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1月22日

查看其他日期

达晨财智刘昼:坚守创投18年 只做能力圈内事

2018-1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刘昼

“达晨力求做到不追风口,提前布局,大家非常拥挤地过桥的时候,我们要冷静。”刘昼表示,“投资决策的错误是最大的错误之一,我们宁可错过,不可做错。”另外,达晨财智有一套深入骨髓的投资哲学,即跟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前进,“以外资的眼光看项目,内资的手法做项目”。换言之,就是用超前的眼光、务实的手法,找寻中国的新兴经济、新兴领域与新兴产业,并与之相伴成长。

⊙记者 夏子航 ○编辑 郭成林

他被视为创投领域的“拓荒者”,更被称为投资圈的“老中医”;他用近20年的坚守、稳健与智慧,书写出一个“创投湘军”的动人故事。他就是深圳市达晨财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

2000年,刘昼受电广传媒委派,南下“拓荒”。这位财务出身、格外谨慎的湘西人拿出“破釜沉舟”的气概,当年就把上市公司“总裁助理饭碗”给停了,自此寄身子公司达晨。困顿之际,“我不得不画饼充饥,用梦想留人。”刘昼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18年后的今天,达晨财智成为本土最具影响力的创投机构之一。达晨财智共管理20期基金,管理资金总规模近300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近500家,成功退出130多家,其中75家企业成功IPO。

表象与数字之下,达晨“行远而常新”。秉持“撬动资本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遵循最朴素的投资逻辑,刘昼和他领导下的达晨财智逐渐成为创投圈不一样的“花火”。

咬定新经济 看好消费服务与智能制造

达晨财智一直偏爱新经济、科技创新、新兴实体产业。相比其他创投,达晨财智偏爱智能制造业,具体涉及工业4.0、高端装备等。刘昼表示:“我们要持续投资制造业,扎扎实实投资那些具有核心技术优势、自主创新的中国高端制造业。”

达晨财智有一套深入骨髓的投资哲学,即跟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前进,“以外资的眼光看项目,内资的手法做项目”。换言之,就是用超前的眼光、务实的手法,找寻中国的新兴经济、新兴领域与新兴产业,并与之相伴成长。

“推进科创板与注册制试点,这对创投来说肯定是好事,使得创投退出渠道更加丰富。”刘昼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更重要的是,“这对中国原创高科技发展是一个大的推动。”

此前,证监会负责人就设立上交所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答记者问时表示,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11月14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正加速推进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的方案与制度设计。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科创板争取在明年上半年见到成效。

刘昼认为,推进科创板与注册制试点将对中国原创技术、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产生较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这是大方向、大趋势。”

实际上,达晨财智一直偏爱新经济、科技创新、新兴实体产业。据介绍,达晨财智当下聚焦消费服务、智能制造、TMT、大数据、医疗健康、节能环保、军工等领域。

“可以说,上述方向也是我们未来的持续方向,其中,以消费服务、智能制造、TMT占比最大。”刘昼表示,“拿消费服务来说,综合历史规律及现状来看,在各类外部因素下,中国内需会大发展,以服务中国内需为主的消费服务业将是未来10年的主流,这个赛道要及早占住。”

刘昼认为,达晨财智所投企业尚品宅配即是新旧动能转换、消费服务升级的典型案例。披露显示,尚品宅配目前实现了全屋家具的个性化设计、规模化生产,截至2018年6月底,其直营店总数已到93个,加盟店总数已达1755个。

相比其他创投,达晨财智偏爱智能制造业,具体涉及工业4.0、高端装备等。“中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是永恒的重心,是大国基础,更关乎就业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强。”刘昼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有些人可能不太投资制造业,更喜欢轻资产行业,“但我们要持续投资制造业,扎扎实实投资那些具有核心技术优势、自主创新的中国高端制造业。”

“中国一定会往制造强国转型,那些不利于制造业转型的问题会得到改善。”刘昼认为,中国制造具有较大的市场、人才基础优势。

2016年,达晨财智设立大数据、军工、智能制造三支子基金,提拔年轻的投资人担任子基金合伙人,实际提供了一个内部合伙创业的平台,这也直接助推了达晨财智的专业化投资能力。2017年,达晨财智再设文娱体育、工业4.0两支子基金。

确立“三个坚信”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早在2005年前后,达晨管理层即确立了“三个坚信”——坚信中国经济会向好,坚信中国资本市场会好,坚信中国本土创投会做好。“达晨的三个坚信,今天还存在,没有改变。”刘昼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达晨生于上市公司旗下,用近20年做成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投。

回头看去,刘昼感谢天时、地利与人和。说起天时,刘昼觉得这是成就达晨最大的因素,“我们遇到了好时代,达晨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的后20年,而这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飞跃阶段,达晨遇到了红利期。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再强也做不到。”

早在2005年前后,达晨管理层即统一了思想,确立了“三个坚信”——坚信中国经济会向好,坚信中国资本市场会好,坚信中国本土创投会做好。刘昼说他那时候就靠这些来尽力留人。

的确,早年的达晨同其他创投“拓荒者”一样不容易,刘昼与其他合伙人外出募资,经常一分钱都募不到,有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2005年股改之前,创投没有退出渠道。那时候缺人、缺钱、缺机制,大家就凭毅力支撑、靠一股蛮劲挺了过来。”刘昼说。

在达晨历史上,同洲电子有着特别的意义。2006年6月,达晨投资了6年的同洲电子上市,这是本土风投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退出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对同洲电子投资款是960万元,因资金困难达晨一度想中间退出,所幸最终净赚了2.6亿元。”刘昼回忆道,“这一项目弥补了达晨之前的亏损,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感受到了创投的赚钱效率。”然而,直到2008年,达晨才逐渐开始建立奖励制度。

2006年,新《合伙企业法》获通过,达晨自2007年开始对外募集第一期基金,从此进入市场化GP时代。

“解决资金问题是一方面,走向市场化本身就极为重要。达晨财智于2008年得以组建,自此创投团队和公司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刘昼向上证报记者表示,电广传媒对此表示支持,“给了一线创投队伍一个合理、科学、公正的奖励办法,尽力做到多些分享、合理分享。”

电广传媒今年11月21日公告披露,电广传媒将受让上市公司原部分管理人员合计持有的达晨财智20%股权,本次股权调整后,电广传媒合计持有达晨财智股权将由35%增加至55%,有益于上市公司做强创投业务。而据上证报记者了解,达晨管理层在达晨财智上的持股则维持45%不变,显示国资对其“十分认可”。

刘昼感谢深圳这片土地,但他更感谢的是“人和”。他与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达晨财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邵红霞组成的达晨财智“三驾马车”,很齐心,也都很拼。

“达晨其实比别家基础条件差一些,凭什么可以不落于人后?”刘昼想了想说,“这大概还是与湖湘文化有关,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做就要对得起投资人利益、对得起股东。”

“达晨的三个坚信,今天还存在,没有改变。”刘昼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做能力圈内的事,注重投资质量和效率

“做能力圈内的事,慢一点,理性一点,为冲动付出的损失更少,走得更远。”刘昼表示,达晨财智未来致力于成为基业长青的专业投资机构和优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投资者。

达晨财智与其他创投有些不一样,“稳”、“准”成为它的标签之一。有时候,刘昼也会替人设问,这会不会导致达晨财智平庸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不仅出现在具体的投资决策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在达晨财智的月度计划会或者合伙人会议上。

“一方面,达晨的投资决策比较严谨,有7、8道流程;另一方面,好项目要有好价格才行,达晨对估值比较敏感,因此放弃了很多案子。”一位达晨财智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这就是达晨的基因。达晨骨子里是一家稳健型的机构,大多项目投资回报保持在十倍左右,较少有上百倍的投资回报。”

实际上,刘昼对此一直有他的答案,达晨财智亦一直如此前行。

“达晨力求做到不追风口,提前布局,大家非常拥挤地过桥的时候,我们要冷静。”刘昼表示,“投资决策的错误是最大的错误之一,我们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达晨投资决策流程稍微复杂一些,投项目比较谨慎,虽然错过了一点,但回头来看,做能力圈内的事,慢一点,理性一点,为冲动付出的损失更少,走得更远。”刘昼表示。

这些年,达晨财智并没有参与投资共享经济、P2P、O2O与餐饮等热点,“这可能不是我们能抓住的事情,事后看,有些P2P项目确实出了一些问题。”

早于2016年下半年,刘昼即提醒泡沫来了,提出达晨财智不追求投资数量,“要更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率,2017年不要投资过多了。”

近年来,中国股权投资行业遇冷,资本一度迅速冷却,“募资难”成为热门词汇。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新募集2098支基金,已募集完成基金规模共计5839.26亿元,募资总金额同比下滑57.1%。

在此背景下,2018年10月,达晨宣布完成新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基金规模为46.3亿元。据了解,新基金LP构成为金融机构、政府引导基金、产业集团及母基金三方面。LP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市引导基金、福田区引导基金、鲲鹏资本、首钢基金、云能基金、歌斐资产等。

另外,今年1-9月达晨已投资44个项目。在投资策略方面,达晨稍作调整,提高了投资标准。刘昼表示,今年,达晨依旧保持既有的速度,尤其对明星项目进行重仓,加大了对抗周期、高门槛、高壁垒行业的布局。

“这可能与我搞财务出身有关,比较理性与谨慎,正好歪打正着,现在我们算比较轻松、负担较小的,很幸运地收获了来自市场的正反馈与嘉奖。”刘昼表示。

2011年,达晨投资总额一度达到28.12亿元,2012年则为20.77亿元,多年过去了,达晨仍旧保持年投资额25亿元左右的水平,控制过快膨胀。

“做大很容易。”刘昼表示,目前,达晨保持人均年投资0.5个项目的节奏,一年投资量控制在50个到60个项目,投资精准率保持在70%至80%的水平,“优中选优,适当地做大,还是要把投资安全性、投资人利益与股东回报放在第一的位置。”

未来的理想目标是怎样的?“达晨财智不会去追求最大规模,而是争取做得够好,未来致力于成为基业长青的专业投资机构和优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投资者。”刘昼告诉上证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