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21日

查看其他日期

天安新材吴启超:
三度转型 与全球一流企业同台竞技

2018-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吴启超:第三次转型是在2017年,也就是我们上市这一年。为了让消费者使用到更多的环保材料,我们将汽车上的一些技术分离到家装材料里,应用到整个居住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去做一个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所以下一步,我们会在整个经营模式上做一个改变,从一个单纯的材料制造商转向环保居住空间的综合服务商,形成属于天安的一个创新驱动。

“偏执”己见 成功破局

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吴启超在带领企业一次次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企业内部及外界的双重压力,但他深知,一个创新者的道路必然是孤独的,要打破外企的垄断格局,必须承受住外界的“敲打”。因此,他坚持在自己所选的道路上一走到底。

上海证券报:这些年里,您觉得最难熬、最彷徨的阶段是什么时候?

吴启超:应该是在2010年到2014年之间,也就是我们第二次转型的过程中。这4年几乎只有研发投入没有产出,大家都看不到未来,合作伙伴、员工、管理层没人理解你。他们认为一个中国企业怎么可能进入外企垄断的领域,有些高管甚至在这个时候退股了,尤其是在业绩出现下滑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彷徨。但我这个人又非常倔,我觉得中国需要像吉利、华为这样的一批企业,所以自己必须坚持做,虽然很难,但并不代表无路可走。

上海证券报:那最后您是如何成功破局,让所有人看到了曙光?

吴启超:我觉得首先在技术上不能输给竞争对手,只有攻克技术难关,我们和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才能做竞争。2013年3月,我们的产品用到了日产的天籁上。这款车的研发周期是3年,在这过程中,我们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我们只是接受了对方的订单,并没有购买他们的技术。我认为购买技术其实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只有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后来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技术,产品送到美国工厂时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也成为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上海证券报:回头来看,您觉得天安的一次次转型,对于企业本身或是所处的行业而言,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吴启超:对企业来说,必须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在别人都在扩产的时候,你要预知到你的对手下一步会怎么走,而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规避同质化竞争。如果要走向资本市场,我们还要对成本进行规范,规范的程度要比别人高,这个时候就要走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我们并没有转到另外一个行业去,只是在这个时候提升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外企垄断的领域,让我们在汽车内饰材料方面大大缩小了和世界一流企业间的差距,在技术上可以和外企同台竞技。

不断创新 引领行业

经过多年打拼,吴启超用“宠辱不惊的偏执狂”来形容自己,因为所选的行业领域让自己拥有了比一般人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让自己拥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去年9月,天安新材正式登陆A股,但吴启超并未因此而满足。他表示,企业上市只是一个驿站,并不是终点站,要在资本市场的海洋里遨游,就必须不断学习。

上海证券报:据说公司上市当天您只兴奋了几分钟,为什么?

吴启超:这可能跟性格有关,或许是自己经历过一些人生的磨难,对好多事情不会感到大喜大悲。上市只是一个驿站,而不是终点站。能够进入资本市场上的企业都不差,而我们作为一个资本市场新兵,规模不大,行业又比较传统,在这样一个状态下,进入资本市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未来只有不断学习,加强对企业经营的规范,才能驾驭这个企业。

上海证券报:您觉得企业上市后,该如何保持自身的优势,使公司业绩不断增长?

吴启超:我觉得企业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健全的机制才能吸引人才,你的产品才能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目前我们安徽工厂正在投产中,新的产品也在开发之中,未来在汽车产品方面,我们每年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在全屋定制家具上,随着新产品的投放,也会逐步打开新局面。

上海证券报:未来在整个行业集中度提升方面,您有哪些考虑?

吴启超:这个市场很大,我们现在在这个产业里面的材料还是相对比较传统的,可能会更注重商业模式的变化。未来我们将做大装修、家具市场的份额,形成一个全空间的环保空间。当我们的环保材料可以全部应用到这个环保空间里时,我们将成为这个行业的颠覆者和引领者。

上海证券报:您如何看所处行业的未来?在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天安新材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吴启超:在中国,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未来政府对模块化装修、精装房这些都是鼓励的,甚至还有补贴。在明确行业发展的趋势后,如果我们能够解决产业技术难点,在单品类上有所突破,我们就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集成者、标准的制定者,这是我们要努力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