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 基金·基金一周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27日

查看其他日期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
逆向投资者?

2018-08-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1964年,约翰·内夫成为温莎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在1964年至1981年美国股市低迷的17年间,约翰·内夫却和温莎基金一起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以至于温莎基金在1980年代中期不得不对新的投资者封闭。在约翰·内夫1995年退休的时候,温莎基金的规模超过110亿美元。

约翰·内夫总会在股价低迷时买进,在价格大幅超出正常价格时卖出,是一个典型的逆向投资者。约翰·内夫形容自己是一位“在低市盈率的价格下,从好行业中买入好公司”的人。他懂得价格是关键,回报是由最初支付的价格决定的。所以,当市场抛弃、害怕、厌恶一家公司的时候,投资者就该入场,当然前提是——这是一家好公司。

《约翰·内夫的成功投资》中推荐了约翰·内夫最喜欢的两个投资策略:一是在公司曝出坏消息、股价遭受重创后买入;二是假如公司属于热门行业,会用“间接的方式”介入该行业。比如石油公司股票价格太贵,他会买入相对便宜的钻井管道厂商的股票 。

约翰·内夫选择的股票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市盈率一定要低,而且必须保持有高股息率。通常,他会要求投资组合的市盈率比整个市场的市盈率至少要低1/3,同时会要求组合中的股票平均股息率超过2%。他也会观察股票其他方面的特征,比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现金流的状况、管理层以及公司产品的前景。

约翰·内夫认为,投资者想要战胜市场,股息率是最不应该被忽视的指标。他创立了一个“终极公式”来总结:用盈利和股息的增长率之和去除以市盈率来得到一个数值,然后用这个数值来控制投资组合。这样,即使市场的盈利增长高于他的投资组合,他的投资组合也能得到更高的回报。

约翰·内夫和价值投资者的共同之处是非常重视ROE这个指标。他平均持股时间在3年左右,强调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和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测,这是他的“终极公式”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他自身投资逻辑的体现。

至于卖出策略,约翰·内夫则认为卖股票不能等股价涨到顶点。他从不把一只股票的升值预期发挥到极致,如果预期总涨幅100%,他常常在上涨了30%左右就开始卖出,在上涨60%左右几乎全部抛出。

通过这种策略,温莎基金能够锁定收益区间,在股价虚高时往往可以及时抽身而退,当然有时也会卖得过早。1994年在接受《吉普林格尔个人理财杂志》采访时,约翰·内夫说:“大家总觉得,没等到最高点就出手就是犯了错误。而我认为,我们没那么聪明。”

这些方法都是约翰·内夫的投资密码,在31年职业生涯中取得的投资回报让他成为华尔街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