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版 基金周刊  查看版面PDF

开启专业制胜的十年

2020-0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吴晓婧

站在新年的起点,回望过去一年来的历程,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9年,堪称公募基金的业绩大年。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9年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为46.98%,混合偏股基金型基金平均业绩为47.83%,成为中国公募基金史上年度收益第二高的年份,公募基金堪称“王者归来”。

从2019年绩优基金表现看,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年初的普涨行情中敢于重仓出击,二是成功把握了下半年的科技成长股行情,三是较好把握了贯穿全年的农业和医药板块行情。要抓住上述几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不仅需要把握好市场风格,而且还需要对上市公司有深入研究以及专业的投资能力。

同公募基金表现抢眼相对应的是,很多个人投资者去年投资业绩黯然,其主要原因不单是误判市场行情,还与专业投资研究能力缺失有关。

当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海螺水泥、五粮液等大市值龙头股大幅上涨时,如何计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成为投资者必须直面的问题。只有能清楚地算准上市公司“值多少钱”,才会在上涨之后依然敢于加仓买入,而这已经超出了普通投资者的能力圈。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看,资本市场已经基本上成为专业投资者的市场,个人投资者大多退出市场。以苹果公司为例,当前市值已经飙涨到1.33万亿美元,过去一年来股价上涨一倍多,普通投资者已很难看懂公司的内在价值。

不少投资者表示,在2019年初持有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股票,但多数都在赚了几十个点后就卖出了。

可喜的是,从投资者对基金的选择标准看,现在更加推崇专业的价值,更加推崇长期的力量。

一批经受过市场考验的长期业绩抢眼的基金经理,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去年年初市场低迷,但陈光明领衔的睿远基金新发产品,投资者参与认购的资金超过700亿元;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国泰基金的程洲、大成基金的徐彦、兴全基金的谢治宇等优秀基金经理,在募集新基金时均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从过去几年的市场发展看,A股的国际化、专业化、长期投资等趋势日渐明显。只有长期的专业主义者,才能在接下来的市场发展大潮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