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道工厂到世界输变电行业领跑者 特变电工:“中国制造”
第三张名片是如何炼成的
|
从街道工厂到世界输变电行业领跑者
特变电工:“中国制造”
第三张名片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 徐晶晶 ○编辑 李魁领
从乌鲁木齐市出发,沿着乌奎高速向北30多公里,从昌吉市匝道出口驶出高速公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特变电工研发大楼。走进特变电工总部,正对大门的国际会议中心已被确定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中亚科技论坛永久会址。
特变电工是如何从一家资不抵债的街道工厂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领跑者,并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新跨越,使特高压输电成为“中国制造”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名片?
改革:特变电工蜕变之源
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机遇,特变电工从未“踏空”过。
特变电工的前身是昌吉市变压器厂。1988年,这家厂子资产仅有15.8万元,资不抵债73万元,银行存款200元,年销售收入不足10万元。那时,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仅26岁,他租赁承包了这家街道小厂。
没有市场、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经过反复论证,工厂定位于生产制造“大企业不愿意干、小企业干不了”的特种变压器产品,走差异化发展的创业之路。另一方面,工厂大胆进行制度改革,实行层层承包经营,打破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实施计件绩效工资,按劳取酬。同时,工厂变革人事管理机制,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并根据工作绩效情况实行能上能下的干部任职制度。
1993年初,特变电工率先在全国变压器行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组建了新疆特种变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运作逐步规范后,公司又开始了新的征程:筹划上市。特变电工筹划有朝一日走上“产业经营+资本运营”的双轮驱动发展之路。
1997年6月18日,梦想照进现实,特变电工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公司提出了“一个立足,两个面向”的发展战略,即“立足新疆,服务于新疆经济的发展;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发展。”
特变电工走出新疆,一度重组了多家老牌国企。2000年,特变电工投资约1亿元,重组行业排名第四的衡阳变压器厂。仅1年时间,衡阳变压器公司便由改制前的亏损实现盈利,员工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尝到甜头的特变电工又重组我国最早从事高压电缆研制的山东泰山线缆厂,并成立鲁缆公司。
之后,特变电工又推出一个大手笔,重组有近7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变压器之父”的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鲁缆、沈变也相继实现盈利。这一时期,公司不仅建立了遍布30余个省市的营销网络,还把产品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特变电工总裁黄汉杰介绍,通过资本市场的支持,公司实现了由地域性小企业向跨国性企业的跨越,从只能生产低端产品的小加工企业,成长为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特变电工的发展,是资本市场推动我国民族工业成长,培育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自我发展体系、自主品牌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真实写照。
创新:特变电工制胜之钥
全球第一条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线路——昌吉-古泉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建设。正负800千伏以上的高端换流变压器只有中国、德国、瑞典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特变电工中标昌吉-古泉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站全部14台高端换流变压器。
2018年6月21日,由特变电工研制的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在新疆昌吉市发运。国家电网公司监造代表李大广表示,±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的制造在国内尚属首次,有很多未知的问题,但特变电工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生产全过程可控在控。首台产品每一项性能参数都满足了技术协议要求,超出国家标准。
这只是特变电工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从不到10千伏的变压器到目前全球等级最高的±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特变电工持续支持研发创新。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4%左右用于自主创新投入,建有国家唯一的特高压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输变电、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公司先后荣获我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8项,行业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200项。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科学的经营体系。回首30年的发展历程,特变电工始终坚持将“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其中,坚定不移地用党的方针政策为企业发展把脉定向。
从1988年创业之初的1个党支部、3名党员,发展壮大到现在下设13个党委、2个党总支、75个党支部、9个海外党支部,4200余名党员的大型企业党委。
在公司走访时,记者发现党员们都佩戴着党徽。公司实行党员挂牌上岗,在重点领域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各类优秀团队100%是由党员担任负责人,团队核心成员60%以上是党员。党员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头雁效应”。
走出去:特变电工腾飞之翼
1997年,厚积薄发的特变电工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回首“走出去”历程,特变电工经历了从走出新疆、借船出海,到单机出口,到提供系统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再到带动中国电力标准技术输出的转变。
特变电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全球化布局。截至2017年底,特变电工在全球设立了100多个办事处,在印度建立了特高压产品研制基地,在塔吉克斯坦建设了能源矿产基地。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公司国际市场签约取得新突破。截至2017年末,公司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正在执行尚未确认收入及待履行的合同金额超过60亿美元。
长期以来,特变电工致力于振兴民族工业,在全球宣传推广自主品牌、输出高新技术产品和中国技术标准,在国际电力能源行业逐步树立了中国民族装备制造业品牌。据世界品牌实验室数据显示,特变电工品牌价值逾500亿元,排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7位。
公司先后为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安哥拉、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提供了涵盖项目的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培训服务等环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这带动了我国技术、制造、劳务、装备等方面的全面输出,推动了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新跨越,使特高压输电成为“中国制造”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名片。
未来,特变电工还将大力开展与非洲、中东、南美等国家的合作,力争在能源互联网方面有更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