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新闻·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8月21日

查看其他日期

宽进速退
创业板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2020-08-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创业板存量公司实际情况相符,有利于明确市场预期,提高注册制发行审核的透明度。而盈利规模较小的创新创业企业可以采用第二套盈利上市标准上市,并不会对中小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造成太大障碍。

还有专家强调,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并不意味着上市难度降低,信息披露和违规追责较以往更加严格,更具包容性的上市门槛将使更多类型的创新创业企业有机会受到资本市场润泽,但并不会降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含金量”。

严把“出口关”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不仅要“宽进”,还强调“速退”。在投行人士看来,本次退市制度修订,在前期科创板退市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退市指标。

首先,空壳公司通过卖房卖地等规避亏损进行保壳,将不再管用。本次改革中,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调整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精准出清无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公司。

其次,本次改革后,公司因任一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下一年度再触及任一类型财务类指标或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将终止上市,避免上市公司通过操纵财务指标或审计意见规避退市,打击“亏损两年、盈利一年”的操纵行为,根治业绩恶化公司的“长期不退”顽疾。

此外,本次改革充分考虑创业板存量企业和后续增量企业市值规模特征、市场交易情况,进一步丰富完善交易类退市指标。在现有的面值退市基础上,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市值低于3亿元”的市值退市指标。

分析人士认为,“宽进速退”机制将充当均衡器的作用,保障上市和退市股票数量的健康稳定,促进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格局,保证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同时,随着“宽进”的推行,上市公司数量增多,如何获得市场认可将成为一大挑战。创业板上市企业需要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切实重视信息披露合法合规,才不会被市场淘汰。创业板投资者也要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更多从价值投资角度挖掘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