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20年:调控中的“居住”回归
⊙记者 刘向红 张良 ○编辑 邱江
经过大半年的“陪跑”,等房子结婚的长沙小伙王红(化名)终于通过公开摇号买到了心仪的房子,“如果不是楼市调控新政,我可能今年都买不到房。”
王红所指的新政是长沙市6月25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该新政目前在全国楼市中可谓最严——限售期达4年、暂停企业在限购区购房、2年内离婚按婚前拥有房产政策执行……
从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中国楼市已迈进第20个年头。这20年,楼市调控一直如影随形,从最早的“国八条”到“新国八条”,从“国十条”到“新国十条”,从限购、限贷到限价、限售限商,从“史上最严”到“没有最严,只有更严”,调控可谓无处不在。
但九九归一。所有的调控最终回到了一个方向:房子是用来住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转的选择。随着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全面展开,共有产权深入探索,以及正在路上的房地产税制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将实现“住有所居”“居有品质”的愿景。
不断改善的居住条件
“安居乐业,长养子孙”“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房子住,有环境好的房子住,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梦想。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楼市调控,就不会有阿拉老百姓住房的改善。”1980年出生的上海市民靳先生感受颇深地对记者说。
靳先生4岁时和父母住在静安区一个7平方米的石库门厢房里,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后来,父亲单位解决困难职工住房问题,分到了普陀区一套建筑面积43平方米的公房。1998年,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靳先生的父母把福利房卖了,换成闵行区的一套商品房,建筑面积70平方米,一家人的住房条件才稍微缓解。
其后,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上海更是大兴土木,一幢幢住宅楼拔地而起,排队购房随处可见,房价也是水涨船高。“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又想换个更大面积的房子,但口袋的钱不够。”靳先生说,2006年、2007年楼市密集调控,短时间内量价齐跌。“趁着调控的机会,2007年,一家人东拼西凑,通过首付的方式,购买了位于青浦的联排别墅,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当时均价每平方米1万元。”
至此,靳先生一家人住房条件才真正改善。几年后,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的逐步宽裕,靳先生家又买了一套小三房用于出租。
类似靳先生的情形在全国不胜枚举。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从1998年到2018年,这20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解决了中国人住房短缺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6平方米。到2017年末,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6.7平方米,居民住宅成套率达97.3%。如果放大到全国来看,1998年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9.3平方米。到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8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
房地产投资规模也大幅增长。1994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只有1796亿元,到2017年已达10.98万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近17亿平方米,销售总额13.37万亿元。
几经反复的楼市调控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调控开始出现,并几经反复,先后动用了货币、信贷、税费、土地等多种政策工具。
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出现过热苗头。“当时对投资需求完全没有限制,二手房交易,除了印花税、契税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税收,还可以做转按揭。交易十分火爆,2004年一年内,有一套房子在同一家中介门店被卖了6次。”中原集团研究总监刘渊说。
然而,“好”景不长。2005年、2006年、2007年,“老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五条”“信贷管理”等调控措施相继出台。上海的调控更为严厉,对不满2年的二手房交易征收5.5%的营业税、停止转按揭、延长过户时间等。在不断加码的调控下,投机(资)客逐步消散,楼市开始降温。据刘渊回忆,深圳、上海等热点城市房价先后下跌,一年不到,上海二手房价累计下跌17%。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