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4月30日

查看其他日期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0-04-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一)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三)公司于2020年4月29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报告,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11名,亲自出席董事11名。

(四)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五)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陈震山,行长、财务负责人宋剑斌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章建夫,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本年度报告摘要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说明外,2019年度财务数据与指标均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报表数据,货币单位以人民币列示。

(七)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普通股总股本为基数,向登记在册的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人民币3.50元(含税)。上述预案尚待公司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八)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二、主要财务数据及股东变化

(一)主要财务数据

1.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1、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按资本公积转增后公司总股本5,130,200,432股计算;

2、非经常性损益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43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计算,下同;

3、根据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一一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一一套期会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一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以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准备计提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且计提范围有所扩大;金融资产转移的判断原则及其会计处理进一步明确;套期会计方面扩大了符合条件的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范围,以定性的套期有效性测试要求取代定量要求;引入套期关系“再平衡”机制;金融工具披露要求相应调整。公司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根据准则衔接规定,不重述2018年比较期数据,就新旧准则转换影响调整2019年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4、公司从2019年1月1日起的会计年度根据财政部财会[2018]36号《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的规定,采用修订后的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编制财务报表,不重述前期可比数据;

5、公司贷款包括票据贴现;其他存款包括财政性存款、开出汇票、信用卡存款、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

2.主要财务指标

注:1、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一一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

2、2017年度每股收益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按资本公积转增后公司普通股总股本5,130,200,432股计算;

3、2019年12月,公司按照杭银优1票面股息率5.20%计算,对全体杭银优1股东合计发放现金股息人民币5.20亿元(含税)。在计算本报告披露的基本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公司考虑了相应的优先股股息。

3.补充财务指标

注:1、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

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3、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 [(期初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2];

4、净利差=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总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5、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入/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6、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

4.补充监管指标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1、流动性风险指标依据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计算;

2、资本充足率指标按照中国银保监会2012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计算;

3、同业拆借资金比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发布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以人民币口径计算;

4、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依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计算;

5、其他指标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颁布的公式及监管口径计算。

5.最近三季度末净稳定资金比例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净稳定资金比例依据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计算。

6.2019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千元

7.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千元

(二)前10名普通股股东情况

单位:股

(三)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

单位:股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综述

报告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经济金融政策,以战略规划为引领,坚持质量立行、从严治行,以客户为中心,以拓户增效行动、利润中心建设、“三化”建设赋能,积极推进转型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实现了“规模、效益、质量”三线并进的协调均衡发展。

1.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业务结构逐步优化

报告期,公司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为宗旨,专业化发展零售与小微金融,积极推进公司金融体系化建设,稳健发展金融市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各项业务获得全面协调发展,资产规模站稳万亿新台阶,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0,2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8%;贷款总额4,140.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4%;贷款总额占资产总额比例40.43%,较上年末提升2.38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与小微贷款合计占贷款总额的39.02%,较上年末提升1.30个百分点;负债总额9,615.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0%;存款总额6,139.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3%;存款总额占负债总额比例63.85%,较上年末提升2.18个百分点;报告期末存续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2,311.20亿元,较上年末提升23.28%,其中净值型理财占比达到75.62%,较上年末提升43.34个百分点。

2.经营效益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报告期,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导向,积极拓户增效,强化多元利润中心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公司金融继续发挥营收中坚作用,零售与小微金融盈利能力增强,金融市场业务盈利水平稳中有升,资产管理业务带动中间业务收入较快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1.91%和1.83%,分别同比提升0.25、0.12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8.71%,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4.09亿元,同比增长25.53%。其中利息净收入156.13亿元,同比增长11.58%。非利息净收入57.96亿元,同比增长89.28%;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150.72亿元,同比增长27.54%;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66.02亿元,同比增长21.99%;基本每股收益1.19元,同比提高0.24元;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12.13%,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

3.风控建设不断加强,资产质量继续改善

报告期,公司加强全口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线上业务风险评分模型,全面推广集中作业与核保面签,上线应用风险预警及贷后管理系统,风险管理体系化建设得到增强;持续强化降旧控新,以风险政策、授信政策引领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前瞻性有效性增强,业务投向更加清晰;坚决推进信贷结构调整,持续开展大额风险排查;加大存量风险资产清收,成效明显。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质量指标进一步改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比例0.94%,较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期末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95.22%,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86.14%。期内公司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77.63亿元,同比增长29.18%。其中计提贷款减值损失71.72亿元,同比增长25.71%;年末拨备覆盖率316.71%,同比提高60.71个百分点;拨贷比4.23%,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各项风险指标持续向好,风险抵补能力明显增强。

4.强化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支撑不断夯实

报告期,公司有序推进“双基”管理和“三化”建设,着力增强管理协同,强化管理能力提升,助推转型发展。期内“双基”管理(基层管理、基础管理)多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预警及信贷管理逐步细化,集中核保面签全面推广,“铁三角”服务起步运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建立完善;“三化”(标准化、模板化、体系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形成5个批次24本岗位手册379个模板建设,形成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手册,开发形成包括公司、零售、小微及风险、审批条线在内的领导力和专业学习地图;增强管理协同方面,资产负债管理统筹作用增强、运行效率有效提升,同时科技、运营支撑能力不断增强,7+2重点IT项目持续推进,信息技术在支持业务发展与创新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

(二)资产情况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规模顺利迈上万亿台阶。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0,240.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0.14亿元,增幅11.18%,主要是由于发放贷款及垫款、金融投资等增长。

为保持数据的可比性,本节“(二)资产情况分析”中的金融工具除在“资产构成情况分析”表中按财政部要求包含实际利率法计提的应收利息之外,其他部分仍按未包含应收利息的口径进行分析。下表列出截至所示日期公司资产总额的构成情况:

1.资产构成情况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1、其他包括衍生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资产;2、上表项目的账面余额包含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2.贷款及垫款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资产和客户结构,强化风险管理,贷款规模及占比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持续优化,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140.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4%;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占资产总额比例40.43%,较上年末上升2.38个百分点。

(1)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结构及贷款质量

公司强化零售转型方向,同时稳步拓展公司金融业务。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总额1,587.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6%;个人贷款占比38.34%,较上年末提升1.89个百分点;公司贷款总额2,55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3%。

单位:人民币千元

(2)按行业划分的贷款结构及贷款质量

公司加强信贷业务投向管控,持续优化信贷客户行业结构,以更好地防范和管控行业集中风险。公司类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i)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ii)租赁和商务服务业、(iii)制造业、(iv)房地产业、(v)批发和零售业。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公司类贷款发放最多的前五大行业的贷款总额占公司类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3.33%、85.42%,主要行业贷款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公司贷款包括票据贴现。

(3)担保方式分布情况

公司贷款的担保结构保持稳定,期末担保物贷款(包括质押贷款和抵押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为49.83%,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信用贷款占比19.29%,较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千元

(4)五级分类情况及针对不良贷款采取的相应措施

在贷款监管五级分类制度下,公司不良贷款包括分类为次级、可疑和损失类的贷款。期末公司后三类不良贷款总额为55.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8亿元;不良贷款率1.34%,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此外,期末公司关注类贷款占比0.94%,较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千元

报告期内,公司严把新增客户准入关,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新增授信业务聚焦重点、优化结构,重点客群、重点产品融资占比持续提升;继续严控高风险区域、行业和客群的新增融资投放;不断改进和完善存量业务结构的动态调整,扩大调整范围,丰富调整方式;开展“双基管理”(基础管理、基层管理)提升年活动,持续加强和改进信贷全流程管理,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性;展开风险资产清收攻坚行动,重点推动大额风险资产清收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5)重组贷款和逾期贷款情况

期末公司重组贷款余额5,970万元,较上年末增加2,162万元,主要是因为公司对部分存在临时资金困难的企业通过续贷、借新还旧等方式给予支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逾期贷款52.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96亿元,一方面是因为贷款总体规模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受经济增速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增加,还本付息能力下降。

单位:人民币千元

(6)按逾期期限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从逾期期限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逾期贷款主要为逾期3个月至1年和逾期1年以上至3年以内的贷款,余额分别为29.60亿元、10.4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71%、0.25%。

单位:人民币千元

(7)前十名客户贷款情况

期末公司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55.81亿元,占资本净额比例为6.36%;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256.98亿元,占资本净额比例29.27%,占贷款总额比例6.21%。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十名客户贷款中,最大一户贷款为全额保证金质押的同业代付业务。

(8)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和核销情况

单位:人民币千元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的说明: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结合前瞻性信息,确认贷款相关的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公司对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方法反映了以下各项要素:(1)通过评估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2)货币的时间价值;(3)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公司金融工具减值的相关信息详见财务报表附注九、1。

3.金融投资

报告期内,公司金融投资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公司金融投资合计金额4,264.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2.23亿元,增幅4.21%。相关详情请参阅财务报表附注四、8-12。

单位:人民币千元

4.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期末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411.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56%,主要品种为政策性银行债券及政府债券。

单位:人民币千元

5.衍生金融工具

期末公司所持衍生金融工具主要类别和金额情况如下表所示。相关详情请参阅财务报表附注四、5“衍生金融工具”。

单位:人民币千元

上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仅为资产负债表中所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提供对比的基础,并不代表所涉及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当前公允价值,因而也不能反映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随着与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条款相关的市场利率、外汇汇率、信用差价或权益/商品价格的波动,衍生金融工具的估值可能对公司产生有利(资产)或不利(负债)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在不同期间有较大的波动。

(三)负债情况分析

期末公司负债总额9,615.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6.34亿元,增幅11.30%,主要是由于公司吸收存款规模稳步增长。

为保持数据的可比性,本节“(三)负债情况分析”中的金融工具除在“负债构成情况分析”表中按财政部要求包含实际利率法计提的应付利息之外,其他部分仍按未包含应付利息的口径进行分析。下表列出截至所示日期公司负债总额的构成情况:

1.负债构成情况分析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其他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预计负债和其他负债等。

2.客户存款

吸收客户存款是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产品创新,强化访客管理,积极推动多渠道获客,稳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持续做好代发薪、代收付等基础服务,大力拓展基本结算客户和现金管理客户,实现客户存款稳步增长。期末公司客户存款余额6,139.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11.19亿元,增幅15.23%。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其他存款包括财政性存款、开出汇票、信用卡存款、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

3.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期末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578.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6.11亿元,增幅15.14%。报告期内,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存放款项的波动,主要原因是公司因日常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适时调整规模。

单位:人民币千元

4.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期末公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375.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4.69亿元,增幅239.51%。报告期内,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余额的波动,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据资产配置和头寸管理需要,适时调整规模。

单位:人民币千元

5.应付债券

公司应付债券主要包括债券和同业存单,期末应付债券金额1,306.2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9.05亿元,同比减少16.01%。其中,债券金额329.71亿元,占应付债券总额25.24%,占比较上年末上升11.10个百分点;同业存单金额976.53亿元,占应付债券总额74.76%,占比较上年末下降11.10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千元

(四)利润表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经营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净利润66.02亿元,同比增加11.90亿元,增幅21.99%。下表列出2019年度公司主要损益项目变化:

单位:人民币千元

1.利息净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156.13亿元,同比增长16.21亿元,增幅11.5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2.93%,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9.12个百分点。

(1)利息收入

公司利息收入主要构成部分为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及金融投资利息收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息收入387.84亿元,同比增加22.36亿元,增幅6.12%。其中,受益于贷款平均规模持续上升且贷款平均利率整体上升,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209.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73%。

单位:人民币千元

(2)利息支出

公司利息支出主要构成部分为吸收存款及其他利息支出和应付债券利息支出。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231.70亿元,同比增加6.15亿元,增幅2.73%。其中,吸收存款及其他利息支出及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分别为130.68亿元、57.19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5.09%和下降14.25%。

单位:人民币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