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版 基金·研究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1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老有所养”亟待破题 公募基金大有可为

2019-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李一鸣 ○编辑 张亦文

退休人群是社会主要的人群之一。通常来说,社会人群在年老、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其生活质量与退休前相比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养老保险是以养老金等方式为退休人群提供一笔稳定收入,用以保障其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对维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安居乐业、老有所依存在重要意义。

国内目前养老保险体系的构成包括三大支柱,第一是基本养老金制度,第二是职业养老金制度,即企业年金。第三是个人养老金补充,包括商业养老保险以及正在试点的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

基本养老金制度是三大支柱中发展最早、覆盖率最高的保障制度,其建立的目的是为社会大部分人群提供最基础的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的结余增长较快,但就普及率而言,相比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依然存在相当差距。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和参与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支柱目前主要以个人自愿参与缴费的商业养老保险为主,个人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自愿选择购买适合自身情况的商业养老产品。除了上述三大支柱以外,为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支出,国家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其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基金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由于该基金的定位为战略储备用途,暂无支出压力,基金的规模依靠财政拨入以及投资收益积累实现了较快增长。

国内养老体系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以及经济增长趋缓,未来国内面临的可能是“未富先老”的局面,养老支出的压力可能比“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国内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出压力陡增。人口结构老龄化指的是人口生育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导致总人口中年轻人比例减少、老龄人比例增加的情形。

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之一是经济增速下降。老年人口的消费较多是务实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较少发生冲动型购买,对新产品、新功能的购买欲望要远低于年轻人。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全社会的消费必定呈现萎缩趋势,从而降低相关消费行业的增长率以及未来的资本投入,最终拉低整个经济体的GDP。当劳动人口数量缩减时,相应缩减的储蓄资金就会拉高资金成本,从而降低人们的投资意愿。劳动人口的用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也不断提高,拉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之二是社会内部分配难度增加。过去,在经济整体保持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分配问题是次要问题。在经济增速有所趋缓的情况下,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个情况也在养老金体系中得到反映。国内养老体系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负担了部分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但养老支出给政府财政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过于依靠财政转移调剂可能难以为继。根据人社部数据,2013年至2017年期间,各级财政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提供的补贴从3019亿元快速增长到8004亿元。同比增速不断攀升,在2016年甚至达到38%。2017年增速回落到22%,但也难言乐观。按照目前养老体系运作情况,基本养老保险是为社会群体提供养老保障的主要支柱。在政府严控地方债务、加强金融监管、改变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将不断加强,社会不能过于期望政府能够无限度为养老资金提供补贴。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也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由于GDP增速放缓、经营成本快速上升,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年金的发展可能受到重重制约。

国内养老金体系过于依赖第一支柱的支撑作用,国家和政府在养老体系中扮演过于重要的角色,而市场化机制所起作用不足,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调整。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发展急需提速。

化解养老危机:第一支柱投资渠道的扩充

长期以来,基本养老保险的投资渠道限制在银行存款和国债等低风险资产,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只略高于2%,不仅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收益率都低于同期通胀率。较低的投资收益率使得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实际上处于不断贬值的状态,无法应对未来快速增长的支付压力。

为了改善第一支柱面临的支付压力,201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可以在预留一定支付费用之后,确定具体投资额度,委托给国务院委托的专业机构进行投资。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不仅可以通过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等方式筹集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而且可以接受各省市委托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

社保基金接管部分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有助缓解养老支出压力。社保理事会中自行管理的资产约为45%,委托投资资产约为54%,被委托方是国内诸如南方、博时、华夏、富国等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社保基金良好的历史业绩表现,反映了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投资机构有能力管理好诸如养老金这样的大资金。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17年年度报告,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4%,不仅超过了银行存款和国债等低风险投资的收益率,也跑赢了CPI指数。2008年至2017年期间,除2008年以外,社保基金在各运作年度均实现正收益。

发展第三支柱作为养老资金的重要补充

站在社会个人角度,如何保障退休后获得足够的收入以支付各种费用是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物价上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该问题的严峻性越发突出。经过多年努力,国内已然建成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但个人投资者可投资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是较为匮乏的,且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灰色地带。

银行存款和银行提供的投资理财产品是个人进行投资的重要渠道。银行存款作为最为传统的投资产品,其安全性固然毋庸置疑,但较低的投资收益难以抵御通货膨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但存在底部资产不透明的问题,投资者较难准确衡量其投资风险,监管层也正在逐步打破银行理财的刚兑属性。信托产品的收益率较高,过去存在刚兑期望,但随着信托监管加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整顿调控,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同时背后风险开始显现,近年来不时爆发信托违约事件。

房地产过去也是重要的投资资产,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房产是其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占据绝对比例。但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房地产投资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是较高的资金门槛决定其无法解决广大群众的养老问题,房产较低的流动性和不易分割性使得投资者在做养老规划时难以匹配资金流。此外,随着国内未来劳动人口的持续下降以及政府在建立长效房地产调控机制上显示出的决心,房地产投资未来能否延续过去的高回报也应该打一个问号。

投资渠道的匮乏滋长了各种打着监管擦边球甚至是违法的投资渠道。打着理财旗号、背后是高利率民间借贷的P2P产品,各种非法贵金属、虚拟货币投资充斥市场,个人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

资产增值渠道匮乏的问题将如何解决?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未来会将公募基金纳入可投资范围,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公募基金规范、透明、风险收益鲜明的特点,将为广大个人的养老资金需求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比其他投资产品,公募基金本身是国内监管较为完善,投资运作较为规范、披露透明程度较高的产品。公募基金在产品设计阶段有明确的投资策略、投资范围定义,投资者通过基金契约能够清楚地了解基金的运作特点,并与自身的风险偏好匹配。在投资阶段,大部分基金公司均建立了专业的投资和研究团队,对投资标的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建立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在获取投资收益的同时控制风险。在信息披露阶段,公募基金通过季度、半年度、年度报告,向投资者披露其投资运作的详细信息,包括资产配置情况、持仓情况、买卖情况、投资者结构等信息,帮助投资者了解和监督其投资运作。监管机构的监督监管落实到基金运作的各个环节,而且日益发达的大数据也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监管工具。

自从1998年3月中国首批真正意义上的证券投资基金诞生以来,公募基金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的收益,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其投资能力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和证明。截至2018年11月30日,各类型基金在中长期的确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超额回报,如激进配置型基金过去十年累计回报为116.66%,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公募基金能够取得如此可观的收益,一方面是投资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公募基金投资的资本市场包含了国内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代表的是国内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群体,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各类型基金过去十五年、十年、七年、五年累计回报率

晨星基金分类 过去十五年 过去十年 过去七年 过去五年

累计回报(%) 累计回报(%) 累计回报(%) 累计回报(%)

股票型基金 254.62 101.53 45.27 34.47

激进配置型基金 434.68 116.66 54.46 38.43

标准混合型基金 489.45 112.94 57.23 40.28

保守混合型基金 342.66 76.90 41.15 32.30

激进债券型基金 284.21 76.67 59.14 43.51

普通债券型基金 150.42 62.68 45.04 35.79

纯债基金 — — 32.79 30.34

可转债基金 — 142.72 36.32 29.36

短债基金 — 40.74 32.43 22.04

货币基金 — 37.89 28.96 19.45

沪深300指数 — 73.38 25.82 30.08

各类型基金过去十五年、十年、七年、五年年化回报率

晨星基金分类 过去十五年 过去十年 过去七年 过去五年

年化回报(%) 年化回报(%) 年化回报(%) 年化回报(%)

股票型基金 8.78 7.13 5.07 5.57

激进配置型基金 11.46 7.47 5.82 6.07

标准混合型基金 12.05 7.42 6.23 6.46

保守混合型基金 10.32 5.59 4.77 5.61

激进债券型基金 9.29 5.77 6.71 7.33

普通债券型基金 6.28 4.95 5.41 6.26

纯债基金 — — 4.11 5.42

可转债基金 — 9.27 4.23 4.48

短债基金 — 3.48 4.09 4.06

货币基金 — 3.26 3.70 3.62

沪深300指数 — 5.66 3.34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