宇:
目标做“中国的强生”

2018-07-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迈普医学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袁玉宇

 

“生物3D打印的前景很美好。”迈普医学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袁玉宇说,未来,在个性化的精准医疗、人体组织器官的个性化重建领域,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能够在这些领域做好的,主要还是依靠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我们要做‘中国的强生’,沿着这个目标和方向去发展。”袁玉宇表示,生物3D打印是一项技术,也是迈普发展的一个基础,迈普希望从生物3D打印技术延伸至医疗器械的大领域。

⊙记者 朱文彬 ○编辑 祝建华

3D打印,现在听起来已经是个普通的科技类词汇,甚至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3D打印的小玩具等,在一些工艺复杂的制造业领域,利用3D打印技术也可以轻松打出模型来。

而用3D技术“打印生命”,听上去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前沿科技。在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内,这项技术已经不再远不可及。

日前,上证报记者走进了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迈普医学”),近距离感受3D“打印生命”跳动的脉搏。

十年从零到一的历程

迈普医学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袁玉宇,是一位80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帅气斯文。这让人很难相信他所创办的企业,已经将中国的生物3D技术带到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

2018年,是袁玉宇创办迈普医学十周年。发展十年间,迈普医学的技术及产品填补了中国再生医学领域的多项空白。6月底,迈普医学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即将迎来新的发展篇章。

“10年前的创业环境,比起现在要艰辛得多。”袁玉宇回忆,当时团队成员大多只有20来岁,没钱没经验,而且迈入的是即便在全球都少人涉足的领域,创业全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袁玉宇告诉记者,迈普最早做的是活体细胞3D打印技术,放眼全球也是第一家。但从经营企业的角度看,从最高端的领域开始并不太现实,商业化模式无先例可循。同时,在10年前,政府对生物科技或者医学创新领域仍不太了解,给予的支持也相对很少。

“当时广州市有个激励政策,对我们创业起到了一定帮助。”就是凭着有限的资金,袁玉宇及团队开始了困难的创业初始历程,创业前两年,团队吃饭的钱都得省着花,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研发之中。

从最高端最难的领域开始走不通,那就进行分解步骤;起步资金少得可怜,那就从做好一个产品开始。

袁玉宇及创业团队找到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可以快速实现产业化落地的、但又是一个创新性技术的切入口,即神经外科领域的纯材料打印。“没钱的时候,先考虑生存,不进则亡。”他说。

而在这个“无人区”,生物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扩大化、稳定性、质量规范、质量标准,在全球同样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摆在袁玉宇面前的困难还有,连相关的生产设备都没有。

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摸索。迈普不得不自己开发生产设备,由于缺少资金,连最基础的动物实验室都异常简陋,公司的实验、生产手册也是袁玉宇带领团队在会议室里一条一条编写出来的。

两年后,迈普的第一个产品开始进入临床,可行性得到验证并显示出领先的技术优势,顺利拿到了海外销售证。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在高值医疗器械植入领域,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出口,所以在国内根本找不到销售团队,袁玉宇又得从零开始,先从海外挖人,再逐步培养国内销售队伍。

现在的迈普,依托技术平台,临床、在研、预研的产品线已大为丰富,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做神经外科全产品线布局的企业。迈普医学突破性地开发出中国首个进入全球高端市场的再生型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睿膜 /ReDura ,远销60多个国家,应用超过10万例。

“五年内,我们希望做成神经外科的龙头企业。”袁玉宇颇为淡定的语气背后,更多的是自信。

此外,迈普还在进入口腔、止血等大外科领域。袁玉宇说,迈普不仅专注于生物3D打印领域,还将整合其他生物材料技术,并将切入到生物3D打印上游的设备制造领域。

创业十年,迈普度过了艰辛的时光,也赢得了诸多资本的注意。与此前到处寻求天使资本的境遇大为不同,袁玉宇说,现在想要投资迈普的资本,在排着长队希望介入。

探索“打印生命”

“这家公司是在打印生命。”2017年12月12日,美国《财富》杂志主编克利夫顿·利夫在《财富》杂志网站上刊文,将迈普医学称作是“中国生物技术牡蛎养殖场里一颗闪亮的珍珠”。

文章称,迈普医学的创始者们在生物打印领域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取得了不少非凡的成就,包括打印心脏干细胞并直接将其置于一只老鼠受损的心脏之上。

作为活体3D打印的开创者,迈普自主开发出了MP BIO-PRINT 3.0 3D细胞打印机,这是一款可任意定制的3D细胞生物打印机,细胞存活率高,突破了现有3D打印装备的打印精度、速度和效率等性能瓶颈。

迈普医学的愿景是“成为植入类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领先企业,提供卓越的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利用以生物3D打印技术为基础的再生医学技术平台,精确高效地制造出众多用于人体组织修复的新型植入式医疗器械,对患者因疾病和创伤而受损部位进行修复、替代及再生。

袁玉宇告诉记者,迈普最终想3D打印活体组织器官,这个非常前沿,目前在做大量研究工作。真正做到3D打印活体组织器官的移植,可能还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因为要涉及到干细胞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等很多复杂的交叉学科和技术。目前,迈普已经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不过,迈普在活体3D打印方面,找到了贴近市场的应用领域。“我们先在设备领域投入应用,建立了一个以设备为基础的研发平台,推进科研层面、临床研究层的应用。”袁玉宇介绍,通过这一平台,医生或者研究人员可将源自患者的肿瘤细胞在体外打印,打印后肿瘤组织植入小白鼠体内,从而模拟人体内的肿瘤,以此进行先期的模拟手术,或者用来测试哪些药物治疗更为有效,从而实现精准医疗服务,或者加速精准药物治疗研究。

袁玉宇分享了一个案例。2016年10月,深圳一位9岁的小女孩颅内底部有一个肿瘤需要手术,但血管、神经正好从肿瘤中间穿过,手术将极其复杂,当时北京、上海的医生都不敢为她做手术,手术风险太高。通过迈普3D打印的肿瘤模型,医生提前进行手术规划和“彩排”,最终,在一个2毫米的缝隙中,医生顺利完成了10多个小时的手术,小女孩得到了康复。

做“中国的强生”

迈普医学展厅内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3D打印,打出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

展厅内,一个个打印出来的细胞模型、全脑模型、心脏模型、血管模型、各式肿瘤模型等,栩栩如生,触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跳动。

“生物3D打印的前景很美好,但中国必须要有人来开拓。”袁玉宇说,未来,在个性化的精准医疗、人体组织器官的个性化重建领域,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能够在这些领域做好的,主要还是依靠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我们要做‘中国的强生’,沿着这个目标和方向去发展。”袁玉宇表示,生物3D打印是一项技术,也是迈普发展的一个基础,迈普希望从生物3D打印技术延伸至医疗器械的大领域。

袁玉宇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在高值植入性医疗器械耗材领域的实力仍然很弱。迈普在全产业链上的布局、多技术平台上的积累、整个产品开发体系的建设、全球市场的布局等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的铺垫工作。

他建议,政府在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面,应建立起市场支持创新的体系。希望政府能从产业发展全链条的角度,继续加强对创新的支持,更加重视产业后端、特别是市场准入方面的支持,开辟“绿色通道”让新技术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帮助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从而形成“市场支持创新-创新企业获得成功-扩大研发投入进行创新”的良性循环。

在人才建议方面,他希望政策上能够继续营造重视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在人才引进的评价机制上进一步加以完善,让更多人才坚定决心推动创新发展。

 ○

R

R

(参与调研人员:雷中校、朱文彬、李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