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5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周延礼:保险业要当好社会风险管理压舱石

2020-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 记者 黄蕾 摄

⊙记者 黄蕾 韩宋辉 ○编辑 陈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被提至空前高度。作为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在降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家庭经济稳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保险业带来哪些启示与机遇?保险业如何在做好社会风险管理“压舱石”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保险可以将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能对家庭经济稳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作为管理重点,围绕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风险高度相关的行业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完善产品和服务。”

当好社会风险管理压舱石

上证报:结合疫情中的表现,保险业可以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哪些作用?

周延礼:近年来,保险业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通过“保险+”模式,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问诊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险业通过与医疗和卫生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型传染病风险识别和管理的研究,并通过“保险+”模式和“互联网+”平台,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问诊治疗,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矛盾,得到了客户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此次疫情促进保险机构向线上化转型,促进健康险行业长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保险科技助力健康险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打造健康险新生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此外,健康险公司实现从单一的理赔支付向主动的健康管理的角色转变,通过应用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健康综合管理平台等智能健康管理手段,实施积极的健康干预,为疫情后复工复产做好人员健康保障。

上证报:此次疫情给保险业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周延礼:在此次疫情期间,很多行业面临生产经营上的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保险业也深受影响,对一些上市保险公司一季度基本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线下业务遭受不小打击。但这次疫情对保险业务直接造成的扰动甚至冲击是短暂的,不会改变保险行业整体持续增长的趋势。

疫情发生以来,保险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引导营销队伍通过线上平台办理业务,保障疫情期间各项业务正常开展;二是借助线上平台完成在线投保、接收电子保单即时获得保障、借助在线回执完成保单签收;三是进一步简化理赔程序,增加线上理赔,通过保险APP、客服电话、微信服务号等全天候提供保险服务。

在传统线下渠道受阻的情况下,互联网渠道赢来弯道超车的机会。目前,一些短期险和互联网的融合已形成较好的运营模式,相信随着金融业务的逐步线上化,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金融科技、保险科技也将迎来新发展。

此外,疫情防控倒逼保险行业服务加快转型升级。受疫情影响,保险公司线下销售受阻,新单营销暂时承压,保险公司业绩和增员计划也被打乱,但可以倒逼保险公司加大科技转型力度,加快保险科技应用,长期看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公众忧患意识增强,对健康险的需求增大,投保的意向更强,长期看有利于健康险和责任险的快速发展。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