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3月1日

查看其他日期

西安银行董事长郭军:
理性经营步步稳 业绩开花节节高

2019-03-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嘉捷 颜剑 ○编辑 陈羽
西安银行董事长 郭军


■董事长专访

⊙记者 金嘉捷 颜剑 ○编辑 陈羽

千年古都历久弥新,百年经营行稳致远。

3月1日,西安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正式成为西北地区走出的第一家A股上市银行。

“银行不是办十年二十年,而是百年经营。要实现长期健康、稳步发展,就要追求风险和收益的均衡。”上市前夕,西安银行董事长郭军接受上证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郭军的治行方略里,审慎稳健的经营哲学贯穿始终,已成为该行行稳致远的基石。

守正亦要出新。这家西部地区的城商行,早早就把数字化列为银行转型战略转型的首位。“市场给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郭军认为,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已经彻底改造传统金融,并成为金融业新一轮竞争格局中的制胜要素,“未来全行的科技投入将放在第一位。”

他相信,按照既定战略稳步经营,西安银行“未来的业绩定将芝麻开花节节高”。

理性经营:推敲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术

规模与效率的勾稽变化,反映了一家银行的经营水平。“不追求规模的快速增长,而是稳扎稳打,实现效益提升,这是高质量发展时期更好的一种银行经营模式。”作为一家银行的掌舵者,郭军始终在摸索速度、质量和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一组数据或能窥见其理性经营的理念。近年来,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整体放缓,西安银行亦无例外。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规模分别增长3.78%、7.14%和0.89%。但是该行同期的净利润增速却逆势上涨,分别增长了0.99%、4.35%和9.14%,实现了效益的持续稳步提升。

这其中的关键是掌握好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术,锤炼出风险决策和定价的核心竞争力。“中小银行的特点是转型灵活、发展快,但相较于大行,其抗宏观风险能力较弱。中小银行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强弱呈正相关关系:区域经济好、银行步伐快;区域经济弱,银行发展慢。”他说。

郭军深谙城商行的发展优势,也始终审慎对待风险,“有多少风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我们要探索如何在尊重金融自身规律的同时,主动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在向风控要收益的同时,对资产质量的把控亦保持审慎。去年,宏观经济下行叠加监管政策趋严,全行业不良贷款加速暴露。西安银行先行一步,主动调整不良贷款认定口径。在2018年6月底之前,率先完成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贷款。

“我们在监管底线前设了黄线,为红线预留充足空间,实现提前达标。”自2015年以来,西安银行的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水平始终稳定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2015年、2016年、2017年末到2018年6月末,该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18%、1.27%、1.24%和1.20%;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23.31%、202.70%、203.08%和213.94%。

稳健、理性经营的基因,也源自其多元化、市场化的股权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银行逐步形成了由外资银行、央企、地方政府平台以及大型市场化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和众多中小市场主体组成的股东结构和组合。

多元、均衡的股东组合,将国内外新的机制、新的价值发现方法和稳健的风险文化注入西安银行,实现了基因组合改良,保障了经营决策的平衡有效,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育创新动力:

数字化技术推动战略“华丽转身”转型升级

在西安银行的转型战略中,数字化已居于首位。

2017年9月,西安银行全面启动战略落地工作,提出了“乘风顺势,稳中求进,持续推进数字化、特色化、综合化转型,打造西部领先上市银行”的战略愿景。

“战略转型主要解决的就是三大问题:客户体验改善、综合成本下降、运营效率提升,而数字化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推动力。”郭军表示。

作为一家服务本地居民的区域性城商行,西安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重要的“护城河”。目前,西安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有收入人口保持增加。“我们线上线下客户总共800万,零售业务已经成为银行‘看家护院’的板块,它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更新迭代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业务,也是‘数字化’战略的核心单元。”

“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市场给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郭军认为,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已经彻底改造传统金融,并成为金融业新一轮竞争格局中的制胜要素,“未来全行的科技投入将放在第一位。”

先期的数字化转型布局正落地开花。经过内部研发和实践,西安银行的数字技术已开始向外输出、跨界融合,助力西安市的智慧宜居城市建设。目前,西安银行在政府公共服务、卫生医疗、安居环境、收费缴费等领域形成场景共享,在账户体系、移动支付等方面共建服务生态,开发并提供了系列线上智能化便民惠民金融产品。

“未来跨界融合将进一步深入,银行的融资、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将置入到本地百姓的吃喝玩乐中,为西安宜居生活提供更多智慧的金融服务。”郭军表示。

谋发展大局:紧扣地方经济建设主旋律

生于斯,反哺之,必盛于斯。

自成立以来,西安银行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水乳交融,也成为这个西部中心城市快速发展的受益者。

借力多个国家级战略在陕西、西安叠加推进,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西安银行正迎来发展新机遇。从国家发展布局来看,陕西、西安居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是国家区域经济战略核心区域。

从产业空间格局来看,2018年,西安明确提出着力打造“3+1”万亿级大产业,即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主的商贸物流业,以及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

这些产业发展规划所提供的市场机会,自是西安银行志在必得的业务新增量。郭军表示,早就针对不同产业进行了深度研究与布局,这些商机将为西安银行未来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我们紧扣地方经济建设主旋律,把信贷科目、资产结构的调整与产业高度契合,让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相互撮合,各自从专业规律中找到可以良性互动的共同点。”他说。

谋定而后动。“在自身资源与外部条件相匹配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发展战略。”郭军阐释了四方面举措,一是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服务实体力度。紧密契合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有效提升支大支重能力,加大小微民营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智慧金融。

二是聚焦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潜能。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等各类市场新主体,提升拓展新行业、新产业、培育新市场主体的能力。

三是深耕行业金融,打造特色方案。按照当地行业特征,配备专项资源,打造专业团队,形成科创、文创、军民融合行业专业化金融服务能力,配合落实建设科技、文化、军民融合金融示范区的重大发展战略。

四是拓展优势产品,储备未来动能。完善和优化现金管理平台、智慧医疗等平台和产品的功能,形成品牌优势,进而做大做强;积极探索和实践供应链金融等新的业务单元和产品体系,不断积蓄和形成未来发展动能。

“随着西安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联动发展,基础设施和各类产业聚集形成的投入所带来的资本聚集效应是巨大的。我们未来将继续以西安为核心,以各地市为侧翼,多点并进,找准机会,与地方经济共同成长。”郭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