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9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解析上海自贸区“试验田效应”:
5年127项创新复制推广到全国

2018-09-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图为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区

⊙记者 王宙洁 王文嫣 ○编辑 林坚

以上海市2%的面积,创造了上海25%的生产总值、4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这是上海自贸区创造的奇迹。

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在浦东挂牌。5年来,它为国家试制度,累计有127个创新事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也为地方谋发展,是世界更密切贸易往来的见证者、全面开放方案的拓新者。

因改革开放而生,如今的浦东新区正站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之上,探索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也为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注入更多创新元素。自贸港呼之欲出,“升级、引领、转化”的制度创新愿景正将3.0版自贸区的蓝图徐徐展开……

大胆试 大胆闯

为企业带来丰硕“获得感”

从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办公地到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外国人服务“单一窗口”递交材料,尽管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经办人员还是乐于前往,因为在这里的“单一窗口”,可以同时办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出证时间也缩短了好几个工作日。

对“单一窗口”有着高评价的企业还有大发柴油机(上海)有限公司、爱思开实业(上海)有限公司等。它们都先后将公司受理点由自贸区外变更至保税区域内。

企业青睐的背后是自贸区不断作出的制度创新探索。

今年6月,“单一窗口”迎来进一步功能升级,形成了3.0版。容缺受理、联动审批,办结时间比以往至少可缩短14个工作日。口岸货物申报和船舶申报100%通过“单一窗口”办理,企业申报数据项在船舶申报环节缩减65%,在货物申报环节缩减24%。据测算,这为企业节省成本超过20亿元。

类似的探索还包括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2016年7月,浦东在全国率先启动MAH制度改革。这打通了药物创新研发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18年5月15日,浦东共受理32家申请人申报的MAH试点申请51个品种,受托方9个,31个1类创新药。

2017年自贸区率先启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试点,推进自贸区准入便利化水平再提升。

职能部门的“大胆试、大胆闯”令改革成果带给企业丰硕的获得感。

成立于2011年的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专注于“全球首创新药”的研发和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作为MAH的试点企业,公司不用自建生产线,而通过委托其他药品生产企业来生产自己的产品。这样一来,公司得以把有限的资金全部集中到临床研发中,而如果自己建厂,不仅需要占用资金1.5亿元,而且至少需要2年时间。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