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2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26版)

2018-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26版)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于wind;平均值计算不包括发行人。

公司资产的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1、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5,485,440.15万元、6,967,669.15万元、8,833,245.14万元和9,282,775.1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72.21%、53.00%、58.32%和58.95%。公司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构成。公司主要流动资产的情况如下:

(1)货币资金

公司流动资产构成中货币资金占比最高。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货币资金构成中银行存款占比最高。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的货币资金分别为2,475,657.41万元、2,358,223.90万元、3,517,727.69万元和3,346,793.68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5.13%、33.85%、39.82%和36.05%,其中,银行存款占货币资金比例分别为99.63%、98.67%、93.80%和92.20%。公司的货币资金规模较大,体现了公司较强的盈利能力和现金产生能力。

公司2017年末货币资金较2016年末增加1,159,503.79万元,增长49.17%,主要系2017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公司2017年末其他货币资金较2016年末增加186,888.62万元,增长597.10%,主要系存出投资款2017年末较2016年末增加119,590.05万元、为应付票据提供质押的金额2017年末较2016年末增加55,026.38万元所致。

(2)应收票据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应收票据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应收票据主要为商业承兑汇票。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应收票据分别为1,267,365.16万元、1,379,656.12万元、1,303,308.35万元和1,220,813.86万元。

(3)应收账款

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正常业务开展中产生的应收产品销售款。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604,644.33万元、1,226,519.54万元、1,244,800.48万元和1,690,619.0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1.02%、17.60%、14.09%和18.21%。

公司2016年末应收账款较2015年末增加621,875.21万元,增长102.85%,主要是由于2016年公司完成对GEA的收购,并将GEA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所致。除去GEA影响,公司2016年末应收账款金额为642,081.02万元,同比增长6.19%,基本保持稳定。公司2018年6月末应收账款较2017年末增加445,818.59万元,增长35.81%,主要是由于业务增长所致。

公司应收账款构成及坏账准备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龄分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对单项测试未减值的应收款项,按类似的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按风险组合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公司每年会对应收账款按照对手方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坏账准备风险较高,则转入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项目核算。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海外子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自2018年上半年起公司管理层基于对部分海外子公司(除GEA外)应收账款可收回性和可能发生坏账损失的预期进行评估,调整为按照个别认定法计提了相应的坏账准备。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发行人应收账款前五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16年末及2017年末,发行人应收账款中对第一名和第二名单位的应收款项余额较2015年末大幅上升,主要系2016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GEA对前两大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报告期内,发行人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应收单位均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家电卖场,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较小。

公司报告期内实际坏账金额分别为607.51万元、2,119.46万元、2,136.75万元和1,080.4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实际坏账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报告期内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较好的覆盖实际坏账,坏账风险可控。

与同行业其他可比公司对比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及实际坏账发生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无明显差异。

综上,公司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4)存货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存货净额分别为856,353.35万元、1,528,490.43万元、2,150,352.48万元和2,250,629.57万元,分别占公司流动资产的15.61%、21.94%、24.34%和24.25%,公司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2016年末存货比2015年末增加了672,137.08万元,增幅达78.49%,主要是由于公司2016年将GEA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以及年末为了应对客户订货的增加而加大了采购和生产。2017年末存货比2016年末增加了621,862.05万元,增长40.68%,主要是由于公司于年末基于订单和对未来的预期集中备货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分类明细表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存货主要为原材料以及库存商品。报告期内,发行人原材料账面余额分别为131,916.78万元、208,665.86万元、345,987.82万元和276,847.83万元。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大宗物料、压缩机和包辅料等。报告期内,发行人库存商品账面余额分别为726,974.30万元、1,331,752.83万元、1,837,418.79万元和2,017,706.14万元。公司库存商品主要由各期末时点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和厨卫等产成品构成。

2、非流动资产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110,631.69万元、6,179,246.59万元、6,313,065.93万元和6,463,760.19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7.79%、47.00%、41.68%和41.05%。公司2016年末非流动资产较2015年末增加4,068,614.90万元,增长192.77%,主要系公司2016年完成GEA收购,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资产总规模大幅增加,以及收购GEA过程中产生较多商誉所致。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商誉、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无形资产构成。

(1)商誉

商誉是公司非流动资产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的商誉金额分别为39,248.49万元、2,100,412.31万元、1,984,331.74万元和1,976,574.00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6%、33.99%、31.43%和30.58%。2016年末公司商誉较2015年末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以支付现金对价方式收购GEA,将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商誉。GEA于购买日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均直接归集到对应的具体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

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商誉明细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采用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的方法计算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根据公司管理层批准的财务预算预计未来5-10年内现金流量,其后年度采用的永续现金流量增长率预计为2%-3%,不会超过资产组经营业务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折现率的范围为9.00%-18.50%。管理层根据过往表现及其对市场发展的预期编制上述财务预算。此外,公司每年末聘请相关机构对GEA资产组组合相关的商誉出具减值测试分析报告,协助公司管理层进行减值测试。

因此,公司商誉确认及商誉减值测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要求,所采用的减值测试方法以及所选取的权益回报率、永续增长率等参数假设具有合理性,减值测试有效。

(2)固定资产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由房屋及建筑物、生产设备构成,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842,417.15万元、1,554,409.93万元、1,601,752.34万元和1,542,888.29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9.91%、25.16%、25.37%和23.87%。2016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较2015年末大幅增长711,992.78万元,增幅达84.52%,主要由于公司2016年完成了对GEA的收购,并将GEA固定资产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长期股权投资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分别为495,890.83万元、1,105,781.96万元、1,299,276.74万元和1,342,466.91万元。2016年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较2015年末增加609,891.13万元,增长122.99%,主要是由于公司新增对MABE、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及将持有的青岛银行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科目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至长期股权投资所致。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明细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①财务公司

截至2018年6月末,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结构图如下所示:

财务公司是青岛海尔投资参股的金融机构,青岛海尔通过全资子公司空调电子和控股子公司空调总公司合计间接持有财务公司42%的股权。

海尔集团控股子公司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持有海尔财务公司53%的股权,为海尔财务公司控股股东,海尔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海尔财务公司58%的股权,为海尔财务公司实际控制人。

截至2018年6月30日,根据《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财务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构成,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一名,由公司董事会选举产生。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任期为三年,可连选连任。财务公司董事中,一名董事在财务公司任职,一名董事在青岛海尔任职,四名董事在海尔集团任职。

②MABE

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对MABE的投资金额为305,252.71万元,该股权投资系受让原通用电气公司对MABE的股权投资。公司收购GEA时根据相关的公允价值分摊报告,以评估价值将对MABE的股权投资纳入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中。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对MABE的持股结构如下图所示: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间接持有MABE 48.42%股权,其余墨西哥个人投资者通过信托持有MABE51.58%股权。MABE董事会由9人组成,GEA委任4名董事,墨西哥个人投资者委任5名董事,公司对MABE不构成控制。公司对MABE的投资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

(4)无形资产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无形资产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的无形资产主要由特许使用权及土地使用权构成,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145,429.55万元、727,444.04万元、700,518.63万元和788,010.6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89%、11.77%、11.10%和12.19%。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无形资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6年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较2015年末大幅增长582,014.49万元,增幅达400.20%,主要由于公司2016年收购GEA时,与GE集团签署了《商标许可协议》,海尔将获得的GE商标40年使用权计入无形资产,导致特许使用权金额较上年大幅增加;以及公司2016年收购GEA时接收了MonogramHotpoint等GE家电子品牌的商标权,导致无形资产中商标权金额大幅增加。

(二)负债结构分析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负债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4,351,909.78万元、9,378,861.70万元、10,471,310.46万元和10,685,818.33万元。

2016年末较2015年末负债总额增加5,026,951.92万元,增长115.51%,一方面是由于公司为收购GEA产生了较多借款,另一方面是由于2016年将GEA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导致GEA负债科目纳入。

1、流动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发行人流动负债分别为3,974,400.14万元、7,356,384.05万元、7,689,445.05万元和8,168,143.37万元,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构成。

(1)短期借款

公司短期借款主要为子公司为生产经营需要,进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公司报告期短期借款构成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短期借款分别为187,310.82万元、1,816,553.19万元、1,087,858.03万元和1,180,455.35万元。2016年短期借款较2015年增加1,629,242.37万元,增长869.81%,主要系收购GEA进行债务融资以及部分子公司新增流动资金借款。2017年末,公司短期借款较2016年末下降728,695.16万元,降低40.11%,主要系公司本年偿还了部分借款。

(2)应付票据

公司应付票据主要为应付供应商货款等。公司报告期应付票据构成情况具体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应付票据分别为1,159,688.53万元、1,240,488.98万元、1,637,869.97万元和1,937,274.14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29.18%、16.86%、21.30%和23.72%。2017年末,公司应付票据较2016年末增加397,380.99万元,增长32.03%,主要系公司年末时根据订单和对未来的预期进行了大额的采购。

(3)应付账款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应付账款分别为1,466,261.58万元、2,060,168.11万元、2,565,401.36万元和2,820,451.92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36.89%、28.01%、33.36%和34.53%。公司应付账款主要为未支付的材料款、设备款和劳务款等。2016年,公司应付账款较2015年增加593,906.53万元,增长40.50%,主要由于公司2016年完成了对GEA的收购,并将GEA的应付账款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17年末,公司应付账款较2016年末增加505,233.25万元,增长24.52%,主要系公司2017年收入增长导致采购规模增加。

(4)预收账款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预收账款分别为314,341.64万元、573,734.87万元、583,355.28万元和348,557.87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7.91%、7.80%、7.59%和4.27%。公司预收账款主要为预收货款等。2016年公司预收账款较2015年增加259,393.23万元,增长82.52%,主要系2016年家电行业回暖,下游经销商提前打款增加。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预收账款较2017年末减少234,797.41万元,降低40.25%,主要系年中客户集中提货导致。

(5)其他应付款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其他应付款分别为609,162.32万元、945,963.67万元、1,080,516.29万元和1,107,748.80万元,占流动负债比例分别为15.33%、12.86%、14.05%和13.56%。公司其他应付款主要为预提的售后、广告、物流等各种费用以及押金、保证金等其他款项。2016年,公司其他应付款较2015年增加336,801.35万元,增长55.29%,主要系公司2016年完成了对GEA的收购,并将GEA的其他应付款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除去GEA影响,2016年末其他应付款较上年上涨21%,主要是由于报告期末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已计提未支付的售后、广告、等费用增加。

2、非流动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77,509.64万元、2,022,477.65万元、2,781,865.40万元和2,517,674.96万元,主要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预计负债。

(1)长期借款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长期借款分别为29,724.13万元、1,553,080.13万元、1,603,649.28万元和1,295,839.23万元,分别占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的7.87%、76.79%、57.65%和51.47%。2016年末公司长期借款较2015年末增加1,523,356.00万元,增幅达5,124.98%,主要是公司为收购GEA进行债务融资。发行人最近三年及一期末长期借款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应付债券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应付债券分别为110,773.45万元、0万元、621,108.84万元和634,806.91万元,分别占公司非流动负债的29.34%、0%、22.33%和25.21%。2016年末公司应付债券较2015年末减少110,773.45万元,下降100.00%,主要系公司子公司应付债券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17年末公司应付债券较2016年末增加621,108.84万元,主要系公司当年发行可交换债,该可交换债中归属于负债的部分计入应付债券。

(3)预计负债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预计负债分别为189,954.36万元、231,011.94万元、261,969.96万元和287,962.96万元,分别占公司非流动负债的50.32%、11.42%、9.42%和11.44%。发行人最近三年及一期末预计负债主要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016年末公司预计负债较2015年末增加41,057.58万元,增长21.61%,主要是因为公司2016年预计三包安装费上升。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公司偿债能力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如下:

注:2018年6月30日/2018年1-6月财务指标未经年化。

各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4、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费用化利息)

5、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固定资产折旧+投资性房地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和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于wind;平均值计算不包括发行人。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38、0.95、1.15和1.14,速动比率分别为1.16、0.74、0.87和0.86,总体而言,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但是从公司流动资产构成情况来看,公司报告期内流动资产占比最高的科目为货币资金,占比分别达到45.13%、33.85%、39.82%和36.05%,公司流动资产整体流动性较好,短期偿债能力较强。2016年以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出现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2016年新增短期借款较多,导致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出现大幅下降。未来随着公司流动债务逐步偿还,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将会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6月末,公司合并报表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7.29%、71.34%、69.13%和67.86%。2016年以来,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有所提高,主要是因为公司2016年收购GEA过程中产生了较多借款,导致公司负债总额增加。未来随着公司流动债务以及非流动债务逐步偿还,公司资产负债率会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1-6月,公司利息保障倍数为59.54、11.38、9.68和12.59。2016年度利息保障倍数较上年大幅下降80.89%,主要系2016年度公司并购GEA过程中贷款增加较多,当年财务费用大幅增长。总体而言,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体现了公司较为充足的偿债保障能力。

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60,416.70万元、813,587.84万元、1,608,658.80万元和536,838.60万元。2016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15年增加253,171.14万元,增长45.18%,一方面是由于公司2016年公司在回款和信用期管理方面加强管控,导致经营性应收款项减少,经营性应付款项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收购GEA后收入出现较大增加。2017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16年增加795,070.97万元,增长97.72%,主要由于公司收入增加及加强供应链管理所致。2018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306,601.67万元,下降36.35%,主要系2018年1-6月计入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的销售费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所致。

2、银行资信及授信情况

公司资信状况优良,在各贷款银行中信誉度较高。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各商业银行综合授信额度400亿元,未使用授信125亿元。公司银行授信情况良好,具有充足的偿债能力。

(四)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1-6月,公司的主要资产周转能力指标如下表所示:

注:1、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2、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3、2018年1-6月数据未经年化

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控制信用销售,在客户准入方面,实行年度规划,即信用额度根据年度目标实际达成情况滚动调整。公司与苏宁、国美、京东等国内主要家电销售商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较好。公司互联工厂存货管理采用电子化信息系统,在采购接口人、配送接口人、叫料员、投入产出员、发货员到成品接口人等环节均实行严格管控,力图做到成品库存“零超期”,使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可比公司报告期财务报告及附注;平均值计算不包括发行人。

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1-6月,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3.16、12.43、12.46和5.87,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16、6.65、5.77和2.77。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存货管理制度,近三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基本保持稳定。

(五)公司最近一期末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和委托理财情况

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额分别为0万元、4,094.77万元和155,845.57万元。公司衍生金融资产为对冲汇率风险进行的远期外汇买卖合约,2018年二季报中,公司根据业务实质,将远期外汇买卖合约计入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为公司2015年度参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增资形成的股权投资,根据公司子公司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签订的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8年6月末,公司理财产品主要系公司子公司为进行短期现金管理,购买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公司2018年1-6月不存在借予他人款项较大的情形。

二、盈利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一)营业收入分析

1、营业收入构成分析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8,979,716.60万元、11,913,226.17万元、15,925,446.69万元和8,859,162.66万元,呈现上涨趋势。2016年度发行人营业收入较2015年度增加2,933,509.57万元,增长32.67%,主要是由于公司2016年6月收购GEA后,将GEA收入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以及原有产业内生性增长所致。2017年度发行人营业收入较同期增加4,012,220.52万元,增长33.68%,主要是由于本公司原有业务内生性增长及收购之GEA贡献所致。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类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921,774.81万元、11,857,563.46万元、15,872,633.85万元和8,833,166.14万元,占比分别为99.35%、99.53%、99.67%和99.71%。公司深耕家电制造行业,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状况良好。2016年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较2015年增加2,935,788.65万元,增长32.91%,主要系2016年6月发行人将GEA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以及发行人自身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内生增长。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结构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发行人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家电制造业务板块、装备部品业务板块和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板块。

(1)家电制造板块

总体而言,报告期内,发行人核心主业突出,核心产品收入占比稳中有升,主营业务围绕空调、电冰箱、厨卫和洗衣机等家电制造板块逐年加强。报告期内,家电制造板块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6.14%、82.16%、85.25%和85.21%。最近三年,家电制造板块收入占比的逐年提升主要表现为厨卫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最近三年厨卫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达到7.42%、16.04%和17.99%,体现出公司在厨电领域布局的拓展以及延伸,也反映出公司抓住历史机遇,践行大厨电战略的决心。

①空调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空调业务规模呈现一定波动。2016年空调收入较2015年增加242,553.41万元,增长14.93%,主要系白色家电行业回暖,公司家用空调及中央空调销量均出现增加,以及GEA空调业务纳入合并范围。2017年空调收入较2016年增加1,006,813.18万元,增长53.91%,空调收入大幅增加主要系高温天气、房地产拉动、农村渗透率提升等因素导致空调业务内生增长,以及合并GEA空调收入(2016年GEA空调收入仅包含2016年6月6日至12月31日收入)。报告期内公司空调业务销售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空调销量情况较为波动,但销售均价保持稳定。公司空调销量情况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2015年的“凉夏”对公司的空调销量产生了较大影响。2016年,随着公司并购GEA以及白色家电行业回暖等,公司空调销量回升。从销售价格看,公司空调销售均价基本保持稳定,体现了公司注重产品品质,不以价格竞争的方式刺激销售增长。

目前,公司在国内已经建立了郑州空调互联工厂、胶州空调互联工厂和黄岛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等互联工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与第三方服务资源的打通,实现物物相联、人物相联、服务相联的创新生产模式,在生产、及销售等方面增加投入,努力提升公司空调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而提升市场份额。

②电冰箱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电冰箱业务规模整体上稳中有升。2016年电冰箱收入较2015年上升866,620.90万元,增长31.41%,一方面是由于GEA的电冰箱业务纳入合并范围,另一方面是由于白色家电行业出现回暖。2017年电冰箱收入较2016年增加1,085,885.38万元,增长29.95%,主要系公司电冰箱业务内生增长,以及合并GEA电冰箱收入(2016年GEA电冰箱收入仅包含2016年6月6日至12月31日收入)。报告期内公司电冰箱业务销售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电冰箱作为公司主要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在国内蝉联第一。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电冰箱销量波动上升,销售均价持续上涨。海尔注重电冰箱,大力促进产品结构化升级,推动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发展,使得产品均价及市场地位日益提升。

③厨卫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厨卫业务实现显著增长。2016年收购GEA后,公司厨卫业务显著增强,厨卫收入较2015年增加1,239,331.46万元,大幅增长187.19%。2017年厨卫收入较2016年增加954,644.43万元,增长50.21%,主要系公司厨卫业务内生增长,以及合并GEA厨卫收入(2016年GEA厨卫收入仅包含2016年6月6日至12月31日收入)。报告期内公司厨卫业务销售情况如下:

公司厨卫业务主要包括吸油烟机、灶具、嵌入式烤箱和热水器等产品。2015年以来,公司厨卫产品高端化步伐逐渐加快,销量和销售均价都逐年增加,市场份额逐步提升。目前,公司厨卫业务旗下已经形成海尔、卡萨帝、GEA等主流品牌和成套产品体系,加快促进高端成套转型以及多品牌布局。2016年,随着GEA并入,公司厨卫产品销售均价大幅提升,未来,公司将以收购GEA为契机,凭借公司在品牌、技术、产品等方面积累的雄厚资源,增加渠道网络建设,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加速厨电业务增长,践行大厨电战略。

④洗衣机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洗衣机业务规模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6年度洗衣机收入较2015年上升601,009.89万元,上涨34.40%,主要系2016年收购GEA后,GEA的洗衣机业务纳入合并范围,以及公司洗衣机业务内生增长。2017年洗衣机收入较2016年增加741,546.22万元,增长31.58%,主要系公司洗衣机业务内生增长,以及合并GEA洗衣机收入(2016年GEA洗衣机收入仅包含2016年6月6日至12月31日收入)。报告期内公司洗衣机业务销售情况如下:

近三年,公司洗衣机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蝉联第一,销量分别达到1,409.00万台、1,647.00万台和1,974.21万台,销量逐年增长,市场占有率领先优势明显。通过全球平台体系支持与持续投入,公司洗衣机业务持续引领全球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冰箱和洗衣机等产品在保持市场领先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以及结构升级,近年来,公司冰箱和洗衣机等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市场领先优势逐渐扩大。

⑤除去GEA影响后公司报告期家电制造业务板块情况

最近三年,剔除GEA,公司家电制造业务板块收入及增长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行业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怡康。

剔除GEA影响后,2016年公司家电制造板块收入较2015年上升6.15%。2016年公司空调、电冰箱、厨卫和洗衣机等产品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6.98%、3.32%、15.50%和6.31%,空调业务增长情况弱于行业平均,电冰箱和洗衣机增长情况好于行业平均。2017年公司空调、电冰箱、厨卫和洗衣机等产品收入较2016年分别上升47.93%、17.94%、24.64%和20.34%,2017年公司各家电板块收入增长均超过行业零售额增长率。

(2)装备部品板块

公司的装备部品业务主要为各类家电、电子等产品的生产提供原材料或配套部品的上游业务单元,主要包括模具、注塑、钣金冲压、彩色钢板、电脑板、电机、粉末涂料、自动化机械设备等。报告期内,该板块业务收入分别为181,803.53万元、265,119.43万元、302,483.38万元和124,808.4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2.04%、2.24%、1.91%和1.41%,板块收入占比较小且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发行人装备部品业务收入较2015年增加83,315.90万元,增长45.83%,主要系2015年末公司将青岛海尔特种钢板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合肥特种钢板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处置给第三方,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导致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中采购平台对上述两个公司的收入不再抵消。

(3)渠道综合服务及其他板块

公司的渠道综合服务业务主要为物流业务,及利用海尔自有渠道网络销售集团产品及第三方产品。报告期内,发行人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1,946,983.99万元、1,849,941.09万元、2,038,758.31万元和1,182,019.4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21.82%、15.60%、12.84%和13.38%。

公司装备部品业务和渠道综合服务收入占比的下降,反映出公司核心主业不断增强的趋势。

2、主营业务收入地域结构分析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地区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来源于非中国大陆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0.96%、39.94%、42.25%和40.41%,非中国大陆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适应时代的发展战略,公司通过自身发展与并购重组等手段,逐步完善全球化品牌及生产基地布局。2016年,公司对GEA收购完成后,以美国为核心的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大幅提升。

从品牌维度而言,公司通过海尔、GEA 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卡萨帝、统帅等6大家电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协同,打破了家电行业全球技术互通的壁垒,带动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从维度而言,海尔在全球拥有10大开放式中心,基本形成了遍布全球的资源网络和用户网络,以“共创·共赢·共享”的机制开放吸引全球一流资源参与,引领了行业产品及技术发展方向。

(二)营业成本分析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成本分别为6,471,712.46万元、8,216,653.03万元、10,988,962.16万元和6,292,474.38万元,整体呈现稳中有升趋势,和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保持一致。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成本分类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6,459,244.56万元、8,200,270.31万元、10,983,682.07万元和6,277,267.23万元,占比分别为99.81%、99.80%、99.95%和99.76%。发行人主营业务成本占比很高,与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相匹配。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成本分产品结构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的主营业务成本呈现波动上涨趋势,并且变动情况和主营业务收入基本一致。从产品构成方面看,2015年发行人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来自于家电制造板块,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达到70.41%,占比较为稳定,并且与家电制造板块收入占比相匹配。2016年发行人主营业务成本较2015年增加1,741,025.75万元,增长26.95%,主要系2016年6月并入GEA后,GEA主营业务成本纳入合并范围。2017年度发行人主营业务成本较2016年增加2,783,411.76万元,增长33.94%,主要是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导致成本相应增加。

(三)毛利率分析

1、公司营业毛利和毛利率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毛利构成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2,462,530.25万元、3,657,293.16万元、4,888,951.79万元和2,555,898.91万元,变动趋势与主营业务收入基本保持一致,主营业务毛利主要来自家电制造板块。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1-6月公司家电制造板块营业毛利占比分别达到91.18%、92.92%、95.34%和95.63%。

(1)家电制造板块

发行人家电制造板块毛利率较为稳定。报告期内,发行人家电制造板块毛利率为33.05%、34.88%、34.45%和32.48%。2016年发行人家电制造板块毛利率较2015年上升1.83%,主要是因为公司2016年收购GEA后毛利最高的厨卫产品占比从2015年的7.42%上升至2016年的16.04%,上升较多,以及2016年公司空调和电冰箱产品毛利率增加,带动整个家电制造板块毛利率增加。

分产品而言,2017年,公司电冰箱产品毛利率较2016年下降0.97%,主要系公司电冰箱产品核心原材料价格上涨。2016年空调产品毛利率较2015年上升4.05%,主要是由于2016年原材料价格维持低位运行,同时,家电行业景气度回升,空调业务收入增加,固定成本保持稳定,导致毛利率上升。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2018年1-6月毛利率较2017年度分别下降1.13%、2.34%和1.40%,主要系公司为细化核算,对部分物流运费进行重分类所致。2016年厨卫产品毛利率较2015年下降2.49%,主要系2016年公司将GEA纳入合并报表范围,GEA的厨卫产品毛利率比公司原厨卫业务毛利率低。2017年厨卫产品毛利率较2016年下降1.4%,主要系2017年厨卫产品收入中GEA厨卫收入占比提升,因GEA厨卫产品中毛利率相对较高的热水器在公司原有厨卫业务中占比较低,导致2017年厨卫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2018年1-6月厨卫产品毛利率较2017年下降2.69%,主要系公司为细化核算,对部分物流运费进行重分类所致。

(2)装备部品板块

发行人装备部品业务毛利率波动幅度较大。2016年装备部品毛利率较2015年下降6.24%,主要系2015年11月公司处置特钢业务,导致装备部品业务的毛利构成发生变化,从而装备部品整体毛利率下降。2018年1-6月,装备部品毛利率较2017年上升6.42%,主要系收入结构调整以及销售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3)渠道综合服务及其他板块

发行人渠道综合服务及其他板块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16年渠道综合服务业务及其他业务毛利率较2015年上升3.07%,主要系2016年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处置了部分不符合战略方向的低毛利业务,导致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

2、发行人营业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分析如下:

单位:%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于wind;平均值计算不包括发行人。

整体而言,家电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波动较小。2015年,发行人营业毛利率与行业平均值接近。2016年发行人综合毛利率较2015年提升3.10%,这一方面是由于2016年收购GEA后,发行人毛利率较高的厨电业务占比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2016年空调、电冰箱等产品毛利率上升,导致发行人综合毛利率出现上升。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6月,发行人毛利率与行业平均值基本保持一致。

(四)利润主要来源及经营成果变化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利润表主要项目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1、营业收入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营业收入的变动情况参见本节“(一)营业收入分析”的相关内容。

2、营业成本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营业成本的变动情况参见本节“(二)营业成本分析”的相关内容。

3、期间费用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期间费用及占营业收入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由于发行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及投入不断增加的影响,期间费用金额整体呈增加趋势。报告期内,发行人期间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32%、25.50%、25.62%和21.99%。 2016年发行人期间费用较2015年增加1,123,040.77万元,增长58.65%,主要是因为2016年6月公司完成了GEA收购,并将2016年6月至2016年末GEA产生的期间费用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2018年1-6月,发行人期间费用率较2017年同期下降1.45%,主要系2018年1-6月,公司为细化核算,对部分物流运费进行重分类致销售费用率下降及本期汇兑损失减少致财务费用率下降。

(1)销售费用

公司的销售费用主要包括销售人员薪酬、市场费用、仓储运输费以及售后费用等。报告期内,发行人销售费用分别为1,310,835.02万元、2,125,410.32万元、2,827,601.50万元和1,310,659.91万元。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60%、17.84%、17.76%和14.79%,公司销售费用占比具有一定波动性。

从销售费用率来看,2016年,公司销售费用占比较2015年增加3.24%,主要是因为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GEA主要业务区域在北美洲,人工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与人工成本直接相关的物流运费、安装费和售后费用较高。除去GEA影响,公司销售费用占比为15.77%,较2015年增加1.17%,主要是因为公司增加市场营销投入。2018年1-6月发行人销售费用率较2017年1-6月下降0.91%,主要系公司为细化核算,对部分物流运费进行重分类所致。

从销售费用金额来看,2016年发行人销售费用较2015年增加814,575.30万元,增长62.14%,主要系GEA产生的销售费用纳入合并报表范围。除去GEA影响,公司2016年发生销售费用1,469,905.58万元,较上年增长12.14%,主要系随着收入规模扩大,公司销售投入增加。报告期内,总体而言,发行人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2017年发行人销售费用较2016年增加702,191.18万元,增长33.04%,主要系合并GEA销售费用所致(2016年销售费用仅包含2016年6月6日至12月31日GEA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公司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薪酬、费用、办公费用等。报告期内,发行人管理费用分别为655,379.69万元、840,415.00万元、1,113,322.53万元和595,153.13万元。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0%、7.05%、6.99%和6.72%。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基本保持稳定。2017年,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2016年下降0.06%,主要系GEA管理费用率低于公司原有业务管理费用率。2016年发行人管理费用较2015年增加185,035.31万元,增长28.23%,主要系2016年6月至2016年末,GEA产生的管理费用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17年发行人管理费用较2016年增加272,907.53万元,增长32.47%,主要系合并GEA管理费用所致(2016年管理费用仅包含2016年6月6日至12月31日GEA管理费用)。

公司近年来持续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办公条件、加大投入,并且通过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经营管理措施,使得管理费用占比保持相对均衡。

(3)财务费用

公司的财务费用主要为公司有息债务产生的利息费用。报告期内,发行人财务费用分别为-51,389.34万元、72,040.82万元、139,287.23万元和42,498.33万元,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57%、0.60%、0.87%和0.48%。公司2015年财务费用为负数,主要是因为公司2015年有息债务规模较小,公司及子公司的银行存款存放于银行以及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产生的利息收入大于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公司2016年财务费用较上年增加123,430.16万元,主要系公司2016年为收购GEA,导致借款平均余额增加以及汇兑损失增加所致。2017年发行人财务费用较2016年增加67,246.41万元,增长93.34%,主要系本年借款平均余额较上年增加所致。2018年1-6月发行人财务费用较2017年同期减少18,669.14万元,下降30.52%,主要系本期汇兑损失减少。

(4)公司期间费用率水平与同行业的比较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期间费用率占营业收入比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于wind;平均值计算不包括发行人。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占比存在一定波动。2015年公司的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与行业平均水平较为接近。2016年,公司期间费用占比较2015年上涨4.18%,一方面是由于公司2016年完成对GEA收购,GEA期间费用占比高于公司期间费用占比;另一方面是随着公司自身业务发展,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费用增加。

4、资产减值损失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30,631.80万元、49,054.84万元、65,591.69万元和17,824.30万元。公司报告期资产减值损失呈上升趋势。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25,026.82万元、46,651.82万元、53,281.37万元和20,899.43万元,占资产减值损失比例分别为81.70%、95.10%、81.23%和117.25%。公司存货分为正品及不良品,两者分别进行存放与计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流程为:对于单独存放的不良品直接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单独存放的正品在年末由公司抽样进行存货盘点,其中发现的不良品按一定比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除去不良品之外的正品部分按照成本及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率分别为3.49%、3.42%、3.29%和3.31%。

5、投资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投资收益分别为132,030.22万元、161,971.74万元、148,180.01万元和86,745.90万元。发行人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报告期,发行人根据业务需要,持续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在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根据被投资单位当期实现的损益,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6、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1)营业外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外收入分别为61,846.27万元、117,056.44万元、69,296.32万元和21,825.79万元。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外收入主要为政府补助以及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等。2016年营业外收入较2015年增加,主要是公司收到企业发展扶持资金增加以及公司对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产生的营业外收入。2017年营业外收入较2016年减少47,760.11万元,降低40.80%,主要系公司2017年度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时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2017年修订)》,将2017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与日常经营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项目,而2016年度的比较财务报表未重列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政府补贴情况如下:(下转2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