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财经新闻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1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开票贴现双“翘尾”
小品种如何扮演大角色

2019-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黄紫豪 张艳芬 ○编辑 陈羽

一边是企业缺钱,另一边是银行资金充裕。企业融资渠道收窄的现状让央行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加大货币投放,释放流动性。但出于风险审慎的考量,目前银行直接放贷的意愿并不强烈。

在银行惜贷背景下,票据作为一种类信贷的小品种,在2018年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尤其去年12月份,呈现年底开票、贴现双“翘尾”的现象。为何票据会成为贷款这一传统信贷方式之外,促进信用投放、弥补企业融资需求的重要角色?

票据业务节节攀升

作为一种中短期融资工具,票据业务在2018年放量增长。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可以看出,2018年11月份的企业票据融资额度较当年1月份增加1.52万亿元,增幅38.78%。

而上海票据交易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12月票据承兑和贴现金额分别为2.15万亿元、1.22万亿元,较11月分别环比增长27.08%和19.76%,延续了11月份高增长的态势,呈现年底开票、贴现双“翘尾”的现象。

太平洋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孙立金表示,2018年社融增长数据回落,表外业务规模收缩较多,表明现实中企业的融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

“从微观角度来看,经济下行导致企业议价权集中于付款方和大企业,这些企业从财务等因素考虑有动力去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从而延缓付款的时间。”孙立金表示。

占据票据市场大头的是银行承兑汇票。开具票据并不意味着企业直接获取银行信贷资金,而是可以将银行承兑票据交付收款方企业,从而延期支付。而拿到票据的收款方企业也可以将其转让贴现获取资金。

而去年12月份的开票“冲浪”态势或与价格优势有关。

“201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多次释放流动性,市场资金整体充裕,票据贴现的年化利率降至3.4%、3.5%左右,比贷款的利率低很多,这也是企业积极去开票的动力。”某股份行相关业务人士介绍,由于票据贴现利率较为市场化,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机制也更为畅通。

另外,相较于审批周期较长的贷款业务,很多企业意识到电子化票据业务的便捷性,尤其今年流动性环境偏宽松,贴现利率下行,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融资工具的票据化趋势很明显。

存贷款冲量加剧“翘尾”现象

于银行而言,为企业开具承兑汇票可以赚取手续费,获得开票企业的保证金可记入存款,进行票据贴现可计入贷款,这“一举三得”的效果促进了银行更重视票据业务。

尤其面临年终决算的压力,部分银行存在存款和贷款规模冲量的行为,更加剧了年底票据“翘尾”的现象。

“银行对开票企业进行信用背书,也要占用业务规模的指标。一般银行会要求开票企业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这在会计科目中可计入存款。”某银行业业务人士表示。

具体到中小企业贷款方面,有股份行分行业务人员表示,票据业务的“翘尾”与部分银行年底完成“两增两控”指标压力较大有关。

“由于票据贴现风险比较低、可计入贷款规模,各家银行都给客户经理下了任务,尤其是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贴现业务。”同时,他也提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利用关联企业虚开发票进行融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