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七十载人民币记录国力强盛路

2019-03-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科技进步和历史变迁,见证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助推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图为工作人员在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印码部仔细检查产品。 记者 史丽 摄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黄蕾

一段回忆,一段往事,更是一段时代变迁。

“小学时,每天只能从家长那领到一张‘工农兵’1毛钱,买包话梅解解馋。”这是70后李华(化名),印象最深刻的儿时记忆。

“从我记事起,接触最多的钱是20元,背后的图案是桂林山水,就是我家乡。”1994年生的小陈说,她还特地在桂林“20元人民币图案景观”前留了影。

年过七旬的刘大娘,则向记者展示了她收藏的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分、5分等纸币。

一代代国人,拥有各自关于人民币的珍贵回忆。回首过去70年,作为国家的信用、经济的桥梁、中国的名片,人民币不仅仅承载着回忆,更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变迁,见证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助推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从12种到8种 面额结构精简合理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华北大街11号,矗立着一座三层灰色小楼。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宣告成立,同日这里也正式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首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

1955年3月1日,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面额,分别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和10元。

第三套人民币则对版别进行了全调整、更换。这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7种面额,分别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

改革开放后,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共9种面额。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等6种,辅币有1角、2角和5角等3种。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该套人民币共8种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

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大量承担“找零”角色的状况,第五套人民币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实际生活中货币流通的需求。

从统一货币到防伪考虑

配合经济社会发展

“回顾70年历程,人民币在新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蒸蒸日上。”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党委书记张汉平说。

时间拨回至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亟须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在艰苦技术条件下,老一辈人民银行人积极完成了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并在新中国建立初的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李会锋表示。

到了1955年,解放前通胀的遗留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首套人民币面额过大、单位价值较低,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纸张质量较差,票面破损较严重。为了改变上述问题,人民银行自该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人民银行于当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货币净投放1026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1120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0倍和52倍。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对人民币的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