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4月30日

查看其他日期

创业板改革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提质增效的重要标志

2020-04-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孙放

设立时“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市场,在运行十年多之后,迎来了迄今最深入、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以试点注册制为核心,统筹完善了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这是一次贯通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关键性改革,也是一场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完善、效率提升,推动多层次市场体系向更优质、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变革。

伴随着改革发令枪的鸣响,创业板市场迎接蜕变的帷幕徐徐拉开。

此次创业板改革重新明确了板块定位,在试点注册制的同时,优化了创业板IPO的标准和条件,允许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赴创业板上市,也为未盈利企业上市预留了空间。改革汲取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经验,围绕注册制同步优化了创业板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包括构建了市场化的发行承销制度,完善交易机制、放宽了涨跌幅限制,完善了退市制度,构建了更符合创业板公司特点的持续监管体系等。

创业板自2009年设立,十年多来逐步发展壮大,聚集了一批优秀企业,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超过800家,总市值已近7万亿元。但同时,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不够,与深市主板、中小板存在同质化等问题逐步显现;而资本市场提质增效,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也日益迫切。无论是创业板市场,还是以创业板市场为重要一环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都需要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推行改革,用改革来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不仅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也是资本市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首先,创业板改革是贯通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桥梁。

增量改革不易,存量改革更难,而创业板的改革,实现了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间的横向贯通。一方面,创业板在注册制的实施模式、发行上市标准的优化、交易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汲取了科创板经验;另一方面,创业板改革针对存量市场作出特殊安排,包括对未盈利企业上市、存量公司退市改革设置了过渡期,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实施“新老划断”等。创业板增量存量并举的改革实践,必将为注册制向更广范围推开积累重要经验。

其次,创业板改革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向高水平迈进的里程碑。

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新定位,既与板块设立时的思路一脉相承,又更好地适应了经济形势变化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创业板改革启幕,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朝向更高水平重新出发。随着改革落地,创业板将与其他市场板块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

再者,创业板改革是资本市场完善基础制度、推进全面深改的重要课题。

此次创业板改革提出了“一条主线,三个统筹”的思路:“一条主线”是实施以信披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三个统筹”包括统筹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统筹试点注册制与其他基础制度改革、统筹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如果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是解决了注册制从零到一的“落地”问题,那么创业板改革则肩负着为整个资本市场推进全面深改,为存量市场优化发行、上市、退市、交易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探路”的使命。今年是资本市场“深改12条”加快落地之年,创业板改革在其中的提纲挈领作用已显而易见。

最后,创业板改革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时代强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同时,产业、科技、金融体系也面临着重构。落实好创业板改革将能更好满足创新创业企业的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也能够释放出我国坚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信号。本月初,《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资本市场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责任。在创业板推进改革、积累实践经验,将奏响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时代强音,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相关报道详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