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8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08-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000153 证券简称:丰原药业 公告编号:2018-017

2018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 否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

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540.7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21%;实现营业利润5,930.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8%;实现利润总额5,974.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08.1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56%。

(2)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3)主营业务构成情况

单位:元

(4)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①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制、药占比管控等医药行业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对医药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公司存在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公司将密切关注医药行业政策的变化,并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的优势,积极调整营销模式,努力提升产品销量。

②公司注重新药研发,近年来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但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公司存在新药研发最终能否通过审批的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新药研发工作,以科学规范化的药品研发管理机制积极组织实施产品研发,并积极寻求科研合作,努力降低研发风险。

2、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一会计期间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本公司与安徽邦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业生物”)经友好协商签署《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双方约定投资设立合资企业“安徽丰原邦业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833 万元。其中,本公司以 500 万元现金出资,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60%;邦业生物以蛋白酶 K 的专有技术及全部生产技术作价333 万元作为出资,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40%。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何宏满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股票简称:丰原药业 股票代码:000153 公告编号:2018—016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十九次(临时)董事会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于2018年8月27日在公司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通知于2018年8月22日以送达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发出。在保障所有董事充分表达意见的情况下,本次会议采用现场和通讯方式进行表决,应参会董事9人,实际参会表决9人,其中公司独立董事杨敬石先生以通讯方式进行表决。公司全体监事和其他高管人员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公司董事长何宏满先生主持。会议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经与会董事认真审议,并以记名式书面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如下议案:

一、通过《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同意票9票,无反对和弃权票。

本次半年度报告的具体事项请详见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刊登的《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二、通过《关于公司无为药厂新建年产1000万袋腹膜透析液项目的议案》。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公司无为药厂输液类产品生产技术优势,加大治疗性、营养类输液品种开发生产,公司决定在无为药厂新厂区(无为县通江大道188号)新建年产1000万袋腹膜透析液项目。该项目设计两条生产线,总投资约为人民币12,020万元(含技术开发费)。

同意票9票,无反对和弃权票。

该项目具体事项详见《关于公司无为药厂新建年产1000万袋腹膜透析液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18-018)。

三、通过《关于注销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的议案》。

为加强公司目标考核管理,优化公司内部组织机构,提高公司管理运营效率,公司决定对所属分公司“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进行注销。

同意票9票,无反对和弃权票。

具体事项请详见《关于公司所属分公司注销的公告》(公告编号:2018-019)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股票简称:丰原药业 股票代码:000153 公告编号:2018—018

关于公司无为药厂新建

年产1000万袋腹膜透析液项目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投资概述

1、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公司无为药厂输液类产品生产技术优势,加大治疗性、营养类输液品种开发生产,公司拟在无为药厂新厂区(无为县通江大道188号)新建年产1000万袋腹膜透析液项目。

2、2018年8月27日,公司召开第七届十九次(临时)董事会,以9票同意、无反对和弃权票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无为药厂新建年产1000万袋腹膜透析液项目的议案》。

3、根据《公司章程》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该项议案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4、该投资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

二、投资主体基本情况

公司无为药厂为本次投资项目的实施主体,其基本情况:

名称: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无为药厂

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营业场所: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通江大道188号

负责人:胡宝文

经营范围:大容量注射剂生产

公司无为药厂主要生产葡萄糖等载体类输液、氨基酸系列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脂肪乳系列注射液、聚明胶肽注射液、洛美沙星、甲硝唑、甘露醇等多个品规的输液制剂。

三、项目基本情况

新建年产1000万袋腹膜透析液项目所生产的腹膜透析液产品主要用途为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临床主要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顽固性心力衰竭及顽固性水肿等。

1、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利用无为药厂新厂区内预留土地,新建两条腹膜透析液生产线,项目总投资约为人民币12,020万元(含技术开发费),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2、项目环评事项

该项目环评事项已获无为县环境保护局审批通过。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无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要求,运营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经采取相应措施后,可实现达标排放,从环境影响角度考虑,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3、项目建设进度

该项目预计2018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建设期15个月。

四、项目投资对公司的影响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公司非同质化输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

五、投资风险

该项目投入运营后可能受到技术及市场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项目实施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六、备查文件

公司第七届十九次董事会决议。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股票简称:丰原药业 股票代码:000153 公告编号:2018—019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所属分公司注销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会议审议情况

经2018年8月27日召开的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注销本公司所属分公司“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分公司”)。

二、合肥分公司基本情况

名称: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营业场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大连路16号

负责人:张军

成立日期:2001年6月20日

经营范围:药物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三、注销原因及对公司的影响

为加强公司目标考核管理,优化公司内部组织机构,提高公司管理运营效率,公司决定注销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合肥分公司注销后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四、备查文件

公司第七届十九次董事会决议。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