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8月21日

查看其他日期

研发强+新品多+订单满 A股高端制造板块强者恒强

2019-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郭晨凯 制图

⊙张问之 记者 朱文彬 ○编辑 邱江

烈火淬真金。

一边是市场持续在调整,一边是股价不断创新高;一边是竞争复杂化加剧,一边是订单雪片般飞来——波诡云谲的环境变化,正在将一批优质的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公司推向时代舞台的中央。

反映到A股市场,具备“硬核”科技的公司投资价值愈发明显,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板块,强者恒强的逻辑线条也愈发清晰。

在研新品多 在手订单满

近几个交易日,汇顶科技股价不断创出新高,直逼200元关口,距离千亿元市值一步之遥,跻身目前A股市值前五大半导体公司,成为资金争相追逐的“新贵”之一。

除了重磅收购、重大政策等利好,汇顶科技的基本面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今年一季度,汇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114.39%;实现净利、扣非归母净利润4.14亿元、3.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9.95%、3129.86%。

“今天的结果,或者说屏下光学指纹产品上所获得的成果,应该是我们过去多年持续艰苦努力的结果。”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在解释业绩爆发的原因时说,在此前经营遇到很大困难的情况下,公司没有放弃对新技术的探索,才获得了相对较好的回报。

今年以来,随着各大手机品牌旗舰机型大多采用光学指纹方案,并在2000元以下机型中开始应用,汇顶科技的技术在国内手机厂商中开始快速形成垄断性优势。市场预计,2019年是屏下指纹模组的起飞阶段,未来仍将有很大的市场挖掘空间。

除生物识别的主业外,汇顶科技储备的传感、算法、通讯技术也在积极拓展物联网市场。东方证券认为,得益于新产品逐步突破,公司综合性IC设计平台显现,3Dsensing、心率传感器、入耳检测、NB-IoT、MCU等新产品逐渐成熟。

5月23日,汇顶科技发布低功耗蓝牙芯片,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有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场景,意味着汇顶科技致力构建的围绕IoT四大核心功能(物理感知、信息处理、无线传输、数据安全)综合平台开始逐步成型。7月26日,汇顶科技又宣布,公司为华为首款5G手机Mate20X提供创新指纹和触控方案。

同样,专注于单晶技术的隆基股份也在收获技术领先带来的成果。

进入下半年来,隆基股份大单不断。7月3日,签订长单采购合同,预估合同总金额约18亿元(含税);7月15日,签订硅片销售合同,预估合同总金额约5.4亿美元;7月23日,签订长单采购合同,签约合同总金额约53.24亿;8月6日,签订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预估合同总金额约76.46亿元(不含税);8月9日,签订销售合同预估总金额约57.98亿元(不含税)。

隆基股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电池以及高效组件制造商,蜕变为全球光伏同业中市值最高的企业,绝非一日之功。

一位长期跟踪隆基股份的公募基金经理分析,在市场竞争之初,单晶技术并不占优,也不被市场看好。通过多年的技术投入,隆基股份不断在单晶技术上获得突破,从而使得单晶硅技术在成本、效率上实现了赶超,并最终突破了“势能点”,通过技术进步彻底改变了市场地位。

研发砸重金 技术结真“核”

在汇顶科技、隆基股份等公司成就龙头地位的背后,是公司不断在研发上大手笔投入,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硬核”科技。

时间回到一年前,汇顶科技曾因研发费用大额支出“拖累”业绩,导致股价出现大幅下挫。但短短一年后,当初真金白银的投入,如今换来了盆满钵满的回报,公司市值也不可同日而语,难怪张帆在解释今年一季度业绩大涨20倍时会有一番感慨。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汇顶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08亿元、5.97亿元、8.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16.21%、22.53%,不仅手笔大,而且增速快。

隆基股份近3年的研发投入也分别高达5.6亿元、11.08亿元和12.31亿元,占比分别为4.88%、6.77%和5.60%。其中,2018年高达12亿元的研发投入,创出全球太阳能行业年度研发支出新纪录。

据了解,自2012年上市以来,隆基股份累计研发投入超36亿元,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550项。截至2018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已超过500人。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有30多家高端制造企业的股价涨幅超过1倍,多集中于半导体、电子制造、航空装备、通用机械、新材料等。在这些企业价值发现的背后,是其对研发的大力投入,是其对核心技术的不断掌控。

“近一段时间以来的贸易环境,从长远来看,对国内科技产业尤其是基础研究产业是一个重大利好。”广东一家从事高端制造业的上市公司高层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是基于外贸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包括华为等高科技巨头在内,开始认真审视整个产业链的供应安全,由此给了国内真正做基础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产业的科技企业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该高管称,目前这些巨头在加紧寻找国产技术替代的“硬核”公司,通过产业链关系寻找到下游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自己的采购资源库,并通过自己的研究院与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加强合作,从而保障自己未来的产品供应安全。

除新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外,传统制造业也在不惜重金“掌握核心技术”。比如格力电器,在研发经费上设置了“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的原则,2017年、2018年研发支出分别为57.67亿元、72.68亿元;新增“国际领先”核心技术分别为4项、5项,完成发明专利申请分别为4182件、13683件。

又如美的集团,近3年研发投入分别高达83.77亿元、85.00亿元、98.11亿元。2018年,美的集团申请专利15895件,其中发明专利6102件。截至2018年底,美的集团累计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9.4万件,授权维持量4.4万件,连续3年排名全球家电领域第一位。

上证报梳理发现,除格力、美的外,2018年研发费用超过50亿元的高端制造企业还有上汽集团、中国中车、中兴通讯、工业富联、比亚迪、京东方A、潍柴动力、海尔智家等。其中,上汽集团、中国中车、中兴通讯的研发费用更是超过100亿元。

趟入“无人区” 筑牢“护城河”

近年来,“无人区”、“备胎计划”越来越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热门词汇,也是其解决或将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时所必需趟过的“雷区”。

“闯入‘无人区’,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所有难题都得自己攻克。我们在优化指纹匹配算法时,曾经历过三个月毫无进展的煎熬;为了破解难题,我们的研发团队曾连续几个月工作到深夜一两点,甚至睡在办公室。”张帆说。

2018年一季度,汇顶科技的屏下光学指纹芯片实现规模量产和商用。张帆介绍说,屏下光学指纹最早的专利是公司2014年在美国申请的,后经过公司400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5年才取得突破。

这一成功,让张帆更加相信,通过技术“无人区”的探索,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持续创新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根据汇顶科技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公司并不安于把自己定位成指纹识别的芯片公司,而是希望成为一家综合型芯片公司。张帆表示,未来公司将着重深耕三个主要市场领域:一个是Mobile device,包括手机、Tablet、PC,这是目前汇顶科技的优势所在;二是IoT新兴市场和未来的前景,包括智能设备与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三是汽车电子。

“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必须登高望远、居安思危。”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的集团早就有自己的“备胎”计划。

方洪波拿出一张A4纸,一边画出一个三维坐标图,一边详细解释。其中,第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在纵向价值链上的深化,垂直进行管理,在空调等家电技术上所有核心技术必须全部掌握;第二个维度就是要实现全球经营,2017年初美的集团发布了新的企业定位——“全球经营的科技集团”;第三个维度就是通过不断升级,在技术、产品创新、公司治理等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不断形成新的“护城河”。

“时刻要有危机意识。战略失败,才是最大的风险。”方洪波说。在美的集团,始终都展示着公司当前面临的8个最大风险,每解决一个风险问题,就有新的风险替代,不断警示着公司的每一个人。

诸多事例表明,在主业上保持专注,在专业上练好内功,在道路上增强韧劲,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规避风险,从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