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新闻·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3月17日

查看其他日期

压电晶体逐步达产
天通股份做大滤波器国产化替代“蛋糕”

2020-03-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邱江

5G浪潮,“拍打”出元器件国产化替代趋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BAW滤波器及上游压电基材,互为支撑,加速国产化替代的进程。

“天通的机会来了。”日前,天通股份压电晶体事业总经理郭跃波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益于射频器件国产化的需求拉动,未来几年,压电晶体的需求和产能规模会迅速增加,天通的压电晶体也将逐步达产。”

对标日本TDK集团的天通股份,走的是一条电子材料和关键装备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扎根在“小而美”的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从起家的磁性材料,到“十年磨一剑”的蓝宝石,再到外延扩张的专用装备,天通股份以自主创新为抓手,持续推进国产化替代战略。

压电晶体年内达产

大量应用于智能手机及其他高端电子产品的压电晶体材料,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支持产业。

5G时代,SAW滤波器需求井喷,打开了压电晶体材料的新空间。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一款4G手机中需要用到的滤波器数量可达30余个,到了5G时代,手机需要支持的频段甚至会达到91个以上。

天通股份早有技术储备。2016年,天通斥资约2亿元,上马年产60万片新型压电晶片项目,开始了自主创新之路。“压电晶体是2018年实现量产的,规划今年年底达产。”郭跃波表示,公司压电晶体材料的技术研发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晶片还原和抛光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形成核心竞争力,产品性能和国际同行一致,产品质量水平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天通股份的压电晶体产业已经形成4英寸、6英寸LT、LN各种轴向晶片的量产能力,订单情况良好。

晶体材料的品质,取决于单晶炉工艺的“纯熟度”。“天通股份有10多年的晶体生长经验和30多年的材料研发和生产经验,在原材料纯度的控制上有自主的核心工艺技术。”郭跃波说,公司利用多年积累的材料和设备研发的优势,将工艺和设备进行充分融合,开发出工艺兼容性强、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单晶炉。

打开国产化替代窗口

目前,天通压电晶体材料占据了国内市场的重要份额,主要销售客户为无锡好达电子、重庆中电26所等。“客户的使用情况良好,供应稳定,产品质量与日本住友基本保持一致。”郭跃波说。

但整体的“蛋糕”还不够大。目前,全球的SAW滤波器及压电材料市场份额,95%以上被日本住友等日系厂商垄断。不过,国内滤波器厂商正加速追赶,国产化替代的趋势已现。获得华为投资的无锡好达电子近年异军突起,在SAW滤波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其压电晶体材料约半数由天通提供。

分享蛋糕的前提是做大蛋糕。郭跃波表示,天通的压电晶体材料已具备与国际同行竞争的实力。“随着5G商业的拓展和滤波器国产化的不断推进,压电晶体需求将快速增长,天通会是受益者。”

广发证券研报援引第三方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为83.61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达219.1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1.2%。广发证券认为,伴随着国内滤波器厂商在需求端、技术实力端以及上下游配套设施端的边际改善,滤波器行业有望涌现一批优质企业和充分受益国产射频元器件的替代浪潮。

大客户认可,是开拓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天通股份透露,公司压电晶体材料面向日韩市场的月供应量也在逐步推升,得到了几家重要客户的测试认证,公司正加快推进日韩重要客户的导入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