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8-08-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公司代码:600029   公司简称:南方航空

2018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反映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指标:

√适用□不适用

关于逾期债项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数据摘要

注:表格中若出现合计数与所列数值总和不符,为四舍五入所致。

3.2 机队信息摘要

截至2018年6月30日,本集团机队规模、机队结构、机龄及飞机交付和退出情况如下:

单位:架

3.3 2018年上半年业务回顾及下半年经营计划

3.3.1 2018年上半年业务回顾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延续稳步回升势头,但美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长态势有所分化,其中美国经济稳步增长、保持渐进加息节奏,欧洲经济复苏动能减弱,日本经济景气度提升,新兴经济体复苏分化。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内需消费驱动经济增长。中国民航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市场需求良好,供求关系相对稳定,国内航空旅客运价改革持续推进,全国航班正常率达79.52%,同比提高8.33个百分点,全行业旅客运输量2.97亿人次。

面对油价同比大幅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等严峻的外部环境,本集团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报告期内,本集团安全形势保持平稳,运行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改革创新加速推进,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公司被SKYTRAX评选为“全球最杰出进步航空公司”,并获得Brand Finance 2018年全球航空公司品牌价值榜排名第6。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经营收入人民币67,555百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3,101百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运营安全

报告期内,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地面代理整治、资质能力排查”等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主动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检查,使安全检查常态化、全覆盖。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安全飞行134.5万小时,通用飞行6,006小时。截至报告期末,我们连续保障了224个月的飞行安全和289个月的空防安全。报告期内本公司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首次颁发的“飞行安全钻石二星奖”,继续保持着中国最好的航空公司安全记录。

枢纽网络

报告期内,我们加快推进广州-北京“双枢纽”战略落地,持续推进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项目建设,高效组织推进雄安航空筹建;我们持续深耕“广州之路”建设,完成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转场运行,从智能化、国际化、人性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广州枢纽运营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我们持续拓展国际航线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新开武汉-伦敦、北京-哥打基纳巴卢、武汉-大阪、沈阳-曼谷、杭州-卡利博,加密广州-阿德莱德、广州-普吉、广州-槟城等国际航线。报告期内,广州枢纽中转旅客量达到212.1万人次,枢纽效应不断显现。

运行服务

报告期内,我们整合运行资源,再造运行体制机制。报告期内,本集团飞机日利用率9.78小时,同比提高0.03小时,航班正常性持续提升。服务方面,我们结合空地全流程改善旅客体验,以南航香氛、南航声音、“木棉国际”精品航线、南航精品休息室等特色项目打造南航服务品牌。报告期内,本公司旅客短信测评满意率达96.96%,继续保持行业内领先的运行服务水平。

市场营销

报告期内,我们稳步提升航线收益水平,辅助收入大幅增长,春运实现良好经营业绩。我们将新增运力重点投放国内市场,维持较高的票价水平,大力拓展辅助产品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常旅客及大客户销售持续增长,南航明珠会员规模达3,606万人,同比增长12.4%,厦门航空会员人数1,051.6万人,同比增长16.6%,大客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强化电子直销经营模式,直销收入达人民币328.27亿元。货运方面,我们依托货运信息化系统,开拓高端产品提升收入品质。报告期末,本集团货运收入人民币44.99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国际腹舱收入人民币8.21亿元,同比增长14.19%。

创新合作

报告期内,我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出大运行管理体系改革方案,在运行、飞行、市场营销等方面重构管控模式,打造具有鲜明南航特色的大运行管理体系,紧抓运行效率提升,带动安全管理、机队运行、经营业绩、航班正常性以及公司品牌整体提升。我们对标行业先进,优化手册管理,推进考核纵向到底,实现规范化管理;持续深化与厦门航空、四川航空的全方位合作,推动“南航系”一体化深入发展;“南航e行”项目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一机在手,全程无忧”,首推选座值机、人脸识别、预订餐食、自助退改等行业领先的拳头产品,e行平台访问量超1.6亿人次、社交媒体粉丝总数超2,700万;重点加强与天合联盟成员在中欧航线上的联营合作,持续深化与美国航空在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航线网络等领域的合作。

公司治理及社会责任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党建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我们在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提升公司整体规范运作水平。我们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提升董事会的决策质量和效率。本公司董事会入选《财富》“中国最佳董事会50强”。

报告期内,我们以“航空引领、产业带动、教育固本、关爱救助、阳光扶贫”为工作模式,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我们持续推动节能减排、绿色飞行,倡导低碳出行。 2018年4月,根据中国民航局规定,本公司圆满完成欧盟碳交易2017年履约工作。

3.3.2 2018年下半年经营计划

2018年下半年,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由此带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逐步上升,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增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中国民航业也面临油价持续升高、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造成航空公司短期经营业绩波动等诸多挑战。市场需求方面,国内民航需求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民航总体客运量维持10%以上的增速,全年承运旅客预计达6.12亿人次。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守住安全底线,提升运行效率,深挖经营潜力,持续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全年经营目标,为股东带来更好的回报。

运营安全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归零”意识,加大安全投入力度,确保安全平稳可控。要准确把握安全风险点,积极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要持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排查,把安全压力传导到每位员工;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本集团要确保实现2018年全年航空安全。

枢纽网络

我们将加大广州-北京“双枢纽”建设力度。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统筹区内各机场投入;要加快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项目建设,加紧推进雄安航空各项组建工作。持续打造乌鲁木齐、重庆区域枢纽,谋划打造国内和海外重点市场区域中心。2018年下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公司航线网络布局,已开通广州-三亚-伦敦航线,计划新开广州-罗马等航线,加密广州到澳洲、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的航线。

运行服务

我们要持续提升机队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大运行管理体系,强化总部运行管理能力,加快分子公司运行配套制度建设;要着力改善旅客乘机体验,从提高航班计划可靠性,合理安排备份运力等方面,大力提升航班正点率;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带动服务质量整体提升,重点开展优化广州枢纽中转流程、完善行李追踪功能、推出国内首家全渠道客票自助退改签业务、建设“美丽客舱”、提升机上餐饮等服务提升工作。

市场营销

我们要切实抓好重点市场及热点时段,牢牢把握局部市场热点,在旺季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收益品质。2018年下半年,我们要持续推进营销体系大区制改革,完善工作流程;要优化运力结构,重点投向国内市场,结合政策变化提高票价水平;要加强产品开发提升辅助收入;要抓好国际航线营销,强化两端客源补给和国际合作;要充分挖掘公司海外营销能力,加强对当地市场的开发。货运方面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抓好货运旺季营销工作。

发展创新

我们要稳步推进大运行管理体系建设,逐步理顺管理流程,持续提升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能力水平;要根据大运行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完善相关手册,强化手册检查考核,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水平;要加强与厦门航空、四川航空战略及市场协同,统筹考虑机队网络规划、市场布局,加大机务维修、地面服务、平台共用等合作,提升“南航系”整体实力;要持续完善“南航e行”平台建设,加快整合信息系统资源,完善系统接口实现互联互通;要加大联盟内外合作力度,强化中欧合作,持续拓展与美国航空合作的宽度与深度。

3.4 主营业务分析

3.4.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报告期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影响。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本报告期内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现金支出同比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报告期偿还超短期融资券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

研发支出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报告期内研发人数增加所致。

3.4.2 其他

(1) 公司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3.5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6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3.6.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百万元

3.6.2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 2018年 6月 30日,本集团受限制的货币资金约为人民币106百万元。

截至 2018年 6月 30日,本集团以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 91,023百万元的飞机,人民币197百万元的飞行训练设备,人民币 18百万元的投资性房地产,人民币89百万元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应付融资租赁款及长期借款的抵押物。

除上所述,本集团无其他受限资产情况。

3.6.3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7 投资状况分析

3.7.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018年6月29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以通讯方式召开临时会议,审议批准公司以现金和资产出资人民币100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雄安航空。详情请参见公司于2018年6月30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上交所网站披露的《南方航空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

3.7.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018年3月21日,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航空与波音公司签署《B737MAX飞机购买合同》,向波音公司购买 20 架 B737-8 飞机和 10 架 B737-10 飞机。详情请参见公司于2018年3月22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上交所网站披露的《南方航空关于控股子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购买飞机的公告》。

3.7.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 上述权益工具投资是本公司出于战略目的而计划长期持有的投资,因此本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因采用新金融工具准则,本公司按其公允价值调整2018年1月1日其他综合收益。

** 于2018年1月1日,本公司将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转入未分配利润。

3.8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3.9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3.9.1 本集团六家航空子公司主要运营数据:

注1:厦门航空运营数据包含其控股子公司河北航空、江西航空运营数据。

注2:雄安航空尚在筹建中,暂无可提供的运营数据。

3.9.2 控股公司情况分析

1)厦门航空

厦门航空成立于1984年8月,注册资本人民币8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车尚轮。本公司持有厦门航空55%股份,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厦门航空34%和11%股份。

截至2018年6月30日,厦门航空(包括河北航空和江西航空)机队共有飞机200架。报告期内,厦门航空(包括河北航空和江西航空)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8.1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20.65%;实现旅客运输量1,714.13万人次,同比增长14.55%;实现货邮运输量13.35万吨,同比增长 7.05%;平均客座率为80.61%,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平均载运率为66.89%,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厦门航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4,261.62百万元,同比增加15.76%;营业成本人民币13,295.47百万元,同比增长22.68%;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07.73百万元,同比下降46.74%。截至2018年6月30日,厦门航空总资产为人民币44,275.32百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8,581.30百万元。

2)汕头航空

汕头航空成立于1993年7月,注册资本人民币2.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肖立新。本公司持有汕头航空60%股份,汕头航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汕头航空40%股份。

截至2018年6月30日,汕头航空机队共有飞机15架。报告期内,汕头航空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9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8.7%;实现旅客运输量158.0万人次,同比增长4.39%;实现货邮运输量0.93万吨,同比增长 1.13%;平均客座率为79.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平均载运率为71.9%,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汕头航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10.98百万元,同比增长6.75%;营业成本人民币996.86百万元,同比增长6.54%;净利润人民币4.79百万元,同比增加144.19%。截至2018年6月30 日,汕头航空总资产为人民币1,382.39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984.54百万元。

3)珠海航空

珠海航空成立于1995年5月,注册资本人民币2.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志学。本公司持有珠海航空60%股份,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持有珠海航空40%股份。

截至2018年6月30日,珠海航空机队共有飞机12架。报告期内,珠海航空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4.57%;实现旅客运输量99.80万人次,同比增长6.25%;实现货邮运输量0.66万吨,同比下降10.45%;平均客座率为82.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平均载运率为73.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珠海航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59.34百万元,同比增长2.46%;营业成本人民币720.49百万元,同比增长10.53%;实现净利润人民币0.93百万元,同比下降97.17%。截至2018年6月30 日,珠海航空总资产为人民币1,241.98百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869.68百万元。

4)贵州航空

贵州航空成立于1998年6月,注册资本人民币9.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易红磊。本公司持有贵州航空60%股份,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贵州航空40%股份。

截至2018年6月30日,贵州航空机队共有飞机21架。报告期内,贵州航空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4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38%;实现旅客运输量173.28万人次,同比增长5.97%;实现货邮运输量1.31万吨,同比增长 3.16%;平均客座率为80.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平均载运率为73.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贵州航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346.63百万元,同比增加0.76%;营业成本人民币1,200.11百万元,同比增加6.86%;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2.65百万元,同比下降76.06%;截至2018年6月30日,贵州航空总资产为人民币2,186.61百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752.26百万元。

5)重庆航空

重庆航空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本人民币1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德俊。本公司持有重庆航空60%股份,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重庆航空40%股份。

截至2018年6月30日,重庆航空机队共有飞机19架。报告期内,重庆航空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2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9.67%;实现旅客运输量178.52万人次,同比增长19.15%;实现货邮运输量1.04万吨,同比增长 9.52%;平均客座率为82.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平均载运率为70.1%,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重庆航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291.32百万元,同比增加22.31%;营业成本人民币1,181.47百万元,同比增加17.70%;净利润人民币18.34百万元,同比增加204.98%;截至2018年6月30日,重庆航空总资产为人民币1,798.29百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222.87百万元。

6)河南航空

河南航空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册资本人民币6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裴爱州。本公司持有河南航空60%股份,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河南航空40%的股份。

截至2018年6月30日,河南航空机队共有飞机31架。报告期内,河南航空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9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8.81%;实现旅客运输量295.83万人次,同比增长21.99%;实现货邮运输量2.19万吨,同比增长 2.07%;平均客座率为82.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平均载运率为76.2%,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河南航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247.83百万元,同比增长21.72%;营业成本人民币1,931.01百万元,同比减少18.81%;实现净利润人民币86.09百万元,同比增加910.45%;截至2018年6月30日,河南航空总资产为人民币4,852.07百万元,净资产为人民币4,297.16百万元。

3.9.3 其他主要参股公司情况

注:除另有说明外,以人民币列示。

3.10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11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财政部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颁布以下准则: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

(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修订)》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

(3)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关于权益法下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0号——关于以使用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折旧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关于关键管理人员服务的提供方与接受方是否为关联方》;

(4) 《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

本公司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上述会计准则修订及解释,具体影响详见财务报表部分附注二(32)。

3.12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