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1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1版)

2019-0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领头羊”的制胜之道

身份转换之后迎来高速成长,德赛西威究竟有什么制胜法宝?

陈春霖给出的首个答案是“人”。“中方收购了外方股份之后,公司所有管理层,都因对中国汽车行业前景的信心和对民企灵活管理机制的信赖,而选择留下来。这对德赛西威后续发展非常重要。”

德赛西威“人和”方面占尽良机。这不仅体现在自身员工方面,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客户优势。德赛西威刚完成中资化时,企业身份的改变引起了客户的观望。“他们担心我们过不了两年就活不下去。”陈春霖坦言。但最终,凭借坚韧的斗志和主人翁心态,客户选择接受德赛西威的新身份和新业务。

在留住客户方面,德赛西威可谓不遗余力,也因此攒下了不少忠实“粉丝”。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德赛西威比拼速度,比拼开发成本,还比拼客户服务。“我们非常注重对客户的服务。会主动跟客户探讨对方的需求,主动告诉对方我们认可的技术趋势。而且我们愿意跟客户一起开发新产品,为客户做定制化的服务。”陈春霖自豪地表示,“客户说,只要我们能做出来,他们就愿意要。这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专业化的流程管理也是德赛西威腾飞的重要因素。“企业发展不能只靠努力,而是要有完整的体系,要有流程,在流程当中要形成闭环,从研发、采购、制造、质量一直到交付,一定要基于科学的流程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是兑现对客户承诺的基础。”

在陈春霖看来,德赛西威成功的另一个要素是核心技术。“在中国开拓市场一定要有研发能力,要掌握核心技术。”

早在合资时期,德赛西威就积极争取外方的支持。1992年,德赛西威组建本土的研发队伍,到2004年时,德赛西威已经拥有100多名研发人员。“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很少见的,因为外方一般只把中国公司定位为加工厂。”

到了中方独资时期,德赛西威继续坚持投入技术创新。近几年研发投入都占到营收的6%以上,研发人员也从2010年的300多人增长到今天的1800多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成功,一定要对核心技术有掌控。企业不投入研发,就掌握不了核心技术,而没有核心技术,产品就达不到高性能和高质量。”

德赛西威还有一个核心优势在于“整合”。陈春霖介绍称,“我们能够把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技术整合在一起,实现产品化、商业化,这是我们的强项。”

首先,在技术上德赛西威选择与主要的合作伙伴,特别是芯片厂等,开展紧密的配合,甚至形成联盟。其次,德赛西威利用平台把芯片厂上游的技术引进来,再通过跟客户的紧密交流,把技术平台化、集成化,最终完成技术的商业化。“这是我们的核心。”陈春霖语气中透露着自豪。

大力布局智能化

“不做发动机,不做车身,那些都不是我们的主营业务。”做汽车音响系统起家的德赛西威,在早年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了空调控制器、汽车仪表、显示屏等。“我们专注于汽车内饰电子,特别是智能驾驶方面,这是我们当前的核心业务。”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和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出台,德赛西威加速布局智能驾驶领域,新业务模块囊括了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车联网。

“智能驾驶就是车与车之间的通讯,其中5G技术、天线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对我们现有的技术来说,ATBB的技术部填补了一块空白,加快了我们对智能驾驶技术的部署。”陈春霖说。

2018年11月,德赛西威宣布收购德国先进天线制造公司ATBB的100%股权。德赛西威看中的,正是这家公司深厚的底蕴和先进的天线技术,以及其对德赛西威智能驾驶布局的助推。

在陈春霖的描述中,智能驾驶将极大地拓展汽车驾驶员的眼睛,减少交通事故。倒车时,全景环绕系统不遗漏任何一个角落,甚至还能够实现自动泊车。此外,在车辆快速行驶时,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盲区监测、前向碰撞报警系统给驾驶员最及时的提醒和保护。

而对车联网的布局,则是源于德赛西威对商机的精准洞察。陈春霖表示,“汽车现有的信息系统,本身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我们的客户作为车厂,对于数据库的使用不是他们的强项。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迫切希望能够取得这些数据,但对于车载硬件的使用,他们不熟。需要一个中间人,把双方连接起来,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德赛西威恰好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

近年来,德赛西威大力投入研发智能化的产品,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以2018上半年为例,德赛西威的研发费用超过2.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8.5%,同比增加28%。“我一直认为,不能等到市场技术成熟了,才进入某些领域,到那时已经太迟了。”陈春霖有句话常挂嘴边,“我们的愿景是高效创新。”

德赛西威在研发投入方面一向慷慨。“即使在业务还没有很大起色的时候,我们的研发投入就很大。我一直认为,汽车电子行业不能够看短期,一定要看中长期的效果。当年外方撤出时带走了300多名研发人员,后来我们自主发展又拥有1800名研发人员,这都是源于我们一贯的坚持。”陈春霖说。

谈及未来,陈春霖表示,以2025战略为方向,公司会持续加大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持续提高技术实力。“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德赛西威能够达到百亿元的营收规模。更重要的是,德赛西威能够进入全球汽车电子供应商排榜前十。终极目标是进入奔驰、宝马、奥迪等系列车型。”

对于未来,陈春霖充满信心,“如果按照战略规划去发展,进入世界主流、成为主流的汽车供应商不会只是一个梦,它是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