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7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从6.3%增速的含金量看中国经济后劲

2019-07-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王 军

中国经济体量如此庞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远比增速高低快慢重要得多。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比较高”至少表现在就业状况稳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部分经济领先指标显著触底反弹、经济整体风险可控六个方面。

观察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经济,不能再执迷于速度的快慢,而应以更为广阔和纵深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经济体量如此庞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远比增速高低快慢重要得多。无论用望远镜,还是放大镜,都不能无视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不能无视经济运行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中的亮点在不断增多,不能无视五大理念和高质量发展引领下的新红利在不断累积。据此而论,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称我国经济上半年6.3%的增速“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确是更为全面客观和符合实际的判断。

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及贸易环境严重恶化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除了全球横向比较的显著优势之外,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比较高”至少还表现在就业状况稳定、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部分经济领先指标显著触底反弹、经济整体风险可控六个方面。

就业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基本面,上半年实现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7%,超过序时进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个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但仍落在政府预期的5.5%范围之内。就业稳定,表明中国经济总体稳定和健康,增速窄幅波动是可接受的。6月全国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高于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实属不易。尤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继续缩小。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为持续扩大消费、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打下非常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个税改革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稳定经济信心和提振市场预期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9%,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60.3%,高于第二产业23.2个百分点。细看产业结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4.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0个百分点。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的投资同比增长高达48%,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7%。可见,经济新旧动能的转化进展比较顺利,生态环境总体也在改善,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不可逆转的大方向。

在深化改革方面,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代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顺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步良好,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领域中的明显风险点,如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僵尸企业、金融乱象等,都在逐步平稳化解过程中。在处置部分重大金融风险时,有效维护了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在外资准入、知识产权、进出口、金融等多领域有新的重要举措,继去年4月发布实施15条对外开放措施之后,今年再推12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新措施;民营、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有所回落,税收负担继续减轻,微观主体活力有所增强,营商环境得到改善。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78位跃升到第46位,成为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总量稳健加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企稳营造了良好的金融条件。以社会融资规模为代表的先行指标增速已提前见底回升,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5%,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6月末社融同比增长10.9%,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外汇储备稳中回升,意味着稳汇率取得了预期效果。6月,汽车累计消费扭转了负增长态势,广义乘用车销量179.8万辆,同比增长5%;狭义乘用车销量176.6万辆,同比增长4.9%,均是12个月以来首次同比正向增长。这些指标都预示着经济见底企稳并逐步向好的态势有望到来。

当然,基于上半年宏观经济呈现逐步放缓的走势,下半年要想保持经济运行在6.0%至6.5%的预期增长区间之内,难度不小。实现经济运行的全年目标,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就业的压力大、小微企业经营难问题仍不能松懈、需很好拿捏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分寸、更为充分地估计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等方面。

为此,宏观调控应始终把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重视运用适当财政工具,加厚、织密社会保障的防护垫和保护网,加大力度开展适应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需求的劳动力技能培训;把握好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做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合理搭配,管好货币供应的总闸门,财政政策宜保持总量扩张,结构优化,适度增加中央政府基建投资规模和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货币政策宜保持总量稳健,结构宽松,继续加大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力度;继续为企业特别是小微、民企减税降费,重点是降低包括人工、环保、制度和物流的成本;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多个领域的体制改革,通过继续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来鼓励消费,促进强大的国内市场建设;尽力缓解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进出口、就业市场、物价稳定、企业经营、金融市场的冲击,营造良好稳定的心理预期。

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且发展有后劲。

(作者系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