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偏见是自身价值体系的反射—— 读《偏见的本质》

2020-1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偏见的本质》
  (美)戈登·奥尔波特著
  凌 晨 译
  九州出版社/后浪
  2020年10月出版

⊙林 颐

戈登·奥尔波特的著作《偏见的本质》诞生于1954年,从那时开始,它的影响力一直在扩大,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权威经典。这部作品以其非凡的预见性,挖掘前因后果的洞察力,以及步步深入的缜密推断和分析,成为推动社会改造的强大力量,促使有关偏见的研究迅速发展为热门的学科课题,并且成为美国行政部门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部门做出决策时的一个经常参照。

先来回顾一段历史。在1942年的美国,支持学校合并的白人不到三分之一,最高法院在1954年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宣布隔离学校违背宪法,到1980年,支持学校合并的占到了90%。根据戴维·迈尔斯在美国高校教科书《社会心理学》里的描述,最高法院在1954年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当非洲裔美国儿童有机会在黑人玩偶和白人玩偶之间做出选择时,多数选择的是白人玩偶。

《偏见的本质》里也有一段类似的描述:在一个白人玩偶和一个黑人玩偶之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更喜欢白人玩偶;一般来说,黑人孩子比白人孩子更排斥黑人玩偶。奥尔波特说,这种情况意味着种族意识的初现,意味着社会氛围对儿童人格、思维和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高法院做出了学校合并的决定,可能出于奥尔波特著作的启发,至少是意见相同的。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所做的研究中,黑人儿童喜欢黑人玩偶的可能性一直在增加。同时,成年黑人开始认为在诸如智力、懒惰和可靠等特质方面,黑人与白人非常相似。戴维·迈尔斯的成就也很高,他对戈登·奥尔波特推崇备至,足见《偏见的本质》的影响力。

奥尔波特说,“偏见”最初的语义,在拉丁语里指的是基于之前的决定和经验做出的判断,后来在英语里获得了新的含义,即在尚未仔细审查并考虑事实时就仓促做出的不成熟的判断。

偏见是一种态度。一个存有偏见的人,会给一个群体贴上没有根据的标签,然后把自己不喜欢的那些人归入这个群体,并且不断强化对这个群体的负面评价,从而形成刻板印象。奥尔波特指出,偏见的两大基本要素,错误的泛化和敌意,都是人类心理自然而普遍的本质。

为了简化世界,快速识别相关的对象,人类需要分类。分类会给归类到其中的事物浸染上相同的概念意义和感情色彩。刻板印象就是高度概括,比如:英国人保守,美国人开朗,法国人随便,犹太人聪明,等等。这些概括或多或少有些道理,但是,当分类与事实依据冲突时,分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顽固地拒绝改变。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分类就是他的个人价值体系。我们珍视自身的存在模式,并且相应地贬低甚至主动攻击那些看上去会威胁到我们的价值观的事物,那些消极的偏见其实都是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反射。

偏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变动的历史过程。比如,种族歧视起源于奴隶制及其遗毒,根源在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有钱有势的人不断强化社会赋予他们的好的偏见,把各种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特权合理化。奥尔波特的研究表明,持有偏见的人往往喜爱权威和等级制度,他们崇拜的伟大人物常常是拥有控制他人权力的强力领袖,比如拿破仑、俾斯麦,而没有偏见的人更倾向于崇拜艺术家、人道主义者、科学家,比如林肯、爱因斯坦。

消除偏见很困难。但是,绝非无能为力。研究显示,偏见是种习得,习得是一个过程,而过程是可以引导和塑造的。

奥尔波特指出,偏见根本上是一个有关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问题,任何人都不会像镜子一样原原本本地反映他所在群体的一切观念,个体的刻板印象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的文化、教育和大众媒体,应当担负起相关的职责。

孩子们是通过吸收父母和周围文化环境中的态度和刻板印象来接受偏见。压制性的、苛刻的、批判过多的家庭,很可能促使偏见生根发芽,而信任和宽容则可以把平等的信念植根于孩子们的内心。

语言在我们心理分类的构建和我们的情绪反应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外号,在孩子们还没有能力理解它们之前,就会占据心智发展的重要地位,他们习得了这些名称,从而使这些词语成了偏见的基石。反之,通过后续学习和调节,将会帮助孩子们形成更加理性的、适当的分类,消除心理上的区隔。

跨文化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传授事实,同时要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其他群体的机会。研究表明,“社交旅行”可以大幅减少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心理剧和角色互换,能够有效地使人产生共情。此外,混合住房政策通过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消除有效沟通的障碍。工作中的接触亦同此理,所有工种应当向各个族群的人们开放,打破工作的壁垒。

在1954年的时代背景下,《偏见的本质》一书犹如春雷,对于消除种族歧视、撤除种族隔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今这部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学的各个领域,有助于观察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

比如,投资者常常有一种“损失厌恶”的心态。买了股票,一旦被套,总想补仓,做不到及时止损。行为经济学提醒人们要学会忽略“沉没成本”,投资者需要设立一个心理账户,一旦发现了一个行为问题,就可以采取另一种行为作为解决办法。股市里存在很多的“噪声交易者”,许多投资者习惯于捕风捉影,并习惯于接受群体意识的暗示。股市恐慌的许多表现实际上也是源于不靠谱的偏见导致的非理性经济行为。

又如,当我们遇到生活挫折,有没有下意识地寻找替罪羊?假设我们遇到失业,可能是科技的双刃剑效应,可能是行业波动的缘故,可是很多时候,人们会把原因归咎于更容易应付的群体。正如当年,大多数德国人都没有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耻辱与随后的反犹太主义之间的联系。

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也存在地图炮、鄙视链、地域黑、性别歧视等简单的类别划分,无差别的扫射。在奥尔波特列举的对偏见的所有定义里,最简明的是“没有足够的依据,就把别人往坏处想”。毫无依据的判断和主观蛮横的情绪基调,主导人们发动侮辱性言论和暴戾性攻击,而宽容和适度的模糊,正是避免偏见的良方。

正如奥尔波特所引用的格言:“在黄疸病人的眼里,一切都是黄色的。”假如人类耽于分类带来的舒适,一任偏见蒙蔽我们的视线,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投射,就永远不会有真相,一旦偏见泛滥,所有人都将沦为各种冲突的受害者,没有人可以幸免。