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19年

11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向创新共同体进发

2019-1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王 勇

长三角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一体化正呈加速快跑之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体制架构的不断完善,以及一系列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动融合发展政策的相继推出,显示推动联动融合,走向区域一体化,已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的重要战略。

由央行上海总部倡议推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与有关金融机构共同研究形成的《金融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上周正式发布。同时,国家目前正在编制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建设方案,鼓励科创驱动,实现联动融合发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体制架构的不断完善,以及一系列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动融合发展政策的相继推出,显示推动联动融合,走向区域一体化,已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的重要战略。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指以上海松江为核心,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间布局规划。“一廊”,即G60科创走廊;“一核”,即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松江背靠上海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成为向东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先进制造功能、向西辐射江浙皖腹地的枢纽和要冲;“多城”,包括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公里。从2016年上海松江的1.0版本到2017年的沪嘉杭联动的2.0版本,再到2018年的沪苏浙皖九地区的3.0版本,在不断扩容升级的背后,是长三角科创驱动、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共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去年6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就《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达成充分共识,根据这项计划,长三角地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及去年首届进博会上发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协同扩大开放30条”,都是为强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做出的战略部署。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是当下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走廊已集聚七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845家,2018年产值达2.6万亿元。拥有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等42个科技产业园区的九城市2018年R&D研发投入达1598亿元。

从先进制造业联动融合、高质量发展来看,近一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一体化布局,坚持科技和制度创先双轮驱动,在协同创新、扩大开放、统一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九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23家,新增外资企业注册资本356亿美元;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741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2314亿美元。九城率先试点涉企30个事项“一网通办”,实现九城市全域89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专窗全覆盖,为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及施工许可指标的持续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G60科创走廊在跨地域产业合作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新经验,但在推动科创资源自由流动、便利整合等方面,G60科创走廊仍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探索打破行政边界的制度化经验方面。接下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将继续按国家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战略部署扎扎实实完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目标和九城市“协同扩大开放30条”中规定的着眼外资准入、对外贸易、金融服务、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领域、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引向纵深的任务。尤其九城市务必建成产学研联动体系,着眼国家急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合1.5万家高新企业、126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力量,以更大力度服务“卡脖子”领域联合攻关,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此外,还需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协同朋友圈,依托G60科创走廊平台,积极推进九城先进制造业集群龙头项目落地。上海松江更得发挥龙头作用,努力打造“6+X”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慧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还要充分利用创新要素、生产要素,与上游研发机构和平台以及下游应用企业共同构成更趋完整的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的生态系统。自去年11月起,G60科创走廊在7个月内组建了包括新材料、机器人、智能驾驶、新能源、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药共七个产业联盟,体现出长三角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一体化加速快跑之势。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积极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以促进产业链中各上下游企业间以及和科研院所要素间有效对接,实现互利共赢。为此,不仅需要帮助企业相互之间提供产品应用场景的发展需要,更得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缓解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G60科创走廊将创新“信用类科技贷”产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订单融资、税基贷等产品予以支持;还将推广“远期共赢”利率定价机制、创新“LPR+科创”优惠定价方案。为缓解金融服务不适配问题,将深化“投贷联动”模式探索,推进设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战略投资母基金,推动开展跨市场、跨类别、跨地域合作。

期待这些金融支持政策能尽快落实。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